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中秋節 請尊重月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3日 10:12 南方都市報 | ||||||||||
街談 一盒“文化月餅”擺在嘉賓們面前,里面裝有一本收集了30多枚郵票的中秋題材郵冊、一張包括《二泉映月》等經典曲目在內的音樂CD、一本名為《月韻》的精美線裝書。但是,呵呵,沒有月餅!雖然主辦方介紹,完整的一套“文化月餅”還應該包括名廠生產的廣式月餅,但是嘉賓們還是沒有拿到月餅(9月12日《羊城晚報》)。據說,著名民俗學專家葉春
應該怎么過呢?從中秋的角度,話題很大,我們不妨從月餅的角度說說。本來在中秋節里,月餅只是美好的角色之一,其他更主要的角色還有親情、團圓、思故撫今、感悟生命。這里我們不必一味地指責商家的商業行為給月餅帶來畸形和變異,需要認真思考的是,怎樣的社會心理在導致商家這種迎合,民俗之所以為民俗,本來就有著它自己固有的風俗和習慣,到了對什么月餅都笑納的時候,我們的中秋佳節簡直成了一個托兒。 托兒是拿來說事的,也就是所謂的幌子。一個節,過到這個地步,體現了社會群體的集體淡漠,表面上月餅滿天飛,宴請處處有,實際上一大部分人已經是可過可不過,或者是隨便怎么過?纯赐鈬渌褡宓膫鹘y節日,哪一個是隨便怎么過都可以的?民俗的基本內核、精神和程式,乃至細節,都被自如默契地遵守著。反觀我們的中秋,單從月餅的角度而言,作為產品,對中秋的民俗尊重就越來越流于淺薄乃至利用,表面是發揚文化,實際上是對文化的曲解和誤讀。 提倡產品尊重成為當下中秋月餅的當務之急,根子還在于過中秋的人們,用一盒傳統的月餅過一個傳統的中秋,應該被提倡。給月餅穿金戴銀,附加上種種“文化”包裝,甚至整出些價值連城的“腐敗月餅”送來送去的,都是給民俗添亂,等這個中秋給折騰得概念全無,傳統盡失,任誰再想借它撈上一把,湊個熱鬧,都會越來越難,到那個時候,連傳統的生財之道,也門都沒有了。 □肖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