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0年中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需2.3萬億美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6日 16:24 世華財訊 | |||||||||
世界石油大會高級副主席、中國國家委員會主任王濤表示,未來30年,中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需要2.3萬億美元資金。 據中原石化網4月26日報道,世界石油大會高級副主席、中國國家委員會主任王濤21日表示,我國現有電力、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和水電等能源行業分割、行政壁壘的現狀將逐漸被打破;未來30年中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需要2.3萬億美元資金。
王濤說,“中國能源需求要以國內能源為主,以國外能源為輔;中國政府應建立統一的外交構架,實行多元化的能源外交戰略,為能源安全服務;同時要進行全球的多元化能源投資。”他同時證實,中國正啟動興建第一批1600萬立方米的石油戰略儲備設施。 儲備60天石油 王濤認為,對中國的石油安全而言,當前的戰略石油儲備計劃“很不夠”,應不斷加大戰略石油的儲備量,滿足社會60天以上的能源需求。 據國際能源機構(IEA)最近公布的《石油市場報告》預計,2004年中國日需石油量將達580萬桶,年石油用量將超過2.5億噸;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王濤指出,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面臨能源瓶頸,中國需要進口以彌補國內的石油產量不足的問題。他建議,中國要開辟國內、國外兩個能源市場,保證國家的能源安全。 王濤說,“現在國際油價每上漲1美元,中國一年石油進口就需要多支付60億美元,大量石油進口將給中國外匯儲備和經濟持續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在王濤看來,要確保中國的能源安全,應該堅持“以國內能源為主,以國外能源為輔”的戰略方針,并應通盤考慮,充分利用國外資源。 從長遠和全球視野來看,能源問題主要集中于石油。王濤認為,中國石油問題的國內解決途徑有四方面:加大勘探力度,發掘石油能源儲藏;提高原油利用效率,減少浪費;依靠科技進步,降低能耗,開發低能耗產品;發展各種替代能源。 能源外交多元化 據有關專家預計,2004年中國石油的進口量將會達到1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30%;2020年將會在1.8億至2.5億噸之間,對外依存度達到6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石油進口結構和渠道單一,進口量的93%靠海運。其中,中國船東承運量僅占10%,中國石油的供應鏈條安全值得關注。 王濤認為,能源進口“通道”不單是商品流通渠道問題,還與世界政治形勢密切相關。進口“通道”的供應鏈安全不僅要考慮國外當地的政治、軍事情況,還要關注國際政治形勢格局的變化。 在他看來,中國政府應該建立統一的外交構架,實行多元化能源外交戰略,為石油能源安全服務,多結交世界各國的合作伙伴和能源朋友,打造多渠道、多層次的石油進口“通道”和供應鏈條,避免受制于單一渠道和合作方,以提升中國石油能源供應的應對能力。 此外,中國能源也要加大“走出去”戰略,進行海外能源投資,建立當地廠礦,構架海外能源供應體系和流通渠道,加強對海外能源供應的調控能力。 能源市場多元化 國際能源機構近期發布的《世界能源投資展望》認為,在未來30年,中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需要2.3萬億美元資金,龐大的資金投入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王濤認為,今后中國能源市場應該是開放的,現有電力、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和水電等能源的行業分割、行政壁壘的現狀將逐漸被打破。國內不單是目前的這幾家能源公司,還要形成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和規范的市場競爭機制。中國巨大的能源需求和開發建設將會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本。一些能源專家已經提出,在能源市場和能源開發中,應允許民營資本進入。 王濤強調,能源不是普通商品,要形成一個穩定的政策環境,保證能源行業按照市場的機制運行。同時,國家應持有對能源市場運行的進行宏觀調控的手段。他認為,政策監管、經濟激勵、法制規范是中國能源市場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徐笑冬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