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政治認同是最大的執政能力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0日 11:17 南方都市報 |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四中全會昨日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 全會認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這就是說,黨的執政能力提高的過程,實際是不斷豐富和擴大黨獲得廣大人民群眾認同的資源的過程。所謂認同,也就是人民群眾對執政黨的支持和擁護。 在當前,如何才能贏得最廣泛人民群眾對執政黨的支持和擁護,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所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即中國共產黨如何更好地執政,進而不斷獲得人民群眾對執政黨的地位和權力的認同。因為中國共產黨“執政”,表面看來是黨和公共權力的關系,本質上卻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 四中全會認為,中國共產黨55年執政積累的成功經驗中,包括“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確,中國共產黨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在領導人民群眾奪取政權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獲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具有執政的“合法性”。在執政以后,必須不斷提高執政能力,不斷豐富和擴大黨獲得廣大人民群眾認同的資源。所以,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過程,實際是如何持續不斷地獲得人民群眾認同的過程。執政能力越強,越容易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同。 一個政黨要維持和增強人民的認同,鞏固自身執掌政權的地位,就必須不斷地提高執政能力。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群眾對于執政黨的要求和期望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時代的發展和變化不斷給執政能力增添新的內容和要求,執政黨必須通過變革和創新,適應時代的發展,從而贏得人民群眾最廣泛的認同。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黨又如何通過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不斷豐富和擴大黨獲得廣大人民群眾認同的資源呢?這就是要解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程序和政績問題。 所謂執政理念,正如四中全會所認為的那樣,就是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失去群眾認同的黨,根本談不上執政能力。離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奢談黨的執政能力,只會引起老百姓的反感。 所謂執政程序,就是“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執政黨要獲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依法執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因為黨的執政只有符合憲法和法律規定,才能產生合法的效力,才能為公眾所接受和認可。而依法執政從根本上講就是依憲執政,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黨依法執政須臾不可背離的根本原則。依法執政是執政黨獲得公信力的前提,是獲得長期的社會支持和群眾擁護的基礎。 所謂執政政績,就是把“以人為本、全面發展”作為檢驗執政績效的根本標準,檢驗者是廣大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績效如何,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作為一個具有建黨83年、執政已55年歷史的執政黨,如何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增強執政能力,搞好國內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建設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實踐表明,執政能力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后黨的建設的重點所在。黨的執政能力,從根本上還是要解決人民群眾的政治認同感問題。從這一意義上講,獲得人民群眾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是中國共產黨最大的執政能力。因此,要從化解執政風險和鞏固執政之基的高度,來深刻認識密切執政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