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流通市場化攻堅 中國農產品期貨演繹新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30日 06:18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國際金融報記者 祁和忠 安明靜 發自鄭州 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和價格,實行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中國從1985年開始的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在經歷了20年的推進和探索之后,終于在今年發起了糧食流通市場化的攻堅戰。
“糧食市場放開,意味著計劃經濟的徹底結束,給長期陷入困境的國有糧食企業松綁。國有糧食企業在解決了‘三老’問題之后,將從此獲得新生。”4月下旬,本報記者專程赴河南、河北、山東參加“2004小麥市場調研”期間,一位糧食局長激動地對記者說。 在連續三年糧食產量穩居全國第一的河南省,記者調查發現,河南省糧食生產保持穩定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河南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在政策上予以扶持鼓勵;二是鄭州商品交易所積極主動為糧食企業提供服務,有效發揮了農產品期貨市場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功能。隨著國有糧食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糧企對農產品期貨的需求正在迅速升溫。 體制變革提高生產力 農村經濟體制中的最后一個計劃經濟領域———糧食購銷體制全面接受市場化的考驗,中國農村經濟開始再次演繹通過體制變革提高生產力的神話 自2000年以來,中國糧食產量已連續四年下降,當年產量不能滿足消費需求,壓庫促銷成為彌補產量不足的主要手段。2003年10月份起,糧食價格出現上漲,中國小麥、大豆等的進口量跟隨上升,糧食安全問題再度引起關注。 為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市場化手段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2004年中國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和糧價,對種糧農民實現直接補貼,推動糧食企業改革。農村經濟體制中的最后一個計劃經濟領域———糧食購銷體制全面接受市場化的考驗,中國農村經濟開始再次演繹通過體制變革提高生產力的神話。 在河南省農村調研期間,記者走訪了數十家地方糧食主管部門、購銷企業、加工企業,隨機調查了正在進行小麥田間管理的農戶,并參與了十多場座談。通過大量一線采訪調研發現,河南省今年小麥種植面積基本與去年持平,小麥苗情良好。 “河南省農民一直有種糧的習慣,小麥種植面積基本保持穩定,這一方面是由于河南省政府的重視,另一方面是由于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服務。”一位老糧油談及河南省糧食生產穩定增長的原因時對記者說。 在調研期間,地方糧食部門、糧食企業普遍表示,隨著企業改制,一些倉儲企業、購銷企業在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后,現在他們都非常關注小麥期貨市場價格的變化,認為期貨市場為糧食銷售增加了一個新的渠道。他們已開始重視利用小麥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目前,新鄉市、濮陽市、安陽市、鶴壁市都有一些糧食企業參與套期保值交易,這些市、縣級糧食企業大都能按照有關規定參與套期保值交易。 專家介紹,糧食企業之所以越來越重視期貨市場的作用,是因為他們已經清醒地意識到,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對糧食部門來說,是一場挑戰。隨著政策性經營部分、定購糧的取消,國有糧食部門吃“政策飯”的范圍和數量越來越少;隨著糧食購銷市場的放開,個體經營戶、用糧單位和銷區的糧食企業將介入到收購環節中來,市場競爭也將會日趨激烈。 面對挑戰,國有糧食企業積極應對,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一是減員增效,計劃在2005年底之前,將人員數量裁減2/3;二是企業整合,計劃在2005年底之前,將企業數量減少2/3;三是產權改革,對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一位糧食局長表示,在經過這些改革措施后,糧食企業將獲得新生。過去,糧食企業自身資金不足,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封閉運行,不允許進入期貨市場,糧企參與期貨套期保值交易受到很多政策性限制;在糧企完成改制后,企業參與期貨套期保值交易的限制將會減少,農產品期貨投資需求趨于上升。 