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廣發證券數千員工公開抗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7日 06:42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顧紀生 緯恩 近日,中信證券擬收購廣發證券一事在證券界乃至金融界鬧得沸沸揚揚,為收購者“叫好”者有之,為被收購者“鳴屈”者亦有之,甚至廣發證券2230名員工公開發表聲明稱,“堅決反對中信證券的敵意收購,并將抗爭到底”。 筆者作為遠離事件的第三方,無權也無意對整個事件的是非曲直說三道四;但又明顯感到,這一“個案”為收購雙方乃至經濟界提出了若干亟待回答的較有“普遍性”的重大問題。換言之,應該透過收購現象這層薄紙,去探摸經濟活動背后隱藏著的更為深層次的理論成因或現實背景,筆者從這場收購風波中引發出如下四個問題,供理論界與企業界深入探討。 資本與道德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成熟,收購兼并事件會大量發生,故對這一問題再采取“鴕鳥”式的回避態度不是實事求是的應取態度。作為此次事件的收購者,中信曾信誓旦旦地聲稱,會“尊重廣發證券現有股東的權利和選擇,期待著通過市場化運作完成此次交易”;但廣發員工對此則“怒語”相向。 雙方“話語權”的尖銳抗爭折射出資本意志與道德評判之間發生了猛烈沖撞。由此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較為成熟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意志與道德評判的“話語權”到底孰重孰輕,應是前者蓋壓后者還是正好相反? 筆者認為,在資本意志與道德評判均明顯不觸犯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資本“話語權”可以而且必然重于道德評判權———雖然有時后者的力量看起來十分強大,但在“資本市場資本為王”的“鐵律”下,收購事件的發展方向最終由資本意志決定,國外如此,國內也將如此,這是一種客觀趨勢。 社會與集團 中信與廣發均為股份公司,但中信是上市公司,資本已較為徹底的社會化;而廣發尚未發行上市,股權還處于由少數企業集團集中掌控之中。 通過這次收購事件,我們可以同時看到兩條十分清晰的“脈絡”:一條是股權社會化帶來資本流動性,資本流動性進而決定資本生命力的脈絡;另一條恰恰相反,由股權“人為”集中引發資本流動性缺失,一旦流動性瞬間出現將導致大股東爭相轉讓奪路而逃,而此時的公司,其自身的話語權是何等的微弱與無奈! 這正好告誡我們,證券市場的發展目標,除了發展規模等“粗放式”目標之外,還應加上市場流動性、交易效率性等“集約式”目標。 吞并與融合 以筆者愚見,如若這場收購發生在大公司與小公司或者強公司與弱公司之間,斷然不會引發軒然大波而只會迎來鮮花掌聲。 為什么吞并式收購大受歡迎而融合式收購廣遭非議?從經濟學的觀點看,吞并式的強弱聯手與融合式的強強聯合究竟何者更有效率? 為什么“象吞蛇”甚至“蛇吞象”式的收購可以理喻,而“同門兄弟”式的“融合”行為反而不能接受?說到底,還是觀念有問題:“寧為雞頭不為牛尾”的小農經濟思想還根深蒂固。這場抗爭是否與之相關無從判斷,但筆者發現的基本事實是:雙方的實力確實勢均力敵,似乎本應相安“無事”。 行文至此,筆者真誠地提醒雙方,在全面入世即將來臨,中國券商急需做大做強以抗衡境外資本的虎視眈眈之際,雙方不要再糾纏于誰收購誰的枝節末葉,一切應以做大做強中國券商業這個壓倒性的大局為己任! 意愿與時機 收購意愿來自對收購必要性的主觀認識,而收購時機取決于對客觀條件成熟度的正確把握。無論對中信還是廣發而言,“做大做強”是其共同目標,這些共識相信會最終成為收購也好合作也罷的堅實“基石”。 當然,透過廣發的“抗爭”現象,中信也應反思收購時機的選擇問題。在證券市場極度低迷、證券公司經營維艱之時,雖可乘其大股東急于退出而壓低收購成本,但也會帶來另一方面的問題即造成員工與市場更深層次的“預期失調”———“熊市”時期員工對未來的“預期”本來就顯得十分迷茫與脆弱,現在外力又來“敵意”收購,促使原本低落的“預期”更加失落化,最終引發種種消極甚至抗爭情緒的出現。 由此看來,證券市場的長期與極度低迷,確實可能導致“社會預期”的紊亂甚至成為市場、社會不穩定的因素,管理層對此不能不察啊! (作者單位:顧紀生:江南大學金融研究所 緯恩: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