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流失應該追究監管責任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08日 13:25 北京現代商報 |
近來,一些地方的國有企業改制中接連出現了國有資產流失事件,引起社會對國有資產流失現象的普遍關注。通過對這些國資流失案例的分析,不難發現,不法經營者竊取國家財富的背后,政府部門的監管存在漏洞,是更值得深究的原因。 那些侵吞國資者在改制過程中攫取非法利益的手段并不十分高明,有的甚至異常簡單。一些企業通過種種手段,刻意壓低資產評估價格;一些地方圖方便,低估甚至忽略無形 資產,將企業簡單地一賣了之;一些人利用內部優惠政策,用低價購得優質國有資產后,迅速轉手,一夜暴富……國有資產就這樣大量流入私人腰包。如此簡單的手法竟能頻頻得手、攫取巨額國有資產,人們第一個要問的便是,作為國有資產代表和監管者的行政部門干什么去了?有沒有盡到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的責任?國有資產在“正常的程序”下堂而皇之地流失,說明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有關部門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存在漏洞。監管部門的疏忽大意、監管不到位、行政不作為,是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原因。有的部門通過合法的程序,將市場化操作的招投標,變成了形式主義的“走過場”,內定中標者或設立種種門檻將其他單位擋在門外,以維護部門或個人利益。甚至有極少數政府官員與企業收購者沆瀣一氣,共同侵吞國有資產。 監管部門的疏忽、隨意和走過場,有時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樣一件事,一家事業單位改制完成后,職工們對會計報表上列入壞賬的“9387000元”存在疑問,到主管部門詢問,竟被告知:“哎呀,多寫了一個零!” 要讓國有資產代表忠于職守,使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落到實處,就必須明確“看門人”的權與責。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決策失誤者和監管失職者應當被問責,承擔法律責任,才能從根本上堵住國有資產流失的黑洞。也只有讓國有資產管理者盡到監管職責,當好國有資產的保護神,才能最終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 王駿勇 姚玉潔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