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段“公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5日 15:55 中評網 | |||||||||
趙曉 老牟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他喜歡出名,也終于出了名。以老牟的性格,他興許會寫本書——《我的鐵窗生涯》,到時說不定又會暴得大名。不過,那是后話了。 想當初,打老牟手上經過的銀子何止千萬,老牟又何嘗放在眼里,而今卻要為這黃
老牟罪證確鑿,無期徒刑判得一點不冤;老牟罪大惡極,鐵窗度日可謂自作自受。 然而,老牟的被判在我心中尚有一絲不安,它引出我心中一起更大的“公案”來。這件“公案”就是中國的投融資體制問題。 在我看來,老牟有一千個不是,一萬個不是,但在這一點上,老牟還是占著幾分理的——當然是“學理”上的理而不是“法理”上的理,如果說游戲規則至高無上的話,那老牟是半點理也沒有。 為什么?很簡單,老牟是民營企業。今天的經濟更開放,更自由,但民營企業的空間還是小得多,有很多人還是在“便宜行事”。 方今中國,“實質經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干活和賺錢的兒子早已不再是國有企業,而是非國有企業。工業產值中,70%以上的份額由非國有企業生產,利潤的大部分以及新增就業的大部分也來自非國有企業。但“虛擬經濟”還是老樣子。四大國有銀行控制著全國70%以上的存款,其貸款的80%流向國有企業,至于股市、債市更是國有企業的天下。 由此帶來的結果是,不爭氣的兒子得到了最多最寶貴的資源,而最有希望的兒子卻吃不飽穿不暖。這就是中國目前的現實。 在“實質經濟”與“虛擬經濟”滿擰的情況下,非國有企業如何求生存、求發展呢? 老老實實的只好靠自我創造的利潤滾動發展,實在不行了就自廢武功,要不干脆遠走高飛,去什么加國、湯加做移民(據媒體報道,1999年中國資本外逃達477億美元之多)。像老牟這種生來表現欲極強,極想做中國首富,甚至猖狂到想用民營企業來改造國企的不老實的人該又如何?正路不是沒有,但以身試法是更容易想到的一條。 老牟該死,但可供老牟選擇的法子路子不夠多,是令人惋惜的一點。 中國改革到今天,大部分資源和產出由政府轉入民間,然而“虛擬經濟”這個“鐵人”,“不管風吃浪打,我自巍然不動”,談不上有實質性的變化——這個問題之嚴重,遠不是老牟行騙所能比的。 以大家公認的重大宏觀經濟問題通貨緊縮而論,經濟學家們爭論了幾年,其實根源就在投融資體制。非國有企業能賺錢卻得不到錢,國有企業拿了錢到頭來卻投黃了,這不引起通貨緊縮才怪呢!再說,非國有企業見好就收,自廢武功、資本外逃的結果是什么?也是通貨緊縮。 有人好生奇怪,為什么中國在人均收入500美元時,卻會犯上日本人均收入3萬美元時才犯的“富貴病”——通貨緊縮?要是投融資體制不改,就算眼下走出了通貨緊縮的陰影,保不準過幾年還得來一次。 一人犯罪時,人們譴責罪犯。但無數人都在游戲中紛紛進入犯罪通道時,游戲規則就是首先要追究的問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