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的市場經濟是無恥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5日 16:36 中評網 | ||||||||
趙曉 最近,海內外傳媒紛紛報道了“匯豐的服務收費計劃導致5萬人冒雨取消帳戶”的新聞。分析家認為,匯豐對零售客戶收取服務費是正常的,因為利息所得小于服務成本,而最近的幾項改革皆對匯豐不利。一是7月1日起取消利率管制,小行勢必高息吸存。但此乃市場化必然,匯豐不好反對。二是實行存款保險制度,匯豐反彈激烈,匯豐自認無險需保,而且這
在我的想象中,美國銀行最有競爭力,其良好的服務是中國各銀行所望塵莫及的。記得以前曾聽過一個故事,說是美國的銀行取款可用電話預約,一個電話打過去,10分鐘內銀行就會將你需要的現金送過來,真是讓受夠了國內銀行氣的我羨慕不已。現在美國率先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想必銀行服務更上一層樓了。 然而,大出我意外,妻子赴美留學不久,發來一封信,赫然在目的是滿紙對美國銀行非常失望,美國銀行的服務質量甚至不如國內銀行的字眼。她在信中說:“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這兒的銀行服務還不如國內的好。他們總是讓顧客長時間等待,效率甚至低于國內銀行。他們之所以能夠存在而沒有被抱怨吞沒的原因,是因為這兒的人相比國內來說實在是太少了。最糟糕的事情是這兒的銀行從來不向顧客解釋有關的情況,你甚至無法知道利率是多少,你也無法知道在什么情況會發生費用,發生多少費用。銀行中沒有國內銀行常見的告示之類的東西。他們希望你自己能在ATM機上做每一項事情,而你要是向他們詢問的話,他們就要收你的費。我初次使用ATM機,不知道銀行居然規定每次使用需收費0.5美元。結果我用了7次,總共交了3.5美元,而我到頭來也沒有弄清楚收費有什么根據。所以,我不喜歡這兒的銀行。這兒的利率也很低,年利率才1.25%。” 妻子的抱怨讓學經濟學的我大出意外,同時又大感迷惑。看來我的想象與“庸見”至少在妻子的體驗中并沒有找到事實根據。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張五經常念叨的經濟學的好題目,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于是我一邊思考其中的原由,一邊將我的疑問與想法放在了我和朋友主持的深圳萬科(資訊 行情 論壇)公司的“經濟人論壇”上。 貼子上傳不久,同是“斑竹”的中國銀行的巴曙松博士自感“這個貼子該他回”,于是走筆如飛地回復如下:“為了提高效益,中國銀行曾邀請國際一流的顧問公司進行客戶咨詢,他們的建議是:全球范圍內看,銀行客戶的80%左右是不能給銀行帶來綜合收益的,只有20%左右的客戶能夠給銀行帶來效益。因此,他們的建議是:重點為20%的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至于那80%呢,要么加收形形色色的手續費,要么不花費過多的人工來伺候你,是否選擇在本行服務悉聽尊便。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內對于大多數客戶一視同仁的服務,正是商業化程度不夠的表現。看來,徹底的市場經濟確實是無恥的。” 巴君的話令我茅塞頓開,而“徹底的市場經濟的確是無恥的”這句帶有濃厚的互聯網文化色彩的快言快語更是令我啞然失笑。這句話其實可以說得好聽一點,譬如“徹底的市場經濟講求的是利潤最大化”,或者“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諸如此類,但意思都一樣(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學的確是“不講道德的科學”)。問題的關鍵就是,市場經濟下企業對產品和服務的提供以你的“有效需求”而定,如果為你提供了服務但與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的原則有悖,那么這樣的服務是不可能在“徹底的市場經濟”下發生的。