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較真“假日經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5日 15:26 中評網 | |||||||||
趙曉 原計劃著老夫老妻浪漫一下,賞春光無限,不曾想人堆人、人擠人 所謂“假日經濟”,“假日”二字沒有任何問題,至于“經濟”,卻值得大大探討一番。它顯然不是經濟學所說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概念,也不是談“計劃經濟”、“市場
在無法確認這個概念之前,我們不妨先將“假日經濟” 理解為“假日”所帶來的一些經濟現象。比如說,空蕩蕩的火車突然客滿為患;平日幽靜的公園,轉瞬間人潮人海;原本無人光顧的商場,現在客流飽和,等等。這一切,對于鼓吹“假日經濟”的人來說,也許就是心目中的“經濟”,即認為假日帶來了“消費繁榮”,“消費繁榮”帶來“經濟繁榮”,“經濟繁榮”意味著多放假可以“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確,聽起來像是絕妙主意! 但是,且慢,已經有人在嘟囔“假日經濟”其實是“假日煩惱”了。比如說,原來整日價在家吃香喝辣的,現在突然不得不大泡方便面;本想帶兒子出去看外邊的世界之精彩的,誰知到時買不到回程票,弄得兒子誤了學,急得直跳腳;原計劃著老夫老妻浪漫一下,賞春光無限,不曾想人堆人、人擠人,無奈只得自嘲 “擠并快樂著”……當然,諸如此類的“消費煩惱”,對于某些只關心“為國獻策”,凡事從大處著眼、大局著眼的人來說,是不在話下的。 在這里,我們先按下消費者的“假日煩惱”所帶來的消費“負效用”不表,單挑“假日經濟”作點經濟學分析,看看葫蘆里究竟能裝什么樣的藥。 消費選擇擴大 帶來消費傾向提高? 從經濟學上看“假日經濟”,忽略掉放假可能導致的投資下降,需要弄清的實際上主要是一件事:消費選擇的擴大是否帶來消費傾向的提高?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將涉及許多復雜的分析。 多放假帶來的變化是消費者可供支配時間的增加,這意味著消費者消費空間的擴大或者說消費選擇的擴大,它似乎必然會使消費增加。但我們將在下面分析中證明,情況可能并非如此。雖然多放假在某一時點上可以形成一個人為的“消費拉動”,但從更長一點的時期看,極有可能的是,消費者的消費傾向/儲蓄傾向為中性,也就是說它不因消費選擇空間的擴大而提高,與放不放假、多放或少放假無必然關系。 這里的一個關鍵,就是消費多了或一段時期的消費多了,不一定意味著總消費在總收入中的比例擴大(即平均消費傾向提高),也不意味著消費增長超過了收入增長(即邊際消費傾向提高)。這一點,缺乏經濟學訓練的人往往容易弄錯。 消費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收入和其他情況既定的情況下,消費者在不同的消費時間存在著“替代效應”。 譬如說,假日期間購買了一臺彩電,下個月將不再買彩電,這是消費在時間上的“替代效應”。其替代率近乎為1,也就是說兩個時期扯起來算消費是“平”的,并沒有消費突然增加一說。再比如,假日期間帶兒子去逛了一趟千島湖,回家來告訴兒子說:“鋼琴不買了”(或者兒子的鋼琴照買,自己的皮衣就免了),這是不同消費內容之間的“替代”,也不存在個人消費增長的多大變化;還有就是北京人去了浙江的千島湖,增加了杭州的消費額(淳安為杭州的郊縣),但相應減少的是北京的消費,這是消費在不同地域之間的“替代”,而社會總消費增長變化不大;最后,有的人可能因為旅游花了錢,但對于另外一些人來說,則有可能為將來旅游而儲蓄從而減少消費,這是兩類人之間消費的“替代效應”。 總起來說,無法從理論和實證上找到多放假可以改變居民的儲蓄傾向/消費傾向的充足證據,而儲蓄傾向中性的概率極大。 這樣推下來,“假日經濟”的確能熱鬧幾天,但消費擴張的總體效果得不到體現。據從北京大商場傳來的消息,假日期間的銷售量增幅之大出人意料,假日后銷售量跌幅之大更是出人意料,可以證明筆者的論點。 錢不缺,唯獨缺時間? 是不是存在著這樣一類人,他們不缺錢,唯獨缺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時間供應增加,其消費將上升,從而在全國總消費中導致一個向上的沖擊。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按經濟學分析,其實是“外行話”。 所謂“錢不缺,唯獨缺時間”的說法,在經濟學上是不成立的。這是因為,時間就是“錢”,“不缺錢,唯獨缺時間”的人在這個星球上根本不存在。通常當一個人感覺缺時間的時候,真正的含意是他缺錢。打比方,你惦記著要給老婆買條項鏈,可是首飾店太遠,因此你沒有時間去買,這聽起來沒錯。但往深里看,你要是真的有錢的話,為什么不可以雇一個人去幫你買;或者相反,雇一個人來替你工作,你得以親自去買。