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積極應對美國在大豆市場上的壟斷行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13日 14:20 世華財訊 | |||||||||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豆出口國,其國內產量和期貨價格時刻影響著世界大豆的行情走勢,對此中國應積極應對美國在大豆市場上的壟斷。 據中國匯易網5月13日報道,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世界經濟已在總體上告別“商品短缺時代”,而轉入生產(能力)過剩與重要資源短缺的矛盾。可以說,擁有、控制乃至壟斷資源,就意味著占有了可以升值的財富。就大豆市場而言,美國人發現了這一市場資源的巨
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南美自2002/2003年度開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地區,巴西、阿根廷出口到中國的大豆已經超過了美國,世界大豆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是,巴西農民在2003/2004年度國際大豆大漲的背景下,并沒有獲得太多的利益,其新豆產量的60%以上在CBOT市場價格650--750美分/蒲式耳時就賣出去了。 美國福四通集團公司市場專家、南美分部經理朱利亞安稱,巴西大豆收割后,除了當地農場自己倉儲20%--30%外,其余基本上被美國的公司定購;而從南美大豆的出口貿易情況看,則有90%以上是通過美國的貿易公司來進行的。 目前中國每年要從美國進口大豆800萬--850萬噸,從南美進口1200多萬噸,而國產大豆僅有700萬--800萬噸用于壓榨。中國大豆的年進口量(2000萬噸左右)已占世界大豆年產量(2億噸)的10%,年消費量更是占世界大豆消費的16%以上。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中國大豆消費市場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國進口南美大豆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性。但是,美國公司對南美大豆市場資源的壟斷,以及對中國大豆消費市場的窺視和戰略性控制,使之輕而易舉地賺取了中國的大量外匯和利潤。 中國大豆進口2004年比2003年每噸多支付約120美元,按年進口量2100萬噸計算,一年就多付出25.2億美元。這必須引起相關的現貨企業、特別是政府決策管理部門的關注和思考。 中國企業在國際采購方面沒有周全的應對之策,同時中國期貨市場品種與套保工具的嚴重不完善更是先天不足,導致中國從2001年開始,已經連續3年在國際大豆市場上被整體“逼倉”。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的大型農產品公司近年來通過與中國油脂企業合資或獨資建壓榨廠,進一步控制世界大豆生產、貿易與消費的整個市場鏈條。這樣,一方面在擁有本國大豆市場資源的同時,掌控南美大豆90%的貿易權;一方面在美國農業部報告引導下,基金暴炒CBOT市場,從而拉高價位大賺中國人的錢。 因此,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并正視大豆市場存在的問題,認真檢視現有的政策和管理措施,盡快推出新的舉措,以應對美國對世界大豆市場資源的壟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