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國家”價值幾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09日 16:59 《全球財經觀察》雜志 | |||||||||
與其孜孜以求他們全面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以便減少被人反傾銷的機會,還不如實事求是地尋求能夠解決政府部門疲于奔命為企業出頭奔走的尷尬局面。引入海外那些中國企業的合作方的力量,相信更加有利于解決傾銷問題 中國是不是“市場經濟國家”?隨著中國企業面臨國外市場的反傾銷訴訟明顯增多,這在今年夏天一再成為一個“問題”。
9月4日,在東盟和中日韓經貿部長聯合記者招待會上,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10國正式承認中國的全面市場經濟地位。這應該是一個小小的好消息。 在中日韓微妙的外交關系之中,東盟全體的表態支持,是有著積極作用的。不過,從世界范圍來看,世貿組織成員中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的國家依然是少數,歐盟正在考慮,而美國已明確表示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有人說,中國“入世”談判用了15年,而確認“市場經濟地位”的談判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或許說出了一部分的真相。 其實,距離“市場經濟國家”的目標模式還有多遠?這個問題目前還不能用定量分析方法來精確回答。因為按照最嚴格的標準來對照的話,甚至美國也不能算是市場經濟國家。 “入世”和“入市”,其實不是一個當量的事情,有時候并不一定需要看得很重。在中國加入WTO的條款中,有一些針對企業的反傾銷條款,要求中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證明自己是在一個充分市場化的環境中運行。而這僅僅是針對個別企業的,并不針對整個國家。 新西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三個國家最早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 這對他們是現實之舉,因為這可以掃清它們與中國間的貿易的諸多障礙,而拒絕中國這個具有如此市場魅力的近鄰顯然不合時宜。 但是,對于已經習慣了在“入世”問題上和中國不斷談判的其他國家,他們顯然更傾向于把中國是否“市場經濟國家”這個問題繼續談下去,以便獲得更大的利益。 曾經身歷漫長的入世拉鋸過程盡得個中三昧的龍永圖,曾經用誤會來概括把“入世”和“入市”等量齊觀的看法。 中國去年出口額達到4000多億美元,其中遭受反傾銷訴訟的總額為22億美元,占0.5%。龍永圖認為,除去一些企業積極應訴并得到回應,最終被判定反傾銷的案例涉及大約10多億美元,不超過0.25%。“為什么我們不關注占多數的99.5%,而只對0.5%爭執不休呢?” 他的結論是,中國已經是世界第四大貿易國、第三大進口國,在世界市場中的地位已經相當高了。 我們欣賞龍永圖先生這樣務實的敘述。 同樣,東盟這一次的認同也啟發我們關注中國與東盟10國的貿易聯系。 中國和東盟的貿易額2003年占到中國全球貿易額的11%,雙邊貿易額去年比前年增長了40%,而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根據這樣的趨勢,這一數字在未來幾年里還將出現很大的增長。商務部的負責人相信,在雙邊就貨物和服務貿易的相關問題達成協議后,中國和東盟的貿易往來將更加頻繁。 誠然,過去數年,不乏有中國制造業民企在南亞諸國投資設廠當地開展銷售。但是,從總的方向來看,歐洲與美國,始終是最主要的貿易對象。因此,與其孜孜以求他們全面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以便減少被人反傾銷的機會,還不如實事求是地尋求能夠解決政府部門疲于奔命為企業出頭奔走的尷尬局面。事實上,如果能夠發揮行業協會的功能,讓這種企業之間的傾銷反傾銷糾葛減少官方包辦的味道,加入更多行業組織、法律界以及民間力量的聲音進行博弈,引入海外那些中國企業的合作方的力量,相信更加有利于解決傾銷問題。 處于轉型期間的中國社會,很多經濟現象往往是比較復雜的,存在的問題有時候是大問題,有時候是小問題,但是大多數問題不太可能在短時間之內有一個終極的解決方案。這個時候,我們可能需要退而求其次,尋找一些在適合時間之內能夠產生效果的替代方案。例如“市場經濟國家”問題,就適合分解成為一些小問題,分成幾個層面來討論談判解決。 今年已經是改革開放的第25年,回望這一段波瀾壯闊又略顯喧囂的市場發展階段,我們依稀能夠分辨得出,始于1978年的改革開放的動力主要來自體制內部,源于國家自身經濟發展的矛盾和需要。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經濟的啟蒙和消化,這對管制經濟及其龐大的政府體制帶來了第一次撞擊。1980年代中,第二次開放的動因更多來自全球化效應所造成的真切和持續的外部壓力。而入世談判15年,正好是改革一系列細化深化的過程,價格闖關、確立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國企改革與私營經濟地位的上升、建立保障機制、探索市場經濟調控方式……每一步的努力都在向WTO開放的外壓下前進。 從某種意義上看,2002年的“入世”,應該標志著一種外部推動效應告一段落。所以,我們更加希望看到,2004年的夏天和以后的中國改革能夠進入一個自發的自我演進的軌道之中,而不是繼續需要通過一些外來的似是而非的壓力。這一點,應該不會是奢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