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的精髓和騙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4日 17:06 中評網 | |||||||||
鐘 偉 今年《財富》500強的新榜單沒有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經貿委試圖弄個數十家攤子不小的企業鋪就更大攤子的路子也遭遇冷落。我們始終期待著微軟、甲骨文式的神話在神州上演。但欲其流遠,必浚其源,欲造就中國的跨國公司,必先有能讓企業從種子、創業、成長、擴張等諸階段經風雨歷練的資本市場,它不是脫貧解困的救濟場,不是科學探索的試驗
創業板的精髓是什么? 目前各種東西喧囂塵上,僅僅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我們使用了太多的稱謂,諸如第二板、高新技術企業板、第二交易系統等等,所謂第二板,大概影射彼地有修成正果的主板市場,此地開辟尚非主流的第二板市場;所謂高新技術企業板,是期待這個板塊能夠讓技術精英們得到資本扶持,將傳統企業拒之門外;所謂第二交易系統,可能是出自此板市場成為既有的滬深股市的附屬品,特地強調另立山頭之意。這些稱呼反映出我們對創業板市場的實質把握不定。那么創業板的精髓是什么?我們認為其精髓在于通過資本市場的制度創新,給“可產業化的企業的成長性”進行“市場評估”,這是國外GEM市場Growing Enterprises Market(成長中企業市場)的精髓所在。 如果我們認為創業板的精髓是這樣的,那么許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誰在創業板創業?它們應該是“可產業化”的,也就是說這些企業的發展可能蘊含著一個全新的產業的崛起,自然"已產業化"的企業就沒有資格到創業板上分一杯羹。何謂已產業化的企業?大體上是指行業進入壁壘基本確定、企業的主要生產技術和設備已成熟并可利用金融資本直接購得、企業的運作和盈利模式基本明確的企業,你如果要辦一個跨國汽車制造廠,所有的設備、技術、管理和營銷模式等都可以買到,甚至可以通過兼并現有“殼公司”(例如等待全球收購的大宇集團)而實現,“已產業化”意味著創業者稀缺的是資本,企業在現有約束下也已不太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意外的驚喜,當然也無突然的失落。而“可產業化”的企業,就是說它們具有迅速擴張為新興產業的潛質,但僅潛質而已,尚非現實,璞玉未必皆成國器,搞不好就是塊絆您一跤的石子,但是為什么投資者愿意掏錢?關鍵在于它們的不確定“成長性”是以創新為基礎的,創新是稀缺要素而資本從屬者,微軟也好,甲骨文也好,沒有先成的模式可以拷貝或購買,投資者的成敗在其是否具有看清“成長性”的慧眼。 誰來評價“可產業化”和“成長性”?不是技術評判,創業板決不單純是高新技術企業的樂園。“成長性”不是技術的先進性,銥星公司利用低軌衛星提供全球無縫隙的移動通訊,其技術是先進的,但市場的殘酷告訴我們先進的也許是早產和失敗的。60年代開始逐步流行的集裝箱運輸這個概念與其說在技術上有什么復雜性,不如說是運輸業的一場標準化革命,但這么一個概念卻帶來了整整一個產業的崛起。更甚者,近年來大行其道的門戶網站難道有什么可以夸耀為高科技的東西嗎?當年粗糙的雅虎恐怕不敢設想今日的榮耀。因此企業的成長性與技術的先進性不是平行的,如果認為創業板僅僅是技術評判,那么我們并不需要風險投資家,不需要企業家,甚至不需要創業板市場,只需要諾獎級或者院士級科學家組成評判團就可以完成任務了,“知本”離開市場,就只能是教條而不會轉化為“資本”,“知本家”離開市場的評價,就一文不名。 那么政府有沒有資格來做一回評判,界定企業的“成長性”?假定政府是有這個能力的,那么也就是說“看得見的手”大致清楚地預言了企業的未來,比擲骰子的“市場之手”更伯樂化,那么只要優先扶持這些“成長企業”就可以了,如此有不確定性風險的市場經濟嚴格劣于計劃經濟,這樣的神話沒有出現說明政府對“成長性”的視力比市場要差,舉例說,當年被計委厘定的全國10大冰箱定點生產企業今日還有幾家活著?