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50年最大功績莫過于憲政文化的培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0日 14:19 《商務周刊》雜志 | |
文/章敬平 “1954年9月15日,25歲的山西農家女申紀蘭,騎著毛驢走出大山,走進了北京,在中南海懷仁堂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與千余名人大代表一起,第一次行使國家權力。從那以后,申紀蘭與人大一起走過了50年,成為惟一一位連續十屆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今天,申紀蘭又來到北京,走進人民大會堂,作為特邀代表融入‘首都各界紀念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大會’歡樂的人群中。”這是《人民日報》中少有的新聞寫作手法,在人大50歲之際,這樣的寫法具有人情味。1954年的9月15日,全國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行。新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由此奠定,并承續至今。 有人因此將1954年稱為中國的憲政元年,中國由此開始踏上通往憲政之路。此言的另一含義是,50年前確立的政治制度和憲法所賦予人民及其代表的權利,還并沒有全然由紙面落到實處。 中國人大50歲了,中國特色的代議制搞了半個世紀,無論出于習慣使然的喜慶文化心理,還是對未來中國民主政治的方向,看看回頭的路,梳理50年來的得失進退,均有必要。過去的一個月內,僅我個人就觀摩了兩場由官員、學者參與的“人大制度50年”的學術高峰會。以我的觀察,除了部分官方紀念活動,大凡沾染學術兩字的研討,必定與憲政相關聯。換言之,當下的人們對人大制度改革的期盼,已經由中國特色的代議制,轉向一個漸趨清晰的憲政體制的愿景。 那么,走了50年的中國人大制度,距離我們理想的憲政還有多遠?8月22日,在蘭州一個叫做寧臥莊的賓館里,北京大學法學院人大與議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定劍教授領頭,借著人大50年的由頭,操辦了一場憲政建設和人大制度理論的研討會,是次會議上,一位資深政法記者問在場的官員和學者,中國的人大制度,做了50年的媳婦,有沒有熬成婆?沒有人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可以感覺到,與會者的答案,根據橫向、縱向的不同比較或有不同。 縱向比較,也就是自己跟自己比,50年的人大制度,作為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得到歸位,尤其是立法上的高歌猛進。盡管學者們對高歌猛進的說法多有詬病,但立法所顯現的“人大到位”的時代趨向,是毋庸置疑的。客觀地說,今天的人大,還沒有成為“鋼印”,但已不是人們譏嘲的“橡皮圖章”,用王亞平幾年前的話說,至少是個“木頭章”。 橫向比較,放置在全球化的民主制度背景里,我們的發展似乎又不那么盡如人意。我想,硬要拿源自蘇聯模式的人大制度,對比歐美代議制的標尺,遙想我們理想的憲政,我們的內心當然難免失衡。 就個人的體會而言,中國人大制度遠未熬成我們理想中的“婆婆”,遑論歐美人心目中的“婆婆”。但她確已不再是“小媳婦”。事實上,用媳婦是否熬成婆這樣的思考方式,審視中國人大制度,本身就存在著命題上的隨意。因為憲政體制的締造,絕不僅僅是人大自身努力的結果,也不是執政黨想給就給了的。對于尚處準公民社會的中國,我們還沒有完全闖過憲政必不可少的“民情”關。當年的法國青年托克維爾考察過美國政治制度后感慨,該國制度成功的要素有三:環境、法治、民情。他認為,三要素中最為緊要的是“民情”。我理解,他所謂的民情,就是誘導憲政的大眾文化背景。 當下中國,已不復是“民智未開”的晚清中國,經濟改革帶來的經濟自由,讓人身依附在中國變得松弛,傳統意義上的單位制度的快速崩潰,給我們越來越大的人身自由,可這一切,并不意味著從臣民社會到公民社會的過度已經完成。部分中國公民的臣民心態,還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我們的憲政文化。 過去,中國的統治者一直以民愚為借口,不予民眾以憲政。放眼上個世紀,絕大多數有影響的政治家,都不約而同地宣稱,中國的民主、自由和公民權利必須緩行。孫中山自己說過,中國一旦共和,必然“共爭共亂”。我們可以指責權勢階層的愚民思想,卻不可否定憲政文化的殘缺事實。“好婆娘,壞婆娘,總得有個婆娘;好皇帝,壞皇帝,總要有個是皇帝。”在中國一些山區的民歌中,皇帝和婆娘放在了一樣重要的位置,雖然皇帝不會像婆娘那樣可以真實生動,但人民必須感受到他的存在。盡管此類流淌著臣民心態的山歌,已鮮有人唱出,可是我們體內跳動的“六經”血脈,并未完全斷裂。 如果讓我評論中國人大50年的功績,我以為最大莫過于憲政文化的培養。尤其是近20年來,人大的種種自覺或者不自覺的努力,都在改造著我們的憲政土壤。我們對革命、起義、戰爭、領袖的崇拜,正在發生滴水穿石的變化。正如北京大學法學院人大與議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定劍教授所言,百年前的憲政實踐,乃迫于外力的強制,是自上而下的反思,當下的憲政潮流,是公民們自下而上的主動撞擊。 以過去兩年發生的人大層面的事實為例,無論是深圳、北京、湖北等地出現人大代表獨立候選人的“可喜新聞”,還是“李慧娟案”中法官審查人大法規是否合憲的“可悲新聞”,抑或談不上悲喜的諸如基層政府主動探索民主政治革新的新聞,都在或大或小的范圍內影響著人們對于憲法和憲政的認識。我們還不能斷定理想的憲政什么時候可以實現,可以肯定的是,人大50年的發展,已為中國公民準備了足夠的憲政沖動,即便他們對代議制的認識是粗淺的,也使得少數政治精英借口“民愚”而緩行憲政的說辭變得蒼白。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