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電視辯論是誰的機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30日 11:01 南方都市報 | |
作者:薛涌 9月30日,克里和布什將進行本次大選的第一場辯論。這場辯論,很可能決定誰是下屆美國總統。 在戰后進行的有電視辯論的8次大選中,電視辯論對6次選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 雙方實力接近的競爭中,電視辯論則直接決定了大選的結果。1960年肯尼迪迅速掌握了現代電視辯論的技巧,而尼克松不聽艾森豪威爾“不要與肯尼迪辯論”的忠告,上場明顯準備不足,結果辯論輸得一塌糊涂,最后以微弱的劣勢失利。可以說,沒有這場辯論,尼克松肯定會贏。1980年,里根挑戰卡特,一直在民調中居下風,但上來一辯論,就露“總統像”,最后大勝。1992年,老布什在總統辯論中,半途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而這是一場由選民直接提問的辯論。在對手回答選民問題時看手表,就立即被解讀為不耐煩——我很忙,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這一下子讓選民覺得你高高在上,對他們漠不關心。結果老布什立即兵敗如山倒。2000年,戈爾在與布什進行的第一場辯論時,在對手說話時大聲地嘆氣,意思是布什實在是狗屁不通、不可救藥。但這一嘆氣,顯示出他的優越感,被媒體反復播放,打造了他那個精英式的傲慢面孔,可謂一嘆送江山。本年的大選,從3月克里獲得民主黨提名以來,形勢一直對布什不利。但是到了8月,形勢逆轉,克里的支持率急劇下降。目前布什領先的優勢明顯。在正常情況下,克里很難反敗為勝。所以,30日的辯論幾乎是克里唯一的機會。而布什如果失手,一般不至于完敗,最多就是失分,讓克里扳平甚至超出。但很難想象克里會因此奠定勝局。所以,這次辯論對克里是背水一戰,對布什則是個如何保持優勢的問題。 為什么克里被逼到這樣的絕境?他靠什么才能反敗為勝?我們不妨作如下分析。 筆者曾指出:有在任總統參選的大選,是對在任總統的公決。選民對在任總統滿意,挑戰者再好也是瞎忙。只有選民對在任總統不滿、想換總統時,挑戰者才有機會。如今伊拉克一團亂局,經濟恢復不力,一系列民調顯示,選民對布什不滿,布什的支持率大部分時間在50%以下。這當然為克里提供了機會。但是,布什和共和黨陣營奮死一拼,把攻擊克里作為其競選的主題。按常規,在任總統不談自己的政績而拼命攻擊對手,很容易引起選民的反感。但是,由于克里對這樣的攻擊沒有有力的反擊,布什越打越順手,不知不覺間,共和黨已經把這場選舉從“對布什的公決”轉化為“對克里的公決”,把克里塑造成沒有政治信念、不適合領導美國進行反恐戰爭的“墻頭草”。布什在本黨提名大會上公開說:“你們也許不同意我的政策,但你們至少知道我的立場。”言下之意:你們也許對我不滿,但你們知道我是什么。 克里則什么也不是,換了他更壞!所以,今年的大選,是一場經典的負面選舉,比的不是誰好,而是誰壞。其中的“兵法”是:如果這場選舉被界定成是對布什的公決,那么克里就贏。如果被界定成是對克里的公決,布什就贏。 從3月到8月,競選的主題主要集中在布什的政策上,是對布什的公決,所以克里略占上風。但是,共和黨在8月份以反克里的快艇隊老兵打頭陣,對克里全力攻擊,在共和黨提名大會上達到高潮。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克里身上,選舉成了對克里的公決,結果布什后來居上。在第一場辯論前,公眾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克里身上,可以說這是一場關于克里的辯論。 不過,公眾這樣大的注意力,也給克里提供了一個罕見的表現機會。1980年里根和卡特辯論前,公眾對卡特已經十分不滿,但對里根也充滿了懷疑,覺得他不過是個好萊塢的戲子,或是否太保守、偏激。但里根用出色的表現,對選民作出了有力的回答。于是卡特一下子就大勢已去。如今公眾的心態與1980年非常相似。選民對布什不滿,但對克里的疑慮超出了對布什的不滿,這是布什領先的關鍵。如果克里能夠在辯論中明確界定自己的政策,對布什的攻擊又準又狠,就會一下子翻轉局勢,把大選重新變成對布什的公決,這樣的勝算就大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