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改革即裁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4日 06:57 中國青年報 | |||||||||
黎明 “某銀行(略去其名———編者)的改革步伐也許超出人們的想像,知情人士稱,某銀行內部已經醞釀機構的改革,改革方案目前尚在討論中,大動作有望在明年執行”。邁出多大的“改革步伐”呢?“機構改革的內容之一是:將包括人事、工會、團委、辦公室等行政類科室合并成一個部門,該部門的性質類似于營銷機構,內設客戶經理等職位,薪酬設計
中國金融網似乎覺得這篇報道的題目還不夠刺激,發布時又在題目后面加上了“裁員幅度可能達到30%!” 原來如此:合并內部機構和大幅度裁員,就等于邁出“超出人們想像的改革步伐”。 合并機構,在所有的“改革”中,這是說干就干、干就能改的事情,所以已經記不清合并、調整了多少次內部機構;調整內設機構的效果,在以往的總結、報告中也贊頌過無數次了,到底是不是有實質意義的“改革”,這里不論也罷。但是有個問題一定要問:媒體和國企,為什么將“大幅度裁員”直接等同于“改革大步伐”? 裁員=改革,大幅度裁員=大改革,持續裁員=不斷深化改革,而改革在當代是大功一件,時代驕子所為———可是,改革有這么庸俗這么簡單嗎?是像這樣無視職工的勞動權利和根本利益嗎? 企業大幅度裁員,原因無非是經營中遇到巨大困難,屬無奈之舉。國外大企業,在不得不采取大裁員措施的同時,面對勞工組織和全社會的壓力,往往是戰戰兢兢。到我們這里卻成了“領導氣魄”和“大政績”,這種現象極不正常。 更不正常的是裁員的理論根據和顛倒黑白的作為。裁員的根據,就是把經營失敗和歷史包袱的形成歸咎于銀行基層員工。誰都知道,這個天大的責任從根本說來和基層勞動者無關。大家看到,腐敗大案的背后,時時有金融部門的黑手翻云覆雨,形成的銀行資金損失,大多是管理層所為或更高層失職、失察所致。可以說,金融資產損失和金融腐敗及秩序混亂、效率低下,很重要的癥結在于資源配置權力失去監督和制約。 然而,有人卻裝聾作啞,將大裁員當做解決問題的法寶,銀行員工卻為此付出慘重代價,還落個“素質低”的名聲,辛辛苦苦最終得到個“淘汰活該”的結論。以往的裁員,也并不是讓真正素質低的下崗,尚有權力和影響的官員的家庭成員,因素質低被迫下崗、買斷的幾乎沒有。特別是那些四五十歲的老員工,多是由于跟不上“新形勢”而沒混到“強者”份上,他們這些打下基礎又付出生命最寶貴時光的“原始股東”,現在正面臨最不受歡迎和老來無著的尷尬境地。 改革,說到底是要實現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利益調整機制,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它所追求的結果應該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擴大和穩定,金融機構的改革也不例外。大規模剝奪勞動者的勞動權,這不叫改革! 年復一年地深化改革,日復一日地發展,許多金融機構的員工工資、福利沒有多大增長,壓力卻越來越大;領導管理人士的待遇越來越高,等級越來越森嚴。金融業上下收入差距越拉越遠的趨勢還在強化。“改革”這個字眼和它代表的事業,被某些“改革者”及其“改革”玷污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