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金融創新需要內外環境匹配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9日 15:03 《財經時報》 |
首先需要金融機構的內在動力和經營實力,一個傳統業務(如銀行存貸業務)風險尚未有效控制的金融機構,如何指望能在創新方面有所造詣? 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中國的金融市場日漸成熟,金融產品創新也漸入佳境。股市、債券、黃金、期貨、外匯、基金、銀行的中間理財產品等“你方唱罷我登場”,大有走向“百花齊放”之勢。 不過,這對于中國目前高額的居民儲蓄仍不足掛齒。截至7月底,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達11.4萬億元,相當于中國2003年的GDP產值。而由于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金融機構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等種種原因,多數居民還是將他們的血汗錢放在銀行,而不是消費其他金融產品。 金融創新能力不足,不僅制約了中國金融業的發展,也限制了中國實業界的發展和功能拓展。尤其是在目前儲蓄“負收益”時代,居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其儲蓄資產不斷縮水;對于銀行而言,由于居民儲蓄囤積在負債表上,其盈利的壓力也非可小視。 目前金融機構產品創新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緣于目前的決策制度。由于金融產品創品還受到行政束縛,諸如產品推出時需要行政管理部門審批,同時又沒有明確需要哪些部門批,結果誰都要管,誰也都可以不管,導致新金融產品沒有長達幾年的經歷很難問世。更不用說一些新的金融市場的開拓,最近推出的一系列期貨商品,都經歷了多年的漫長審批過程。 此外,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批新金融產品的短壽,也使市場各方對金融創新心有余悸。尤其是決策層,由于一些產品摔了跟頭,出了一些問題,造成了一些“不利于社會穩定”的影響,于是,決策方面對金融創新的審慎態度近乎謹小慎微。 再有,金融產品的定價問題也是目前制約金融創新的一個重要問題。許多金融產品的定價本應由市場決定,但由于中國的基準利率尚未有效形成,結果導致投資者對收益和風險的評價失度,理性投資依據缺失。比如目前火透上海的外匯結構存款,投資者幾乎無從評判其風險所在,更談不上怎樣的收益預期才能覆蓋他們所承負的風險。 近幾年,情況正在發生著積極的變化。尤其是在央行力推利率市場化、不斷完善市場基準利率體系、銀監會獨立行使監管職能的前提下,中國金融創新的外部環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獲得改善。這或許也是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上海高調鼓勵金融創新,并表示積極為之創造條件的原因所在。 “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中,新興市場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有過一點挫折沒什么可怕,摔了跤爬起來再走。”周小川對金融創新似乎躊躇滿志。 他建議,中國下一步應為金融創新建立有利的政策和市場環境,關鍵在于首先要調整政府和市場參與者的角色定位。政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市場建設、市場監管和對參與市場的金融機構內控的監管,而不是監管具體金融產品,大部分金融產品都應該讓市場來考驗;政府是推進金融創新的條件,金融公司自己定價,只要對市場的風險有所認識,不應該有過多的干涉。 顯然,金融創新事關全局。沒有創新,金融機構就不可能有理想的利潤;沒有創新,過高的儲蓄率就永遠是銀行的無法推卸的風險;沒有創新,直接與間接融資比例就無從得以調整;沒有創新,資本市場的殘缺就不可能獲得補正。 但是必須意識到,金融創新首先需要金融機構的內在動力和經營實力。其實人們很難想象,一個傳統業務(如銀行存貸業務)風險尚未有效控制的金融機構,又如何指望他們能在創新方面有所造詣? 創新還需要中國的金融機構徹底轉變經營機制。 前不久,《財經時報》認真了解了花旗銀行的“信貸官”制度。在我們看來,這樣一個制度,將信貸管理、風險防范、市場需求發現以及新產品研發、營銷等各個環節渾然一體,形成強大經營能力,國內銀行尚無可比。因此,要創新就要首先有創新的機制,而絕非簡單的“拿來主義”,簡單照抄國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