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國企產權改革路徑選擇 > 正文
 

國資流失黑洞緣自監管漏洞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08日 11:27 經濟參考報

  本報記者 王駿勇 姚玉潔 

  近來,一些地方的國有企業改制中接連出現了國有資產流失事件,引起社會對國有資產流失現象的普遍關注。通過對這些國資流失案例的分析,不難發現,不法經營者竊取國家財富的背后,政府部門的監管存在漏洞,是更值得深究的原因。

  那些侵吞國資者在改制過程中攫取非法利益的手段并不十分高明,有的甚至異常簡單。一些企業通過種種手段,刻意壓低資產評估價格;一些地方圖方便,低估甚至忽略無形資產,將企業簡單地一賣了之;一些人利用內部優惠政策,用低價購得優質國有資產后,迅速轉手,一夜暴富……國有資產就這樣大量流入私人腰包。如此簡單的手法竟能頻頻得手、攫取巨額國有資產,人們第一個要問的便是,作為國有資產代表和監管者的行政部門干什么去了?有沒有盡到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的責任?

  國有資產在“正常的程序”下堂而皇之地流失,說明在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有關部門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存在漏洞。監管部門的疏忽大意、監管不到位、行政不作為,是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原因。有的部門通過合法的程序,將市場化操作的招投標,變成了形式主義的“走過場”,內定中標者或設立種種門檻將其它單位擋在門外,以維護部門或個人利益。甚至有極少數政府官員與企業收購者沆瀣一氣,共同侵吞國有資產。

  監管部門的疏忽、隨意和走過場,有時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一家事業單位改制完成后,職工們對會計報表上列入壞賬的“9387000元”存在疑問,到主管部門詢問,竟被告知:“哎呀,多寫了一個零!”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楊瑞龍指出,在目前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下,負責看管財產的“看門人”與財產沒有關聯度,財產丟不丟沒關系,丟多丟少無所謂,這才是問題的根源。代表國家行使所有者職能的政府官員既不能分享正確行使職權帶來的收益,也不承擔濫用職權所產生的損失,他們可能就沒有動力去監管國有資產。

  要讓國有資產代表忠于職守,使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落到實處,就必須明確“看門人”的權與責。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決策失誤者和監管失職者應當被問責,承擔法律責任,才能從根本上堵住國有資產流失的黑洞。也只有讓國有資產管理者盡到監管職責,當好國有資產的保護神,才能最終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F1中國大獎賽
《2046》公映
法國特技飛行隊訪華
網游天堂2新增服務器
2005新浪考研大講堂
國慶出游寶典
“十一”繽紛車世界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