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亞洲經濟 走出戰略困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4日 14:00 中評網 | ||||||||||
鐘 偉 和2000年初全球經濟的歌舞升平相比,我們尷尬地發現全球經濟正在陷入“藍燈區”,美國“新經濟”光環不再,單邊主義急劇抬頭;歐盟經濟仍無起色,而失業卻更惡化了;日本那邊小泉則放出話來,為重建經濟五年不看增長指標。謹慎地環視之后,也許中國經濟正遭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最嚴峻的外部形式,中國應慎思謹行,整合亞洲經濟,走
1、“日本病”前車可鑒;市場經濟容不得虛與委蛇。從內部宏觀經濟形勢來看,如果中國下半年不增發國債,那么估計全年GDP增速將很難超過7.5%,而持續發債本身則將給中央財政帶來更為沉重的壓力。市場經濟就是市場經濟,容不得矯飾,對其無非有三種態度,一是“駕馭市場”,即政府以為自己可以俯視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可以通過所謂“強政府”的“產業政策”來超越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二是“增強市場”,即政府以為市場是某種外在變量,可以通過關系型融資等奇思妙想來使得“市場機制”更銳利;三是“緊隨市場”,即政府承認自己經濟干預能力的有限性,只是遵從市場信號盡量彌補市場失靈的缺陷。迄今為止,試圖駕馭和增強市場的國家毫無例外地已在承受市場的嚴厲懲罰,其中尤以日本為甚,財政已經擴張至極至;而貨幣則更曾達“零利率”的尷尬,但日本經濟硬是毫無反映,財政貨幣雙失靈。而中國漸進改革積累的弊端,從銀行業到證券業,從國企改革到社會保障,哪一點不帶著深深的“日本病”的痕跡?朱總理曾經承認,“日本經濟看不到希望,已經十年的停滯了。他們跟我們的問題差不多,銀行體系混亂,壞帳、呆帳太多。他們的大企業有點像我們的國有企業,問題眾多,反正近期內是不會有什么轉機。”如果說1992-1996年是遍撒銀錢,則1997年至今則是奮勇舉債,現在到處大興土木,到處在修鐵路、公路,什么七縱八橫之類。我國面臨內部困局的明顯標志是:不唯今年世界經濟增長失速給我們帶來更雪上加霜的沖擊,而是漸進式改革已經到了必須向舊體制進行總清算的關鍵時刻,已容不得我們再對此虛與委蛇,其惡果,則是重燃經濟增長引擎的改革“突破口”已從視野中消失。 2、美國經濟雖和我不在同一戰壕,卻在同一亂局。從外部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戰略意圖也極不清晰。這也就是說,即使中美在投資、貿易方面的直接交往可以勉力維持,但美國經濟從減速跌落到衰退的邊緣,卻將對世界經濟造成沖擊,并通過多種渠道傳導到我國。盡管美國宣稱其第一季度經濟增長達到出人意料的1.3%,但市場普遍預期美國經濟僅增長了0.5%而已。鑒于美國個人消費已明顯疲弱、新經濟泡沫仍在擠出、已“空心化”的傳統制造業難以重新夯實,因此美國經濟必然將步入“L”型的中期調整。鑒于美國經濟每向下滑落一個百分點,世界經濟就將跌落0.4個百分點,而世界經濟每跌一個點,中國出口就滑落10個點。我國國際貿易素來是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且帶有極其鮮明的以得自美歐的順差支撐對亞太周邊經濟體的逆差的特點,因此今年我國貿易能勉勵保持平衡已屬不易,2000年度強勁的外貿增長顯然將在今年急劇失速,出口增長放緩已是正爭的事實,成為影響當前經濟增長的重要羈絆。5月份出口僅增長3.5%,比上月回落7.6個百分點,創去年以來增速新低。其中對歐美和亞洲的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增速均下滑了2-3個百分點。美國經濟沖擊全球經濟,全球經濟進而沖擊我國經濟,甚至較之當年亞洲金融危機這一外部沖擊對我國的影響,來得更為猛烈和持久。 3.APEC面臨挑戰,中國需重新定位和整合亞洲經濟。中國經濟在亞洲的戰略定位也搖擺不定。《圣地亞哥宣言》和《行動計劃》顯示出目前的大勢是:2005年1月1號作為談判達成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協定的最后期限,并在2005年年底前由各國審議通過,正式生效。這樣,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包括北美、南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的34個國家,涵蓋8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5%。如此歐盟、美洲自由貿易區和APEC三大區域性組織構成全球貿易和投資基本架構的格局將基本確立。可以預期的是,美國自身的政治經濟的困擾、對拉美后院的傳統重視、以及對APEC非制度化的清談而不務實的失望,必然使其對充當整合亞洲經濟的熱情多少有些冷卻,而產生新一波的面向美洲內部的貿易轉移和投資轉移,即美國在選擇貿易和投資伙伴時,會將美洲國家置于更優先的地步,對東亞國家顯然意味著某種程度的“擠出”。由于亞洲經濟一體化明顯滯后于歐盟和美洲,并且美、日、中等大國對機制化的亞洲經濟合作態度曖昧,利益紛爭,越;所越多的亞洲開放經濟體,例如澳新、日本和新加坡,正對北美自由貿易區表現出濃厚興趣。應該說,中國在推動整合亞洲經濟方面是有潛質的,我國得自歐美的貿易順差,基本用來支撐在東南亞的逆差;而得自海外的投資,則主要集中在東亞,如果中國不能在經濟成長方面有出色的表現和戰略定位,填補美國因啟動FTAA而對APEC喪失的熱情和形成的真空;留住亞洲開放經濟體因APEC的清談和制度建設遲緩,而掉頭東進,倒向北美,則中國將面臨更為分崩離析、而不是更為整合的亞洲經濟。 結論:中國經濟已經步入后亞洲危機的戰略困局中,宏觀經濟依然難以樂觀。在2001年5月間,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因住宅投資和更新改造投資的強力拉動而增長了17.6%,增速比去年同期平均加快了8.1個百分點。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1%,比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投資和消費的雙增長顯示出“內需”確有啟動的可能,考慮到各國經濟可謂“哀鴻遍野”,中國能維持在7%的實實在在的增速,即使在苛刻的《紐約時報》社論中看來,也應屬在世界上一致獨秀的了,這已足以保證歐美城市在多年仍是舊觀的同時,我們卻在日新月異。但20年來中國經濟已從輕重不彰的封閉經濟成長為全球化中的大國經濟,因此需要自身在多邊架構中作出更長遠的戰略性定位和策略。亞洲危機時,中國曾以外貿零增長和人民幣不貶值創造了1998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奇跡,而今,更需要中國整合亞洲經濟,走出戰略困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