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展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1日 10:14 中國經濟時報 | |
作者:梁優彩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一輪的景氣增長期 過去三年中國GDP年均增長8.2%,大大高于同期全球經濟1.9%的增長率。2001-2003年,中國GDP增長率分別為7.5%、8.0%和9.1%,呈現加速增長態勢。2004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GDP達到了58772.8億元,比2003年同期增長了9.7%。新世紀前三年中國經濟總體呈現通貨緊縮的特征,2003年雖有些好轉,但是居民消費價格(CPI)也只有1.2%的上升,商品零售價格(RPI)依然是下降了0.1%。進入2004年,情況發生變化,實際上,從2003年第四季度開始,在糧食價格和生產資料價格大幅度上升的帶動下,中國逐步走出通貨緊縮,出現了溫和的通貨膨脹。2004年1-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了3.6%,是比較理想的通貨膨脹率。隨著企業效益的提高和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1-6月財政收入達到了14306.8億元,比2003年同期增長了30.6%。而且,一直困擾中國的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問題也出現了轉機,今年上半年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1345元,同比增長了16.1%。主要經濟指標表明,目前中國經濟總體表現良好,進入了新一輪的景氣增長期。 但是,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矛盾,主要是:(1)投資需求膨脹過快,部分行業出現投資過熱,帶動煤、電、油、運全面緊張。(2)通貨膨脹壓力上升,1-6月CPI同比上升3.6%,其中食品和能源價格上升太快,引起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心。(3)原材料價格迅猛上漲。因此,今年4月開始,中央政府出臺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以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之后,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等行業的投資過熱逐步得到控制,農業、能源、電力等部門的投資得到加強,全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逐步趨于合理,主要價格的環比指數趨于穩定或開始下降。多數經濟專家預計,今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不會超過5%。 制約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快速增長的主要問題與矛盾 應該看到,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制約著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快速發展。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系統不完善,法規制度不健全。最主要的問題和矛盾是:1經濟結構不合理;2分配關系尚未理順;3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4就業壓力不斷上升;5 某些自然資源,如水、石油和鐵礦石等短缺對于經濟的制約力增加,環境壓力加大;(6)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相對比較弱。 從國際比較看,中國經濟結構不合理表現在四個失衡:即產業結構失衡、需求結構失衡、就業結構失衡和城鄉結構失衡。按現價計算,2003年中國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4.6%、52.3%和33.1%,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5.3%。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目前全球第一、二、三產業的平均構成約為4%:32%:64%,而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21%左右。其中,高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第一、二、三產業的平均構成約分別為2%:30%:64%和10%:36%:54%。中國第三產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個百分點,而第一產業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約1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多個百分點。 需求結構失衡是產業結構失衡的根本原因,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結構基本上取決于需求結構。過去25年,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率逐步上升,而最終消費率不斷下降,導致中國消費率太低,固定資產投資率太高。按照當年價格計算,2003年中國最終消費率為55.4%,資本形成率為42.9%,其中固定資本形成率為42.8%。而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目前全球的平均消費率約77%,固定資本形成率為23%。中國的消費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1.6個百分點,固定資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9.9個百分點。從國際比較看,目前中國,積累與消費比例已經嚴重失衡。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拉動了第二產業的高增長,而消費的低速增長制約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結果導致第三產業的增長慢于GDP的增長,更明顯慢于第二產業的增長,其占GDP的比重繼續下降,產業結構失衡狀況繼續惡化。 產業結構的失衡必然導致就業結構的失衡。在過去20多年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隨著第二、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中國第一產業勞動力逐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在第一產業就業的勞動力比重已由1978年的70%下降到了2003年的49.1%。與此同時,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口比重則分別由17.3%和12.2%上升到了21.6%和29.3%。但是,目前中國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依然太高,不僅大大高于發達國家,也明顯高于許多發展中國家。與此相反,中國第三產業吸納的勞動力比重又明顯偏低,既顯著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許多發展中國家。例如,2000年西方七大工業化國家在第三產業就業的勞動力比重平均為68.2%,馬來西亞為49.5%,印尼為38.9%,泰國為32.2%。 由于中國在推進工業化過程中,限制城市化發展,導致城市化水平太低,城鄉結構失衡。2003年,中國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為40.5%,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比例平均為47%,發達國家達到了73.6%。城市化水平太低也是中國第三產業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積累和消費的比例失調,導致產業結構失衡(突出表現是第三產業比重太低),加大了就業壓力。2003年底中國城鎮登記失業人口大約800萬,失業率上升到4.3%,而實際失業數字可能要比這個數字高得多。另外,中國農村還有富余勞動力1.5億人,表明農村就業壓力比城鎮還要大。若不盡快提高消費比重,調整已嚴重失衡的積累與消費的比例關系,中國經濟結構失衡狀況就會繼續惡化,就業壓力還將會繼續上升。因此,當前在繼續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應該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關系,逐步提高消費率,降低積累率。同時,要把積極財政政策的著力點放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最終消費需求增長上來,使消費的增長快于GDP的增長。 數據分析表明,農民消費增長緩慢是中國總消費增長慢于GDP增長的根本原因。1998-2003年,中國政府實際消費年均增長9.4%,快于GDP 8.0%的增長。城鎮居民實際消費年均增長10.1%,也快于GDP的增長。而同期農村居民實際消費年均只增長了4.2%。 消費是收入的函數,1997年之后中國農民收入持續緩慢增長是其消費增長顯著低于GDP增長的直接原因。1998-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3.9%,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6%,前者顯著慢于后者。 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數據顯示,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之比已由1985年的1.86:上升到1990年的2.20:1,1995年的2.71:1,2000年的2.79:1和2003年的3.23:1。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沒有涵蓋所享有的各種福利,比如,公費醫療、養老金保障、失業保險、最低生活救濟等,農村居民并不享受這些福利。如果把醫療、教育、失業保障等福利因素考慮進去,有專家估計,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可能要達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收入水平的差距直接導致消費水平之間的差距。1998-2003年,城鎮居民人均實際消費水平年均增長6.7%,農村居民僅增長了4.2%。2003年,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為8265元,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僅為2399元,前者是后者的3.45倍。 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提高農村居民購買力,逐步使中國投資與消費的比例趨于協調,引導產業結構日趨合理,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今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正式公布。這是時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作為中央一號文件下發,表明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已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貫徹了中央一號文件,今年農民收入增長明顯加快,上半年農民的純收入比2003年同期增長了16.1%,是1997年以來最高的增速。但是,由于制約農民收入增長的長期根本性因素沒有大的變化,農民收入增長的基礎是不牢靠的。 提高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改變中國的二元結構。二元戶籍制度及粘附其上的二元社會福利制度的存在,在城鄉之間筑起了一道壁壘,限制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動,剝奪了農民分享現代工業、城市文明和社會福利待遇的權利,拉大了城鄉收入差距,造成了城鄉發展的兩極分化。因此,應當盡快廢除二元戶籍制度,實行城鄉一體化的戶口登記制度和居民身份證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要素市場。這是加快中國城市化進程,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關鍵一環。也是提高中國的消費率,加速第三產業發展,緩解就業壓力的基礎。 未來20年中國經濟發展展望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在未來20年內中國經濟將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因為中國將繼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并確定了合理的發展戰略和目標,同時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去逐步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困難。200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856美元,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黨中央提出了再經過20年的努力,把中國建設成一個惠及十幾億人口的、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在2000年的基礎上實現翻兩番,即達到2000年的4倍。那時,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將明顯增強,全國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
  [1]  [2]  [下一頁]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