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之不去的苦澀回憶 俄羅斯私有化教訓多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5日 16:55 環球時報 | ||||||||||
脫離本國國情 盲目仿效西方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莫文 俄羅斯私有化走過了十多年,急風暴雨式的私有化進程使俄羅斯從蘇聯的廢墟中重新站了起來。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這是一段揮之不去的苦澀回憶。
俄私有化風風雨雨十幾年 俄私有化進程分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私有化從小型國有企業入手,然后推行到大中型國有企業。 走過了十幾年風風雨雨的私有化道路,俄所有制結構和產權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形成了以非國有制為主導的多元化所有制體系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框架,美國和歐盟于2002年夏秋分別承認了俄羅斯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到2002年1月1日,共有13萬家國有企業實現了私有化,占私有化之前全部國有企業總數的66%。國有企業成分從1990年的88.6%下降到10.7%,私有成分則從當時的1.2%上升到75.8%,集體與其他混合成分從10.2%變為13.4%。 俄總統普京執政后,承認私有化政策有失誤,但他同時也反對重新國有化:“今天根本談不到、也不應該談重新分配俄羅斯財產的問題,如果我們允許重新分配財產,遇到的問題和造成的損失可能比過去搞私有化時還要大。”至于在私有化過程中出現“違反法律”的事實,那么檢察機關應當予以追究。 俄私有化繼續向前走 近年來,俄仍在繼續私有化進程和擴大私有化規模。根據俄政府2003年8月制定的未來3年的私有化計劃,有1000多家國有公司被列入私有化名單,俄還將對國家控股權少于25%的一些企業進行私有化。2005年,俄將對國家控股權占25%到50%之間的企業進行私有化。2006年,還將出售非戰略性企業中國家所持50%以上的剩余股份,預計到2008年完成整個私有化進程。 今年7月29日,俄政府通過了2005年私有化計劃和2007年前的私有化基本方針。根據該計劃,全俄9222家國有企業中的1324家將在2005年實行私有化。此外,國家還將出售在566家股份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國家在投資通訊公司、俄羅斯航空公司等大型企業中的股份也將出售,但對于一些重要的保證國家安全利益的戰略性企業,俄政府將不會對其進行私有化。普京于8月7日簽署了“關于確定國有戰略企業和戰略股份公司”名單的命令,514家國有戰略企業和549家戰略股份公司榜上有名。列入名單的這些企業和公司只有總統特批才能出售。 俄私有化過程幾大教訓 有俄羅斯問題專家尖銳地指出,現在回過頭看,俄羅斯人的悲劇在于:他們一夜間告別了過去,卻不知道今后路在何方;他們向往西方,卻不知道如何從此岸到達彼岸。當時代表社會主流的“改革派”盲目地以為,只要照搬西方的自由市場模式,就能夠在短時間(比如說“500天”)內實現俄羅斯民族的快速振興。他們認為,激進的改革雖然會帶來經濟下降,但下降將是短暫的,長痛不如短痛。結果,“休克療法”把俄羅斯推向了經濟崩潰的邊緣。 普京曾指出,沉痛的教訓證明,“將外國課本上的抽象模式和公式照搬到俄羅斯,不可能進行真正的改革”。“休克療法”在俄羅斯的失敗說明脫離本國國情、盲目仿效西方的經濟模式和理論,是無法醫治俄羅斯經濟頑癥的,俄羅斯必須走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改革之路。 首先,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據統計,俄在私有化期間的損失總計為9500萬億盧布,約合1.7萬億美元,其中經濟損失為1萬億美元,社會損失為0.7萬億美元。這相當于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2倍,相當于二戰期間損失的2.5倍。有專家估算,由于低價出售國有資產,國家損失至少1萬億美元。據俄權威人士披露,價值2000億美元的500家大企業實現私有化的收入只有72億美元。例如,擁有3.4萬多名職工的大型國有機器制造企業烏拉爾機械制造廠僅賣了372萬美元,擁有5萬多名職工的車里亞賓斯克拖拉機廠只賣了220萬美元,而歐洲國家一個中型面包廠價值就達200萬美元。此外,經濟轉軌后,流到國外的資金至少有3000億美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由國有資產轉化而成的。 其次,經濟長期衰退。伴隨著私有化及其他一系列改革,俄經濟出現了連續7年的雪崩式滑坡。據統計,俄經濟轉軌10年中,有7年經濟是負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累計下降近40%,工業下降46%,農業下降40%,國內生產總值降幅超過俄歷史上降幅最大的三個時期。俄相當多的人士批評丘拜斯等人的私有化政策,“為了私有化而私有化”,“完全不顧經濟效益和社會后果”。 再次,貧富分化加劇。俄羅斯在短期內出現了極少數人暴富(多為非生產性手段)、絕大多數人赤貧的畸形社會,私有化成效甚微。受益者只是像三M公司總裁馬夫羅季那樣一些極少數證券投機商,他們以每年100億—200億美元的規模聚斂錢財。人們過去幾十年辛辛苦苦的積蓄頃刻間化為烏有,生活水平直線下降,絕大多數人被“休克療法”拋入低收入階層之中。2002年上半年,占俄人口總數10%的最富有階層的收入占全民總收入的32.9%,而10%的最貧困居民收入僅占全民總收入的2.3%。據調查顯示,真正在私有化中分得好處的只有70萬—90萬人。 還有,形成了控制國家重要經濟命脈和染指政治的金融寡頭。在私有化初期,一些企業是全部或部分無償轉讓,或低價轉讓,企業經理層與官員相勾結,利用法律和管理漏洞攫取國有財產,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獲益的多是各級官僚和原企業的管理層,他們輕而易舉地將昔日的“管理權”變為“所有權”,從而完成了一場“不流血的財產大革命”,金融寡頭正是在私有化過程中形成的,迅速從經濟領域向政治領域擴張,形成了俄羅斯特色的寡頭政治。 最后,經濟轉軌以來,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和產業競爭力均呈不斷下降趨勢。普京在綱領性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羅斯》中承認,俄羅斯已不屬于當代世界中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20世紀90年代俄國內生產總值下降近50%,僅相當于美國的1/10,中國的1/5,俄羅斯與先進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正在被推入第三世界的行列。俄羅斯的經濟結構更加畸形,國民經濟中的主導產業仍然是工業化時期形成的基礎工業。結構失衡和技術落后,使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大降低,特別是被擠出了科技含量高的民用產品市場。俄在這一市場上所占的比重不到1%,而美國占36%,日本占30%。 俄私有化進程不可逆轉 盡管俄私有化存在種種問題和出現了一些不良后果,但有專家指出,俄私有化進程將不可逆轉。 首先,私有化奠定了新的經濟增長基礎。私有化迫使新的所有者適應由國家給“米”下鍋到市場找“米”下鍋的經營方式轉變。近5年俄經濟走出低谷,步入穩定增長軌道。2001年,私有企業就業人數達到3115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口總數的47.9%。 私有化促進了新的市場調控機制的形成。私有化使經濟非官僚化、經濟法制化進程加速,政府機構不斷“瘦身”,逐漸成為“小政府”。此外, 私有階層及新型社會價值形態基本形成。總之,俄私有化進程尚未完成,私有化作為俄的基本國策不會改變,更不會發生逆轉,還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繼續進行下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