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教之源——白馬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3日 13:47 中評網 | |||||||||
我對佛教文化頗有興趣,也曾游歷過眾多名剎,但是給我最深印象與最大藝術享受的,莫過于坐落在孕育過華夏之祖的中原大地、被尊為“釋教之源”的兩千年古剎--白馬寺了。 記得孩提時聽《西游記》故事,講到白龍馬老死了,埋在洛陽的一座廟里,從此這廟就叫白馬寺了。長大后才知道白馬寺之名與唐僧西域取經毫無關系,倒是與另一個西天取經的故事“永平求法”緊密相關。《佛學叢刊》上是這樣敘述這段故事的:
……明皇帝(劉莊)夜夢金人,飛空而至。明旦大集群臣,以占所夢。通人傅毅曰:“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乎。”(明帝)聞之大悅,即遣中郎將蔡音、羽林中郎將秦景等往天竺(今印度),尋訪佛法,音等行至中途,果見(攝摩)騰、(竺法)蘭二僧攜經像而來,乃同回洛陽明帝深加禮接,東土大興佛法,自騰為始。 漢明帝得夢是永平七年(公元64年),蔡音、秦景及騰、蘭二僧等一行返回洛陽是永平十年(公元67年)。這段故事史稱為“永平求法”,比唐僧取經要早五百七十余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余年了。永平十一年,東漢明帝敕令按佛教傳統將二僧在洛京下榻處、專司招待八方來使的鴻臚寺改建為僧廟。這就是佛教傳入中原后出現的第一所寺院,從此就因襲了鴻臚寺的“寺”,稱僧廟為“寺”,寺因“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為名”。 白馬寺最醒目的,是立于山門外左右相對的兩匹石馬。它們頭頸低垂,雙目下視,開口微喘,宛若剛釋下重負的神態,像是不遠萬里剛從西域馱經而至。這兩匹青石馬上展示的嫻熟而精細的圓雕技術,與漢雕,特別是西漢霍去病陵墓“馬踏匈奴”像上簡約的線刻和粗拙的圓雕技術結合而生成的雄渾有力的風格相去甚遠,與唐代的昭陵六駿浮雕雄壯的氣勢也有一定距離。東漢時的圓雕技術遠非臻于完善,故可斷言此二馬非東漢故物。寺人解釋說,此二馬是宋太祖之女永慶公主駙馬、右衛將軍魏咸信墓前故物,1935年移到現址。雖是宋物,更非為白馬寺專門制做,但是我覺得,這兩匹馬現在是更得其所。否則,寺以馬名而寺前無馬,人們不免會感到若有所失。,現在這兩匹馬的神態正好與歷史傳說吻合,豈非相得益彰。 進入山門,左顧右盼中,我發現了早就聽說過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系元代大書法家趙子昂于元至順四年(公元1333年)所書,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珍品。 步入大雄殿,佛像令人目不暇接,有玉雕、木雕、泥塑和銅(資訊 論壇)鑄的如來、菩薩、觀音、天王及眾羅漢像。我對那神氣超脫的如來、神態端莊的菩薩、怒目圓睜的天王并未多加注意,反倒被謙恭侍立的十八羅漢吸引住了。他們姿貌宛若真人,與太原晉祠中一組彩塑侍女一樣,表情栩栩如生,透著凡人的喜怒哀樂,是雕塑藝術中不可多得的上品。而且這組羅漢是用“脫胎漆”工藝塑成的,即用漆麻絲綢層層裱裹在泥塑原胎上,而后掏空泥胎而制成的“夾苧”造像。前幾年來華展出的日本奈良大招提寺鑒真大師坐像,便是用這種源于我國的傳統工藝制作而成的,現已被日本尊為國寶。這組元代的羅漢,不就是中國的國寶嗎? 白馬寺內許多供器品上冠有“釋源”二字。口氣真大喲!可是,除了白馬寺,中國又有哪一所寺院堪稱“釋教之源”呢?中國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是在這里譯出并傳播開去的。清涼臺上毗盧閣兩廂的藏經柜里還刻著那大概是“硬”譯出來而詰屈聱牙的《四十二章經》呢。白馬寺建成后,佛教勢力日盛。北魏末年,洛陽佛寺竟達1367所,其余州郡有三萬余所之巨,僧尼達二百萬之多。雖則派系繁多,但無一不承認白馬寺的至尊地位。二千年過去了,古文化藝術價值最高的白馬寺仍聳立在中華古老文化的大地上。由于佛教的傳入,華夏古國的社會思想和文化生活中注入了外來的因素;當佛教在其發源地印度逐漸衰落時,它卻在中國發揚光大,并通過隋唐以后頻繁的中外文化交流,傳播到了朝鮮、日本、越南等鄰邦,影響那里的社會文化。 白馬寺,是中國悠久歷史、古老文化的一個象征。(鄒 藍)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