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馬賽克
去年8月,鄭州市推出允許外地人員以“投親靠友”等方式辦理入市戶口政策,一年內該市就新增入戶人口15萬,城市交通、入學、低保、治安等問題迅速暴露且無從解決。鄭州市不得不叫停部分“戶籍新政”。(據9月15日《中國青年報》報道) 誠然,國家戶籍制度改革,可使公民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尤其是農村戶籍轉入城市,不僅可豐
富城市的人群結構的內涵,更是縮小城鄉差別的一種具體方式。那么,敞開入城通道的意義和作用,從理論上講是積極的,且頗順民心。毋庸置疑,鄭州市出臺敞開入城戶籍政策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是,當初政府制定“戶籍新政”時,未能實事求是地考慮問題,只是顧及了政策的“新”,而沒考慮增加人口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因而既不在人口的準入數量上加以有效控制,更未將相關公共設施的添加納入規劃并具體實施。僅僅注重了城市可容納多少人的“可行性論證”,而沒根據城市公用設施及其發展能力的現狀進行交通、入學、低保等方面的“暫時不可行性”論證。于是,當人口壓力不可排解時,才發現原先的“準入口子”開大了,此時束手無策的政府,只能收回部分“戶籍新政”來暫緩矛盾。政策錯了就把它收回來,這體現了政府的理性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不過,一項政策的制定和出臺,求實、嚴謹是根本,這就要求政策的制定者不能盲目地腦袋發熱,更不能脫離現實地以“人為創新”來引起一時的“轟動效應”。如此沉重的教訓,應讓有的人冷靜和清醒。但愿我們的政府在對有些問題的決策上,要吸取鄭州市的深刻教訓,力戒盲從和盲動,凡事從一開始就要做到盡善盡美,絕不能留下哪怕是很小的漏洞和遺患。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