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發展不妨借鑒硅谷經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3日 15:14 新京報 | ||||||||||
《新京報》9月9日報道,作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品牌,中關村的發展因為市場經濟基本制度不完備和發展空間不足而受阻。 筆者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了解一下美國硅谷近幾年從蕭條到復興的歷程,也許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有益的經驗。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硅谷曾被譽為信息技術業“圣地”,但從2000年開始,硅谷出現了蕭條。如今,硅谷又悄悄復蘇。硅谷的復興有兩點值得關注:首先是立足優勢,以高科技在知識經濟中搶占有利的競爭位置。硅谷的發展者們在失敗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優勢點:他們擁有幾十年的信息高科技積累,其技術研發實力在全球范圍內依然無人能敵。硅谷眾多公司正是立足高科技創新體系的培植,逐漸在全球市場找到自身位置,實現復興。這方面經典的案例是,蘋果公司依托其科研優勢致力于時尚高科技產品開發,業績斐然。 必須承認,作為高科技區域經濟,要永遠立足于高科技的實力增長,增強自身的硬性競爭力,才能在經濟周期和殘酷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現在中關村突出的發展矛盾是科技研發實力的衰弱。應該注意到,中關村的科技研發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本應占據優勢,因為近年來中關村的崛起依靠的是高校智力資源,但為何我們仍然遭遇人才危機?令人深思的是,硅谷的人才資源已經國際化,而其人才資源中不少技術骨干竟是從中關村一流高校成長起來的高材生。這就不能不考慮中關村的人才發展戰略是否出現了問題。 另外,要改良投資環境,必須優化經濟結構,構建競爭軟實力,完善必要的服務業。中關村競爭軟實力的發展瓶頸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培養。美國硅谷作為一個概念,已遠非幾個簡單的信息公司和幾所知名高校,它已形成寬廣的內涵:在硅谷,不僅有發達的軟件業、網絡業,而且近幾年還發展起來一些新的產業,如能源科技、生命科學及生物科技以及以沃爾瑪、星巴克等為代表的服務業,還包括金融、法律等服務業,這類服務業以高科技全副武裝,形成獨特的“硅谷風格”,為硅谷發展注入強大活力。在全球化浪潮不斷沖擊的今天,經濟發展已成為一個系統性概念,單獨審視企業的利潤增長或者政府的服務水平,并不一定就能產生理想的競爭力。中關村要發展軟實力就必須營造良好的產業文化,而目前的中關村在這一點上是不足的。 □高勇(北京學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