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奢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4日 15:42 中評網 | |||||||||
鐘 偉 奢侈歷來是人們道義上所不齒的行為,傳統的中國人恪守著谷稷當思來之不易,縷帛衡念物力唯艱的古訓,體味著賣炭翁“心憂炭賤愿天寒”的悲苦,以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世道。在西方何嘗又不是如此,據說中世紀有一位嫁給一名威尼斯商人的拜占廷貴婦,她進餐時使用一個黃金器皿來代替手指,這個黃金器皿大概是今天西餐中餐叉的前
首先,“奢侈”乃是人類艱辛勞作的基本目的之一。無欲的人就意味著無望的社會,當原始人們采到些許漿果、捕獲幾只野獸,分而食后就可以無所事事地度過一整天,低下的物欲使早期社會文明的演進極其懈怠遲緩;人們希望明天會更好的期待和勞動才造就了今天高度精巧的社會。無須諱言,人本身是半身半獸的(in-between beings ),我們有希望自己成為利他主義精神楷模的崇高神性,也有好逸惡勞、追求享受的獸性。所謂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正逐漸幫助我們多一點神性,少一點獸性,但畢竟我們不能吮風吸露而生存,因此多一點物力就意味著多了一點個人自由的空間,用經濟學術語說,就是"產權的分立"是自由的基礎。用市井俗語說,就是你的錢多一點,你才能覺得生活自由自在一些,否則你的自由將嚴格地取決于每天給你提供面包的那個人。當年凱恩斯提出勤儉節約是罪過、奢侈浪費是美德,無情地擊中人們內心的矛盾時是何等的離經叛道呵!我們在忌諱奢侈的同時,卻又對擁有汽車、別墅、移民海外暗暗艷羨。結果我們的道德角色和經濟角色在此分裂,一半成為追求高潔的無欲神,另一半則成為追求便捷舒適的世俗身。“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一句話,是人們對奢侈羨恨交集情結的最好注釋。 其次,“奢侈”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本動力之一。在馬克思活著的時侯,曾經描述說英國的工廠主們在勞碌一天后,在酒吧化上幾個便士來一根雪茄、一杯劣質酒就是最大的奢侈;與此形成對照的是,自由主義經濟學之父路德維希.米塞斯在1927 年就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在我們之前的兩至三代人中,即使在英國這樣的富裕國家里,如果誰家擁有一間浴室,人們都覺得這簡直是一種奢侈。如今,在那里,幾乎所有生活條件較好的工人家庭都已擁有了浴室。三十五年前人們還沒有發明汽車,二十年前擁有汽車是特別奢侈的生活方式的一種標志;今天,在美國甚至連一般工人也都擁有了自己的福特汽車。今天的奢侈品就是明天的必需品,這就是經濟歷史的發展規律?quot;如果我們回想一下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們何嘗不是在拒絕奢侈的誘惑時不斷迎合奢侈呢?作為消費典型的三大件,從縫紉機、自行車和手表進化到冰箱、彩電、洗衣機,再進化到電話、住房、汽車。簡直就是大眾奢侈主義的經典注釋。沒有先富起來的少數人對奢侈的追求和示范,空調、大屏幕彩電、手機等等工業品如何因消費需求的刺激而不斷改進其技術,降低其成本,走進千家萬戶呢?奢侈對于經濟發展和我們生活的改善,實在功不可沒。我們對在思想上超越時空的人稱為“哲賢”,而對消費上超越時空的人稱為“奢糜”,兩者間巨大的反差,用好聽的話說是折射出人類追求純真、擺脫世俗的理性,用難聽的話說則是入世紅塵、欲立牌坊的虛偽。某天我重溫八十年代初一段著名相聲中,體會到那些當年非要湊齊家具、電器等“四十八條腿”不嫁的“奢侈姑娘”今天在大部分農村亦已成為“寒酸姑娘”時,幾乎噴飯。 再者,“奢侈”乃是文明社會人類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對生命、財產和自由的尊重構成了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石,用馮.哈耶克的話來說,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文明社會的唯一充要條件。如果我們承認人生而(在法律面前)平等,那么就隱含著人生而(在經濟面前)不平等。馬克思在其哥達綱領批判中曾經說,人在智力、體力上的差異,勤奮懶惰的差異以及需要瞻養的家庭的差異都必然造成人們在經濟方面的差異。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總有一些聰明、勤勉、進取的人比其他人富裕一些;總有一些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微型家庭比淳樸的四世同堂家庭要富裕些,那么奢侈就是這少部分人和家庭的特權。在這個意義上,奢侈導致他們享受我們暫不能享受的舒適,是經濟規律對社會精英的獎賞,也是對大多數平民階層的示范和激勵。只要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是政府清廉、兼濟天下,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得紅眼病,也實在沒有必要對一部分人行有車、食有魚、享受奢侈,而另一部分人忍饑挨餓、貧困潦倒憤憤不平。 最后,“奢侈”乃是現代社會特有的基本現象之一。大多數人仇恨奢侈,大概是將其與另外兩種社會不幸聯系了起來。第一種社會不幸是極度的貧富不均,我們已經說了人生而平等但又不平等,這正是現代文明的缺憾。正是基于這一點,羅爾斯提出了社會正義的概念,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在一個家庭的幾個孩子中,為了“正義”我們似乎應該對天資最駑劣的孩子盡心培養,因為他將來成人后可能在社會競爭中最為不幸;那么整個社會似乎也應該約束富裕階層的奢侈,用文明手段進行適當剝奪來扶持社會中的貧弱者。那么我們有沒有考慮這樣對孤獨奮斗的社會精英們是否公平呢?現實提醒我們為官貪污而富者、為民搶盜而富者日眾、靠勤勞智慧而富者日稀,造成的貧富不均的往往不是奢侈的罪過,而是不合理的政治制度的罪過。第二種社會不幸是極度的窮奢極欲,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酒池肉林、有用雕花的蠟燭當柴燒、脂粉膩于渭洛的荒淫;在外國則有男沉湎于酒色、女耽淹于鉛華的東羅馬帝國,在當代也不乏吸毒、溺黃之舉,但這些實在與奢侈無涉,奢侈指的是對未來物質文明的不懈追求和努力,而不是對既有物質文明的荒淫糜爛。古人放棄豪華馬車而使用新奇的汽車可謂之奢侈,而今人再造酒池肉林只能謂之荒淫。當然奢侈背后可能還藏有許多社會不幸,例如社會分工的痛苦、競爭的壓力、環境的惡化、欲望的無止境等等,所有這些,已經超出了經濟學關于“奢侈”的范疇,而是哈貝瑪思的所謂“現代性問題”,即被束縛和痛苦的社會人如何提著自己的頭發,離開這個分工和秩序的現代社會的地面的哲學問題。 我們期待“奢侈”,來挽救羞于談論物欲卻奢談社會經濟進步的人們,也期待奢侈,來挽救需求低迷的亞洲經濟,更期待“奢侈”,讓憤世疾俗者們超前使用未來氫燃料汽車和可生物降解的日用品、來拯救被污染的地球;或為其提供移居月球、逃離喧囂塵世的可能。這一切的前提是:擁抱被太多社會學家詛咒的奢侈,忘卻被太多宗教式贊美的復古。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