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演練 未雨綢繆的政府責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7日 11:53 新京報 | ||||||||
細心的人會發現,在9月份,北京市一些大商場相繼舉行了反恐預案的演練。此前,由于大中型商場或超市人群高度集中,場所相對封閉,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首選目標。未雨綢繆,市公安部門提出,營業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場和3000平方米以上綜合超市,必須建立針對恐怖襲擊、爆炸等事件的應急預案。 其實,各大商場舉行的類似演練所針對的僅僅是“公共場所發生的暴力犯罪”,和
如果說防范可能發生在眼前的恐怖型暴力犯罪是當務之急、需要每一個市民理解和配合的話,那么,從長遠的觀點來看,認識和防范徘徊于世界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恐怖主義幽靈,也并不注定只是他國他人的事。 以“9·11”事件為標志,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敵人,超越種族、超越宗教、超越階級、超越民族、超越地區、超越國家、超越理性的恐怖行為是對全球文明的挑戰。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沒有哪個國家、沒有哪個人可以打包票自己會永遠與“恐怖”無關。 也正是如此,我們對政府直面“反恐”的勇氣和所采取的措施表示贊同。或許有的公眾會認為“恐怖”離自己還很遠,但政府不能這樣認為,政府的職責之一就是要預見到危機、進而防范和化解危機,如果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沒有臨危不亂、胸有成竹的應急預案,則是政府的失職。 剛剛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明確要求,“針對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的新情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完善國家安全戰略,抓緊構建維護國家安全的科學、協調、高效的工作機制”。的確,越來越加快著進程的全球一體化,帶給每個國家的不全是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容易給諸如恐怖分子的犯罪行為提供“通道”。所以,包括中國政府在內,加強世界范圍內的反恐合作早已提上了日程,在中國國內,一個全國性的反恐協調機制也在醞釀建立之中。 對公眾來說,最大的危險也許并不是危險本身,而恰恰是面臨危險時不知道該怎樣應對危險。正如一個人處在黑暗中,他將不敢挪步,因為擔心四處都有危險。而政府宣傳防恐知識,組織制定防恐預案,組織各種層次的“反恐”演習,一方面使政府有關部門更好地提高“反恐”能力,給公眾帶來“反恐”的信心,不懼怕恐怖分子制造恐怖事件的威脅;另一方面,能夠使公眾在心理上提高對恐怖事件的承受力,提高公眾的“反恐”意識,了解“脫險”的常識。這不僅不會增加公眾的恐慌,反而更易得到公眾的認可和支持。所以,有的單位把制定的反恐預案內容當做“機密”,“不方便向外人透露”,則是奇怪的事情。沒有公眾的參與,制定再詳盡的預案能發揮作用嗎? □本報評論員艾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