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再融資亟待矯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09日 14:00 《會計師》 | |
文/趙錫軍 近期,由于市場方面的因素及上市公司本身財務指標達不到標準等原因,浪潮軟件、萬向錢潮、現代投資等很多上市公司相繼放棄了再融資的計劃。一直以來,再融資始終是融資者和投資者矛盾的焦點,幾乎每家公司公布再融資計劃都會引起市場大大小小的波動。此次再融資熱潮的減退,有業內人士說,將有利于市場環境的改善及上市公司自身的發展。對 于上市公司來說,更應該對再融資的目的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再融資的方式也多種多樣,目前主要采取股權融資(包括配股、增發新股)或債權融資(發行債券)的方式。近兩年來,可轉債也成了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新寵”,融資額甚至超過增發、配股籌措的資金。 但是,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的不規范,再融資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根據融資理論,一般認為債權融資的風險要低于股權融資,而且由于債務具有避稅作用,還能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理論上應優先使用債務融資。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國上市公司明顯偏好使用股權融資的方式。其原因在于我國上市公司在選擇再融資方式時主要考慮的是融資的難易程度、門檻高低、融資額大小以及融資約束等因素。而當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仍然存在著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流通股部分所占比例太小,嚴重阻礙了股東約束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在這種缺乏強有力的股權約束的環境下,上市公司的經理層傾向于將股權資金當作一種長期的無需還本付息的無成本資金,因此偏好股權融資便成為順理成章之事。 如果企業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與發展戰略,很可能出現盲目融資的問題。一般來講,能夠進行再融資的上市公司應該是管理好、業績好、前景好的公司。再融資的目的是為上市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所需資金,擴大經營業務,增加贏利,從而使得投資者獲得高回報,這是投資者和經營者的共同愿望。但是,在我國的證券市場上這條定律卻不盡然。很多上市公司認為,中國證券市場的資金資源幾乎等同于無成本的免費資源,圈錢現象屢屢上演。盡管從統計數據上看,多數公司的資金缺口并不大,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公司資金頗為充裕。有些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尚不足20%,在完全可以利用銀行貸款解決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也寧肯大費周折地配股增發。這種做法不僅帶來資金成本增加、股權稀釋的負效應,而且在盈利未同步增加的情況下還可使利潤攤薄,每股收益降低,從而影響了股東的投資回報和公司形象。 我國《證券法》第20條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對發行股票所募資金,必須按招股說明書所列資金用途使用;改變用途的,必須經股東大會批準。但是,目前我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不遵照增發或配股的募股說明書任意修改資金投向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很多企業在融資前都會規劃具有投資前景的項目,然而,一旦資金到手,則完全又是另一回事。有的資金被挪用了,有的則拿去委托理財,有的則被投入到他們并不擅長的領域。長期以來,上市公司普遍不注重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致使募集資金投向變更頻繁,投資項目的收益低下,拼湊項目圈錢的跡象十分明顯。不少上市公司對投資項目缺乏充分研究,募集資金到位后不能按計劃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資金閑置,有些不得不變更募資投向。目前,這種局面已經使得投資者對上市公司不負責任的再融資行為怨聲載道,嚴重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據統計,與前幾年相比,2003年通過增發方式實現的凈籌資額已經明顯縮水,下降幅度接近50%。除了受市場低迷的大環境影響以外,投資者信心不足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近年來,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后效益下降成為上市公司最嚴重的問題。上市公司的盲目融資沖動和行為短期化是造成再融資使用效益欠佳的重要因素。融資的盲目性使上市公司籌集到巨額資金之后,往往顯得準備不足,更談不上有效保證募集資金使用效率的問題。另外,由于市場和公司自我約束力太弱,很多上市公司存在經營短期化行為,偏離主業,盲目進行多元化投資,使資金使用效益出現下滑。截至2004年7月底,21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資總額已經超過了250億元,其中多家公司的籌資額超過了10億元。面對如此龐大的一筆資金,如何有效保證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是每一家上市公司乃至整個市場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之所以出現這么多問題,也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國有股減持一直未有下文,國有股東在上市公司仍然占據著絕對控股的地位,直接導致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決策機制不健全,在籌資方面存在著頭腦發熱和目光短淺的問題;同時,企業債券市場的不發達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企業對債權融資方式的選擇,這也是今后資本市場要大力發展的重要方面。此外,監管部門的政策導向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對于解決再融資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要依托于整個市場環境的逐步完善,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規范將會為此提供堅實的基礎;同時,再融資行為的規范化和市場化變革本身也是市場化進程的一部分,是我國資本市場建設中十分重要和具有關鍵性的一環。對于上市公司來講,進入資本市場以后,如何用好再融資的手段,成長為一個合格的上市公司,要在許多方面進行努力。首先,要把自己真正看成上市公司團體的一員,嚴格按照上市公司的規范來要求自己,在信息披露、管理規范化上付出更大的努力,建立起誠信的形象;其次,中國的證券市場剛剛處于起步階段,上市公司的歷史都不長,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一定要把握住發展的節奏,懂得控制風險,盡可能消除發展中的一切不確定性因素,給投資者一個明朗的預期,讓投資者建立起對企業的長期信心;第三,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合理調配好各種資源,合理地進行再融資,攤子不要鋪得過大,不要因為快速發展、資源跟不上而導致發展不平衡;最后,公司管理層一定要有理性的發展思路,樹立長期發展目標,穩步前進。 融資渠道不暢是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如何讓融資渠道暢通無阻,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而一旦融到了資金,如何用好資金,則是企業自己的事。把融到的資金用于企業長足發展真正需要的環節上,在提高企業素質和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真正用之有道,相信會吸引更多資金再次主動流進來,也有利于上市公司再融資機制作用的合理發揮。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