所以,你并不是真的不缺錢,你離支付買項鏈的錢尚缺“路費”和“歇工的錢”。 雖然一個窮人常常會想,如果我有了100萬,我就什么也不缺了。但一個真正擁有100萬的人,卻會感到,他需要的還太多太多。即使富得流油如比爾·蓋茨,也決不會富到什么都不缺的地步。 事實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心中都有難圓的夢。比爾錢實在多了,是完全可以從事“另類行為”的,譬如搞捐贈,無窮無盡地捐給全世界他所愛的人。但比爾遠沒有富到如此地步,事實上,可憐的比爾憂心忡忡不亞你我,他一再宣稱“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決非“得了好處還賣乖”。就筆者而言,寧愿相信比爾每日都在算計著如何掙更多的錢,如何花更多的“R&D”去開創“未來之路”,以及如何重新奪回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 從經濟學意義上講,任何東西都可以歸結為“價格”問題,而一旦歸結為“價格”問題,所有人無一例外都是窮人,沒有任何人錢多到可以去燒掉的地步——這用經濟學話來說,意味著“沒有任何人的錢的邊際效用等于零”。在這種情況下,盡管不同收入階層的人的消費內容可能不同,但前述“替代效應”均存在。這樣,無論對于何種收入的消費者而言,消費空間擴大,消費傾向/儲蓄傾向中性的論斷均適用。 的確,假日期間游客“漲”了一塊,比如說全國大概多出了4000-5000萬游客,但無法證明,旅客們在“假日消費”(注意:不同收入的消費可能不同)后不會調整其消費組合。如果消費組合被調整,那么旅游業消費的上升,將以其他產業消費的減少為代價,假日消費的上升將以假日后消費的下降為代價,而消費傾向為中性。 兩個著名例證 這實在是令人奇怪的分析。但我們可以舉出兩個著名的例證來說明,事實的確可能就是這樣。 一個例證與鼎鼎大名的凱恩斯有關。凱恩斯曾經提出,貨幣對于人們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沒有錢時,錢對他來說非常重要,而他變得越來越有錢時,錢在他眼睛里將越來越不值錢。凱恩斯由此推論,窮人的消費傾向高于富人,儲蓄傾向低于富人,因為窮人的貨幣邊際效用高,有了錢首先要滿足消費需求(比如說填飽肚子),而富人消費早已得到了滿足,因此錢只好存銀行。凱恩斯的猜想聽起來無懈可擊,然而進一步的理論分析以及許許多多的實證分析卻表明,凱恩斯的這一論斷是假的。比如,美國人相對中國人是富人,但美國人恰恰最愛消費,儲蓄率目前是負的,而中國的儲蓄率高達40%以上,反倒是世界第一。在這里,誰也無法證明相對富裕的美國人,其貨幣的邊際效用要比中國人低。就單個國家而言,比較富人和窮人的儲蓄傾向,結論也不會改變。記得前段時期,有人提出中國應該搞“均貧富”,以提高社會總消費,其根據顯然是主觀臆斷得出來的,中國人富人的儲蓄傾向比窮人高,這其實是個天大的誤會,即誤將富人的儲蓄更多當成了富人的儲蓄傾向更高。 二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事實證明,短缺經濟的消除與儲蓄傾向/消費傾向無關。改革開放初期,大多數的中國人都猜測,短缺經濟的逐漸消除將使得中國的儲蓄傾向下降。其理由是,計劃經濟時期中國人買什么東西都要憑票證,消費約束大得不得了,造成了“被迫儲蓄”,“持幣待購”等現象,一旦商品豐富,選擇空間大了,人們就會拼命買東西,將 “壓抑的消費”釋放出來。“被迫儲蓄”和“持幣待購”曾是80年代分析計劃經濟時期中國學者的慣用術詞,除宋國青等極個別經濟學家外,幾乎被中國的經濟學家們普遍接受。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事實證明了誰是誰非。顯然,沒有任何計量上的分析可以表明,計劃經濟時期人們的儲蓄傾向(反過來,說消費傾向,也是一回事)比現在高,而搞了市場經濟,人們的儲蓄傾向降低了。事實上,雖然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商品供應日益繁榮,中國人的消費量大大增加,但不要忘記中國人的收入量也大大增加了,而總的儲蓄傾向為中性。這也就是為什么雖然前些年曾經不斷有人警告,居民存在銀行的數萬億 “儲蓄存款”是籠中老虎,隨時有可能出來咬人,但這么多年了,老虎一直安分守已。其“秘密”就在于,儲蓄傾向為中性。 在儲蓄傾向中性的情況下,我們要想發展經濟、把國家搞好,不能指望一些似是而非的“怪招”,而要靠實打實的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只有實打實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才有可能帶來人們真實收入與社會消費總量的提高。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