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離坎昆有多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2日 18:11 中評網 | |||||||||
據說巴厘島上的建筑物都不能超過四層,因為當地人相信椰樹也有神靈,所以房子不能蓋得比椰樹更高。10月6-8日,第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東盟與中國(10+1)領導人會議及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晤就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召開。一時間,巴厘島上群賢畢至、暖意融融。經歷了上半年令人揪心的SARS沖擊,經歷了去年10月14日在巴厘島發生的大爆炸事件,這次盛會似乎能夠預示,東亞經濟的壞運氣已經過去了。這次東亞峰會上達成的一系列協議和合作意愿將進一步推動本區域經濟的融合。
對于中國的崛起,東南亞諸國可以說一直在警惕地觀望。過去,東南亞也曾經是中國威脅論的一個源頭。但是,最近兩年來,中國和東南亞的關系進入了蜜月期。東南亞諸國明顯地感受到中國的崛起給他們帶來的巨大機遇。這次在東盟與中國領導人會議上,中國作為第一個非東南亞大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這是來自東南亞的一個擁抱。這種大家庭的氛圍能夠促進政治對話,信任會逐漸代替猜疑。在貿易方面雙方將加快談判,在2010年如期建成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應該不會成問題。雙方的興趣已經從單純的貿易合作轉入在金融、服務、投資、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廣泛合作。中國承諾將加大對湄公河流域開發的投入,參與修建昆明-曼谷公路,并資助柬埔寨對其境內泛亞鐵路缺失路段進行可行性研究。《中日韓推進三方合作聯合宣言》表達了東亞經濟中三個最重要的經濟體對于區域合作的信心。盡管呼聲甚高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仍然處在研究階段,但是中日韓三國已經意識到必須在貿易、金融、以及地區安全密切合作。10+3峰會上,各國政府也均表示出對加強區域貿易合作、金融合作和安全合作的迫切意愿。 是這個紛亂的世界將東亞各經濟體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了。1997年爆發的東亞金融危機讓東亞各經濟體認識到,當金融危機襲來之時,沒有哪個區域內成員能夠潔身自好。金融危機的傳染效應會使得那些經濟基本面良好的國家仍然遭受投機性沖擊。2003年爆發的SARS使得東亞各國意識到,合作不僅僅是互通貿易、互相投資,合作也不僅僅是傳統的安全問題,非傳統安全同樣是對區域繁榮和穩定的潛在威脅。傳染病、環境惡化、能源危機,這些都是全球化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之后飛出來的不詳物。 和巴厘島盛會相映成趣的是不到一個月之前在另一個海濱勝地墨西哥坎昆召開的WTO多哈回合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在瑪雅語中,坎昆的意思是“掛在彩虹一端的瓦罐”,據說是因為當地在7-10月的雨季幾乎每天都要下雨,每天雨后都會見到彩虹。遺憾的是,WTO談判卻只有急風驟雨,不見七彩虹影。我曾經預測坎昆的結局將介于多哈的燦爛和西雅圖的黯淡之間,不幸的是,經過艱難的談判,坎昆會議不歡而散,成了第二個西雅圖。所不同的是,西雅圖會議上的喧囂來自會議室外邊大街上的抗議者,而在坎昆會議上則是眾多發展中國家拍案而起。 以倍受矚目的農業談判為例。本來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各自有不同的陣營。在烏拉圭回合的談判中,農業領域的陣營是這樣劃分的:一方是美國、加拿大和凱恩斯集團(其中有不少發展中國家),贊成開放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貿易市場;另一方是歐盟、日本和韓國,也包括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他們實施出口補貼,不愿意開放農產品市場。很明顯,發展中國家不夠團結,他們分屬兩大陣營。而在坎昆會議上,美國和歐盟開始聯手,而發展中國家也開始試著用一個聲音說話。美歐在8月中旬為彌和他們之間的差異,以犧牲發展中國家利益為代價,提出了一個折衷建議。但在坎昆會議期間,發展中國家結成三大集團來對抗發達國家的強大攻勢,他們是: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在內的21國集團G21;擁有77個成員的非加太集團、擁有52個成員的非洲聯盟和以孟加拉為首的3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結成的聯盟;由多米尼加、洪都拉斯、肯尼亞、尼加拉瓜、巴拿馬和斯里蘭卡等33個國家組成的“戰略產品和特殊保障機制聯盟”(聲稱代表那些脆弱的、缺乏資源的小農戶的利益)。G21建議減除發達國家國內支持和出口補貼。而代表那些脆弱的、缺乏資源的小農戶的利益的“戰略產品和特殊保障機制聯盟”則強力要求發展中國家自主選擇不必受關稅削減約束的特殊產品。 “新加坡議題”在會議的最后兩天代替農業問題成為談判場上針鋒相對的焦點,關于這一議題的爭執成為導致坎昆會議最終失敗的導火線。所謂“新加坡議題”是指在1996年新加坡會議上由發達國家提出了關于投資、競爭、政府采購和貿易便利性的四項新議題。在發達國家看來,新加坡議題是為了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推進自由貿易的邏輯,而在發展中國家看來,發達國家的真實意圖不過是撤掉發展中國家的最后一道柵欄,以便發達國家的產品和服務可以長驅直入。9月14日,九國部長在坎昆會議主席Derbez先生的主持下就新加坡議題進行了討論。九國會議結束后不久,又召開了一場由大約30個國家組成的更大規模的會議。盡管Derbez先生為推動協議的達成,建議先開展爭議較少的貿易便利化和政府采購透明度議題的磋商,把另外兩個議題先不放在日程上,而且歐盟也做出了讓步,接受這樣一個建議,但其他國家——無論是不愿放棄任何議題的日本和韓國,還是不愿對任何議題進行磋商的70國集團和眾多其他發展中國家——都使得這一建議沒能奏效。談判宣告破裂,會議不歡而散。 為什么坎昆會無果而終而巴厘島則令人鼓舞?這恐怕說明,全球化已經進入低潮。全球化進程中的利益沖突日益明顯。貧國和富國之間的鴻溝逐漸拉大,長此以往,貧國難逃邊緣化的命運。新興市場經濟體野心勃勃地想趕超發達國家,而發達國家則希望借助各種冠冕堂皇的手段撤走上樓的梯子。包括WTO、IMF等國際組織的合法性已經在屢次危機中受到損害,改革WTO、IMF的呼聲日隆。相比之下,倒是區域化似乎能夠成為減少全球化風雨的棚屋。對于東亞經濟來說,尤其需要在加強區域合作中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過分依賴美國市場的出口導向戰略、僵硬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逐漸顯示出其問題,那些緊跟美國市場的國家在美國新經濟泡沫崩潰之后跌得最慘。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并不能保證東亞經濟能夠有穩定的匯率,盡管最近關于人民幣匯率的議論沸沸揚揚,但是,造成國際金融形勢動蕩不已并進而影響世界經濟穩定的真正根源在于主要三種國際貨幣即美元、歐元和日元之間的頻繁波動。包括東亞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只能身不由己,忽而發熱、忽而發冷。 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全世界尤其是東亞鄰國對中國的崛起表現出極大的關注。許多國家擔心中國的崛起將對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地區安全帶來威脅。中國需要以建設性的姿態積極響應區域經濟合作,這將有助于在崛起的過程中減少摩擦和阻力。通過發揮倡導者和協調人的角色,中國將在東亞合作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