訂單農業加速發展 中國農業生產包括小麥生產多年來一直沿襲傳統的種植模式,即以一家一戶小生產的經營方式為主,面對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這種方式不利于產業化經營和規模效益的增強 中國農業生產包括小麥生產多年來一直沿襲傳統的種植模式,即以一家一戶小生產的經營方式為主,面對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這種方式不利于產業化經營和規模效益的增強。如何解決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各地糧食企業近幾年來所推行的訂單農業取得了較好效果。 在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目前延津縣優質專用小麥種植已經形成了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格局,種植面積已由6年前的0.8萬畝增長到今年的60多萬畝,其中訂單種植面積46萬畝。 延津縣訂單農業之所認獲得快速發展,主要是由于該縣在市場機制方面的創新。2000年,延津縣在小麥產銷領域大膽進行“企業+協會+農戶”的市場運行機制創新,選擇已有一定市場經驗的縣糧食系統進行改制,組建了由縣糧食局挑頭,27家下屬鄉鎮糧管所、購銷企業參與的龍頭企業河南金粒麥業公司。同時,延津縣又由“河南金粒麥業公司”作為發起人,以各鄉鎮糧管所為分會,吸收縣內外410個村的500多名小麥生產能手為中心會員,共同成立了“金粒小麥協會”。據延津縣金粒麥業公司的程經理介紹,金粒麥業公司在與中心會員簽下訂單后,由中心會員聯系指導每個農戶,負責優質小麥從種到收、到售的全程產銷活動。金粒麥業公司對訂單種植部分實行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由于管理科學,訂單小麥內在品質高于非訂單小麥,金粒麥業公司以每市斤高于市場平均價1分至2分錢的價格收購訂單小麥,從而提高了農民履約率。實踐證明,發展訂單農業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引導農業結構的調整、加快農業科技的進步和推進標準化生產。 在縣政府支持下,該公司還把參與鄭州小麥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交易作為確保公司穩定經營、規避訂單風險的一個重要保證。據金粒麥業公司程經理介紹,公司從2001年開始接觸到小麥期貨,當時公司通過參加鄭州商品交易所舉辦的講座和培訓,了解到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期貨交易的開展,增大了金粒小麥的利潤空間。為反哺農業,金粒麥業公司去年還拿出部分利潤,返還給前年秋播時,簽訂種植訂單、出售的小麥達到優質小麥期貨交割標準的訂單農戶。 農產品期貨保駕護航 期貨交易形成的糧油價格,比個別遠期合同簽訂的價格更公正、合理、統一,具有更準確的預測性,更易于為廣大的交易者所接受。期貨交易中的實物交割程序比一般遠期合同交易更規范、更嚴格,使得違約現象極難發生 通過小麥期貨市場,糧食企業可以規避價格風險。在期貨市場上,糧食企業可以看到未來一年內的小麥交易價格,而其在與農民簽訂訂單的,就已經在某個較高的價位賣掉了一批小麥的遠期期貨合約,待從農民手中收到麥子后再交到期貨市場上去。這樣一來,期貨就為訂單上了“保險”,不會因市場價格變動而影響訂單的履約。延津縣糧食系統通過積極參與期貨交易,利用其發現價格、規避風險和質量標準化等突出功能,拉動現貨市場,實現了由單純現貨經營到期貨、現貨互補的跨越。在優質小麥期貨價格的指引下,延津縣小麥種植結構調整步伐開始加快,也給糧食企業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堅定了企業、農民搞訂單農業的信心,促進訂單農業良性運作。 一位專家認為,隨著糧食購銷市場化的進展,各地已經出現和正在形成一批省級、市級的糧油(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他們的運作過程中一般需要簽訂各種合同。在組織糧油貨源的過程中,要與當地農戶簽訂糧油收購合同,有的還要與外地產區的農戶或企業簽訂糧油收購合同。在落實糧油加工成品銷路的過程中,要與銷區商業企業簽訂銷售合同。這樣一來,過去被成千上萬的農戶分散了的糧油價格風險和糧油交割風險,現在就集中到了這些龍頭企業的頭上。實踐證明,遠期合同只能回避部分風險;而且遠期合同的執行本身也存在風險。國內外已有的實踐已經證明,期貨交易是遠期合同交易進一步發展完善的結果。期貨交易形成的糧油價格,比個別遠期合同簽訂的價格更公正、合理、統一,具有更準確的預測性,更易于為廣大的交易者所接受。期貨交易中的實物交割程序比一般遠期合同交易更規范、更嚴格,使得違約現象極難發生。糧食龍頭企業到糧食期貨市場上去回避價格風險和交割風險,已是大勢所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