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綠色”追求,而不是“綠色壁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31日 11:53 中國經濟時報 | |||||||||
-高東海 被“封禁”一年多后,山東第一批、也是全國第一批260噸冷凍菠菜在日本順利通關。但記者從省檢驗檢疫局了解到,目前我省蔬菜出口依然面臨著不小的風險和危機———“毒死蜱”等違禁農藥在我省某些地區使用比較普遍,農藥殘留超標已成為我省蔬菜出口的最大障礙。這是8月30日《齊魯晚報》刊登的的一條消息,標題是“‘藥殘’成為蔬菜出口最
“綠色壁壘”這個詞近年在媒體上使用頻率很高。只要一些歐美發達國家以保護生態和環境為目的,透過立法或制訂的強制性技術法規,影響到了我國產品的出口,我們的媒體便一概地稱其為“綠色壁壘”。 “綠色壁壘”當然不具褒義,而是含有那么點“譴責”的意思。言外之意,不外是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市場,為限制發展中國家產品進入而設置的高門檻。 但如果仔細審視這些“壁壘”,卻又讓我們對那些發達國家的老百姓徒生羨慕。比如說紡織成品中不能含有鎘、鉛、汞及鎳等對人體有害的金屬;蔬菜中農藥殘留不能超標等,這些“壁壘”無一不是保護消費者的,我們也希望買到的商品能如此綠色,可是卻沒有相應的“壁壘”來作保障。 其實,發達國家制定的一些技術措施,從保護整個地球的環境生態和保證人類健康的角度來說,是一種技術進步,也是一種人類文明。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世界正經歷著日益嚴重的生態災難。為了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保護地球已成為人類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經濟發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保護環境才能得到可持續的發展的主張,也得到普遍的認同。發達國家的人們對綠色生活方式的追求,是經過發展后的一種感悟,他們制定技術措施來保護地球,是先行一步;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這些技術措施暫時會影響到貿易出口,但卻能促使企業上檔次,上水平,從而提高企業對于環境的保護和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從長遠來看,這些措施法規對促進人類的文明進步是有利的。 況且,西方發達國家這些技術措施,也不是單純是針對發展中國家。比如歐盟新近出臺的電子垃圾處理法,要求凡是進入歐盟市場的產品和生產商都要執行這一法律,就是他們“盟內”國家的產品和生產商也不例外。我們不能狹隘地認為對我們不利,就對其進行貶損。 人類的生態家園只有一個,不管是發展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有義務保護人類這一共同的家園。當綠色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那我們的選擇就是順應潮流,而不應指責他人對綠色的追求是設置“壁壘”。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