中國過去之所以一視同仁,正如巴君所言,恰恰是因為我們的市場經濟還在轉軌過程中,還不夠徹底的緣故。 翻看過夏皮羅(Carl Shapiro)和瓦里安(Harl Varian)所著的《信息規則》這一闡述信息時代網絡經濟規則的經典著作的朋友都知道,其中有大量關于“信息定價”規則的精彩內容,象什么“差別定價”啊,“產品定價”啊等許多竅門,的確令人大開眼界。譬如,如果一本書你定價60美元,只有熱心者才會購買;而定價為20美元,你可以把產品賣給大量偶爾使用的顧客,但是卻會失去以高價向熱心者出售產品的利潤。你應該如何選擇呢?答案是:這要取決于每種類型的顧客的數量。顯然,如果你能夠算計好,對不同的顧客索取不同的價格,比如,先出豪華本以60美元出售100萬份,再出簡裝本以20美元出售200萬份,總共獲得1000萬美元的收入,那將是最好不過的事了。 向每一位顧客收取其剛好愿意支付的價格在經濟學上稱為“完全價格歧視”。第一個描述它的是經濟學家是庇古(Pigou),他在1926年時就發現了這一市場經濟中的“無恥”規則,并給他取了一個不太好聽的名字――“一級價格歧視”。當然,在現實中是要做到“完全”也是很難的,但對于市場經濟下的企業來說,可謂每天都在動這個念頭。 航空公司是公認的當之無愧的差別定價大師(是不是最無恥呢?),他們經常在某一次飛行中安排一打不同的費用等級。譬如,你的費用取決于你訂票的時間,你愿意受的限制(單程/往返,何時往返等)以及你的飛行歷史等。新的時髦的定價大師是信息產業。網上數據庫供應商Lexis-Nexis幾乎對每個顧客的要價都不同。你支付的價格可能取決于你是什么類型的實體(公司/小企業/政府/學術組織),你的組織的大小,你使用數據庫的時間(白天還是晚上),你使用數據庫的量(隨量打折),你使用的是什么數據庫,你是把它打印出來還是只在屏幕上看,等等。 暴發戶微軟公司正是差別訂價的好手,其軟件,無論是Windows還是Office或者別的軟件,對于不同客戶群體,對于不同地方的訂價通常差別很大。事實上,比爾.蓋茨的起家就是從“差別定價”開始的――這一點蓋茨在《未來之路》中講得比誰都清楚。我一直認為蓋茨主要不是一個技術天才,而是一個商業天才,而作為商業天才,他一生中最閃光的幾分鐘便是他初攀IBM之時。我一真佩服蓋茨的就是,當藍色巨人IBM的代表站在他面前時,當時毛頭小伙一個的蓋茨居然在一分鐘內無師自通地運用了“差別定價”的原理,選擇了只向藍色巨人要象征性的操作系統的費用,但卻向其他人索要高價的策略――這一策略使藍色巨人十分受用,從而愿意屈尊與小伙子結成聯盟,而毛頭小伙正好狐假虎威,成就霸主業績。當然,市場經濟還不夠徹底的中國人是不認這一套的,所以中國人將微軟在全球的不同定價斥之為“微軟霸權”而奮起挑戰。 不過,我看中國的市場經濟進程在加快,所謂“人人平等”,不同類型的用戶獲得同樣服務或相同價格產品的時代也快結束了,而在告別傳統的“公平”概念后中國人也許會形成新的“公平”概念。前一段,北京曾經反對過對單間收取最低消費金,結果沒有多久,想請朋友急著找單間的人卻發現單間早已被不相干的人占滿了,這才想到其實單間恰當收費也是“公平”的一種。又比如,互聯網郵箱都是免費的,但263已經開始在嘗試收費,與此同時提供更好的服務――這看來也沒有什么不公平,對郵箱服務有更多需求的人可以獲福了。 再回到前述銀行服務的話題。很顯然,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徹底化,銀行會越來越“勢利”和“無恥”。2000年對于中國的銀行是一個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國家開始實行外幣利率市場化,由此必然導致銀行服務的進一步差別化。一批存款大戶將成為各大銀行爭搶的對象,享受更好的服務,而小額存款人則免不了被“差別”出去――僅在利率一項估計就要相比大戶低出一截。顯然,隨著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自由化,誰要想獲得銀行最佳服務的唯一辦法是成為銀行20%“高尚顧客”中的一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