而今日之冰箱10強又由哪些當年是已誕生的或是在政府視野之內的呢?更苛刻地說,發源于日本的“產業政策”已經被評判為本世紀經濟學的10大誤區之一,發達國家幾乎無例外地已經拋棄了這樣的概念,可見無法期望政府擁有在事先預言企業未來(“不確定的成長性”)的能力。假定政府是有這個能力的,那么在微觀層面的種種計劃面前,在政府有能力精確地預言企業的命運,供求的細節面前,個人和社會就喪失了自由的基礎。最終將導致托洛茨基所預言的結果:“不勞動者不得食這個舊的原則,將由不服從者不得食這個新的原則所替代。”故政府不可能理性地評判企業的成長性。 到底誰來評判“可產業化”和“成長性”?除市場機制之外別無它物,市場是以風險預言創新價值的、試錯的“水晶球”,它充當評判者的市場在評判因擁有某種技術、某種企業家精神,某種創新,而可能擁有“成長性”的企業時,其實質是投資者是對企業未來收益的折現購買,并承擔相應的風險。創業板實際上以“買者自負”的原則,為眾多資本和稀缺創新兩者間提供產權契約的場所,是財主和射手之間的簽署風險契約的場所,是界定不會射箭的財主和聲稱會射箭的后羿對“尚未但可能射下的大雁”進行事先分割的場所。由是看來,創業板的精髓,在于讓市場對成長性去進行評價,至于政府和科學家暫可謝幕。一切關于創業板是是非非的討論,應不背離此精髓。 如此會不會有騙局?的確不排除企業搞一個高深莫測的題材到創業板騙一回,但你可以在一段時間騙過所有人,在所有時間騙過一些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例如Nasdaq至今既有微軟和英特爾這樣的成功典范, 也有5000余家企業被摘牌,今年一季度既有176家公司上市,同時有173家公司退出。在創業板中對于騙局的擔心不是道德的范疇,而是不確定性風險的范疇。我們很難事先對"可產業化的成長性"是否屬于騙局進行判斷,1998是我們可能會說亞馬遜網上書店是奇跡,而現在更傾向于認為這是“善意的騙局”,即創業者和投資者雙方不經市場評價無法意識到的騙局。已經跌入到垃圾股行列的國內門戶網站可能最終會讓人失望,讓投資者醒悟只燒錢不掙錢只是“泡沫的創新”,但這些泡沫僅僅是事后由創業板市場刺穿的,而不是政府和科研機構事先戳穿的。因為它當初的確是“創新的泡沫”,也就是說未經市場評價的創新中,實際上大部分是難以商品化和產業化的創新,只有經過市場它們才失去誘惑力成為“泡沫的創新”。所有風險投資項目中,大體上40%將破產,30%將虧損,20%表現平平,8%差強人意,僅僅有2%是成功的。因此在理想模式中的創業板中談“騙局”沒有實際意義。當一個故事尚未開始時我們如何知道它的結果?創業板的精髓正是其風險的根本。NASDAQ正是在這樣那樣的騙局和泡沫中驚險地成長,完善自身,中國創業板也不應例外。 創業板如何完成從“創新的泡沫”到“泡沫的創新”的驚險一躍?政府不能掏錢做風險投資,因為政府本身不生產,其行為背后都是社會資源的再分配。而風險投資本身就意味著不確定性,讓政府掏大錢設立風險投資基金是相當危險的,因為其任何投資失誤,均將是宏觀失敗。國有金融機構也難擔此任,因為將錢存入國有銀行時,其基石是國家信用而非銀行信用,存款者和銀行之間不是有激勵約束機制的委托代理(Principal-Agent)關系,而是僅取決于銀行是否忠誠的信任委托(Fiduciary)關系,用他人的錢進行風險投資可能會產業重大的逆道德的為“起死回生”而進行賭博。實際上,創業板上“買者自負”已經說明了驚險一躍的風險分攤。誰掏出錢去,相信自己的眼力,去給某個企業的“成長性”出價,誰就對自己的收益和風險最在乎,為此投資者甚至有毅力了解諸如“納米技術”、“寬頻網”等古怪新潮名詞。我們不排除作為個人的投資者有顆粒無收的可能,但這種失敗是微觀層面的,而投資者的總和是具有集體理性的,他們作為整體對于企業的“成長性”評價即市場評價應大致成立,否則就意味著市場失靈,就意味著市場評價的非理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