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就周其仁、張維迎發言如是說(5)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7日 19:07 新浪財經 | |
三、國企改革的關鍵是“賣”嗎? 國有資產逐步從競爭性領域淡出,國退民進,這是歷史潮流,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這是目前經濟學界的主流觀點。這也應該是張維迎和周其仁兩位教授參與本次討論的基礎性觀點。本人也一貫贊同。因此,大家不要因為本人在相關問題上對北大兩位教授言論的商榷,進而大錯特錯地認為本人與最近發表“申明”的那十位教授在一個戰壕里,雖然在少數細枝末節上與他們或有相近處。 書歸正傳。一個重要的問題,國企改革的關鍵是賣嗎? 我的回答是——,對于多數國企而言,“賣”將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而且有的還得破產,關門大吉,因為作為企業股權有的已經賣無可賣,可賣的只是企業的資產。但是,站在國民經濟宏觀層面看,就中國未來企業的整體效率而言,國企改革的關鍵還并在于“賣”。 股份制是中國企業未來的主導所有制形式,這應當是沒有什么疑問的。但是,在對控股股東行為沒有建立有效約束和有效規范的制度體系之前,實施股份制,實施公司制,對于一國經濟而言,簡直就直接意味著大災難,無論這個控股股東是政府組織還是非政府主體都是如此。在這方面,國外有太多的經驗教訓,舉不勝舉。在中國,十多年的股票市場就是最好的證明。十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不當行為以至不法行為。對此感興趣的者可以做一個實證調查,例如說服兩大交易所利用現成的交易網絡就上述命題對投資者做一次調查,操作十分簡單,比如確定一個999999的虛擬證券代碼表示“十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不當行為以至不法行為”命題,“買入”表示“不同意”,“賣”表示“同意”,來一次投票大調查,結果自然一目了然。事實上,如果你真的比較了解中國資本市場的話,這幾乎不用調查。 更重要而關鍵的問題是,在邏輯上我們完全可以推定,在同樣可以恣意侵害、侵吞中小股東權益而不遭受懲罰制度環境中,非國有的控股東將比國有控股股東更加貪婪,更加肆無忌憚,更加亂來。一國之經濟景況當然也將變得更加糟糕?梢詭缀鯖]有約束地依仗控股股東地位輕松攫取中小股東的財產權益,自然要比費勁從市場上賺取利潤并按股份比例分紅輕松得多,也有誘惑力得多。這是每一個不是極端有道德約束的“經濟人”都會拼命去干的事情。——追逐利益是企業和企業家的天然本能。那些有深厚經濟學理論功底的經濟學家們,大概不會不認同這一點。 因此,在對控股股東和大股東行為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約和規范的情況下,在缺乏包括本文前面提到的避免“賤賣國資”的措施在內的諸多游戲規則的情況下,大力鼓吹通過“產權改革”實現“國退民進”,借用周其仁教授的半句話就是,“說得嚴肅一點,這叫”禍國殃民。當然,這里所殃之“民”決計不是那些挖空心思并已經安全地攫取到大量國資的“民”。 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或許是“賣”。但必須指出,即使僅僅在站在社會宏觀經濟立場看,(社會公正問題暫且不談),“賣”之前也必須考慮是否已經具備適宜于“賣”的環境。這是作為對社會負責的政府必須考慮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制度準備,則必須放緩“賣”的速度,并盡快建立和優化關鍵性的支持制度,例如前文所述之對大股東的行為規范等等。這也就是說,“賣”或許是重要的,但“賣”的環境、前提以及“賣”的規矩,應當比“賣”行為本身更重要。 總之,國企產權改革,“賣”必須要有“賣”的合宜環境,“賣”也必須要有“賣”的合理規矩。 以上即是包括本人在內的許多人(一些在此問題上被定性為有左派傾向的學者和沒有什么經濟學理論功底的普通大眾)反對不重視制度環境建設,尤其是不重視對控股股東或企業實際控制人的行為制約和規范,只一味強調和追求“國退民進”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