5月貨幣供應量回落加息壓力暫緩 仍需謹慎觀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5日 09:34 證券時報 楊波 | |||||||||
編者按:近期,有關加息的各種說法甚囂塵上,6月8日央行行長周小川指出,利率變動要跟上價格變化,更使加息有兵臨城下的緊迫感。不過,統計數據顯示,宏觀調控已初見成效,5月份貨幣供應量回落,CPI5月增幅為4.4%,這是否意味著加息壓力稍緩?對宏觀經濟形勢我們又該怎樣理解? 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宏觀部負責人周克瑜、實達期貨公司研
記者:在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實行之后,已公布的5月份統計數據顯示出較樂觀的傾向,是否意味著加息陰影已開始消散? 周克瑜:近期公布的數據確實降低了央行的加息壓力,但加息的可能依然存在,一方面,實際貸款利率近年來一路走低,不僅降低了企業實際貸款成本,也使企業貸款和投資沖動大增;同時,通脹形勢依然較為嚴峻,雖然預計CPI將在第三、第四季度回落,但全年通脹形勢仍將十分嚴峻。 不過,由于我國經濟中的結構性矛盾較突出,應考慮采用結構性的加息方案,即存款利率不動,單向提高基準貸款利率,另外可以會沿用差別準備金率思路,在基準貸款利率提高的基礎上,對部分行業實行差別貸款利率。呂海柱:從中央銀行的角度來看,貨幣政策應該是多目標、多手段和階段性的,即貨幣政策的取向在維持多目標的相對平衡性基礎上,制定和實施多手段下的貨幣政策環境,就現階段來說,有關CPI對于加息的刺激作用是毋須置疑的,預防和控制通貨膨脹是我國中央銀行的重點目標。 然而,加息的“適度性”對于政策效果和成本來說更為關鍵,可以看到,CPI的上升主要源于過度投資的激增和2002———2003年基本生產資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推動,現時過度投資在強硬的行政干預下放緩,而價格上漲已經進入歷史高位區,因此,雖然CPI在年內將繼續維持較高水平(不排除會突破5%的政策警戒線),在預防性和小幅度的加息政策之外,保障、維護和延續當前國民經濟良好發展狀況始終是中央銀行的核心目標之一。 陳曉迪:由于引發此輪經濟過熱的物價上漲主要體現在上游產品,并沒有有效傳導到下游產品,因此即使不采取調控措施,市場也會進行自我調整。我國CPI的分類構成中食品類占30%,服務類占20%,工業消費品類占50%。去年以來CPI上漲的格局是食品價格上漲,服務價格相對穩定,工業品價格下降。而近期糧油價格已出現大幅回落,以服裝、家電為龍頭的工業品價格已形成了一種下行慣性,再加上藥品及交通通訊產品交替下跌,更增加了對CPI的下行壓力,估計到三季度,CPI的增速將會有所放緩,央行加息的壓力將大大減輕。記者:這是否意味著,下一步政府將不會有進一步的緊縮調控措施出臺?那么,當密集的行政干預手段相繼推出之后,一些市場化的調控手段是否還有必要? 周克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行政手段調控的目的已經達到,因此,出臺更嚴厲調控措施的可能性不大,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一旦“運動式”的行政干預“風頭”過后,這種借助外力強制性進行的投資降溫,可能會重新出現反彈的可能性。 因此,在我們看來,此輪宏觀調控中政府行政干預手段的運用只是權宜之計和救急之需,出于維護行政調控成果的考慮和宏觀調控可持續性的考慮,市場化調控手段選擇一個適當時機跟進勢在必然。 呂海柱:從宏觀調控的角度來看,在匹配性的強硬行政手段遏制地方政府(與銀行各地分行和支行共同推動)的盲目投資熱之后,整體宏觀經濟、金融市場的改革和開放、民間投資和消費的刺激等一系列目標和特征需要一個穩定、寬松、積極的大環境,控制過熱轉成為全面緊縮也并非是政府及中央銀行的根本出發點,因此,在后期,進一步緊縮緊縮政策的出臺需要政策誘導條件,從市場化的角度來看,如何將同等效果的情況下逐步(或盡可能)的將行政手段轉化為市場化的調控手段則是中央銀行調控藝術提升的長期要求,“相對緊縮”(部分緊縮的同時部分寬松)是后期調控的上上之選。 陳曉迪:仍有可能和必要出臺進一步的調控措施,但應該以市場化的調控手段為主。從目前來看,雖然全球商品市場正處在一個深幅調整時期,但整個商品牛市并沒有顯示出明顯的反轉勢頭,后市仍然存在繼續上漲的可能。同時,長遠來看,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調整,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以及消費結構的升級,中國經濟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中國必須要建立起包括利率、匯率在內的完善的市場調節機制,從根本上降低通貨膨脹發生的可能性,當前需要逐步的進行嘗試,為以后的改革創造條件。記者: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上月回落了16.4個百分點,這對以投資高增長為動力的這輪宏觀經濟增長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宏觀經濟會否出現短期頭部?周克瑜:雖然我們堅決看好宏觀經濟的中長期走勢,但對短期走勢則較謹慎。固定資產投資出現如此大幅度的回落,值得格外關注。如果這種回落的勢頭繼續,將對中國的產業結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無論股市還是期市在2003-2004年出現的牛市,都與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有關,一旦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原材料價格回落也勢在必然。 另外,有關數據表明,我國從2002年底存貨投資開始強勁回升,根據經驗,我國存貨投資從擴張到收縮一般為3-4年,而決定宏觀經濟短周期波動的主導性因素是存貨投資,因此,即使沒有此次宏觀調控,2005年或稍后我國存貨投資也將進入收縮期。而此輪宏觀調控可能使存貨投資提前進入收縮期,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我國宏觀經濟短周期確實存在階段性見頂的可能。呂海柱:在中國與全球經濟關聯度逐漸加大的現在,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與全球經濟運行息息相關,參照美國及其他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運行狀況,我們認為,國內經濟在第二及第三季度交叉的2-3個月內無論是固定資產投資還是消費都將進入一個調整性的下滑階段,這可以被視為短期頭部,但是,在第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國內的宏觀經濟將繼續維持全面增長的態勢。 陳曉迪: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日益龐大,市場化經濟慣性得到增強,國家有針對性的宏觀調控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力度有限。中國經濟很可能會“軟著陸”,2004-2005年度經濟增長速度將維持在7.5%左右,但固定資產投資可能會“硬著陸”。國內市場需要時間來消化龐大的社會庫存,對國際市場的原材料需求將快速下降,全球商品價格將出現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