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時代 另一本《經濟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2日 17:47 中評網 | |||||||||
1 我仍然可以回憶得起大約七、八年前,初次讀到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時的感受。那時,我剛進大學,每天在圖書館里漫無目的地閑逛。有一天,我發現了這本《經濟學》,我讀到薩繆爾森說:
要領悟經濟分析的優美結構,僅僅需要有邏輯感,和能夠對于經濟學這樣的思維體系竟會對整個世界上億萬人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感到驚奇。 這句話使我深受感動。于是,從那時起,我就開始不停地學習經濟學。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從初級、中級到高級。我確實領略到了經濟學的優美結構。不過,當我現在開始為搞清楚“海塞矩陣”或“單調凸殼”之類的概念而大傷腦筋時,回想起薩繆爾森的許諾,不禁有一絲上當的感覺。 2 上當歸上當,我依然愛讀經濟學。也許正是因為在研究生院受過這一段頭腦的煉獄,當我再讀到類似薩繆爾森的《經濟學》這樣的初級教科書時,反而更感親切。初級并不一定意味著膚淺,相反,在我看來,經濟學教科書在社會思想中植根之深,播種之廣,可能遠遠超出常人想象。 一般來說,初級經濟學教科書的讀者大多數都是那些并不打算以研究經濟學為職業的學生。一個學期或一學年的授課未必能使他們牢記經濟學里縝密的推理和繁多的定理,但卻足以使他們形成對經濟學和經濟學家們的印象。這些學生以后也許會是普通的市民,也許會是高居廟堂的政治家,也許會是商人或官員,也許恰恰就是那個掌握著向經濟學家們發放課題經費之大權的負責人?傊麄儗⑹墙洕鷮W家們將要面對的公眾。對于像經濟學這樣的社會科學來說,公眾的反應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左右其發展,而公眾對經濟學的那點感性認識,往往就是在讀初級教科書時定的調兒。好的經濟學教科書能引導學生們去感受經濟學家們見微知著的洞察力、把握實質的判斷力,以及他們恪守的自由信念和特有的樂觀精神。壞的教科書卻只能讓學生們覺得:經濟學無非就是那些畫在黑板上的、不知所云的曲線,而經濟學家們呢,正像一則笑話說的:兩個乘熱氣球的旅行者迷了路,他們看到下面正好有一個人,就向他問路:“請問您知道我們現在是在哪里嗎?”那個人抬頭望了他們一眼,說:“你們就在我上面!睔馇蛏系娜苏f:“啊,原來您是位經濟學家!”下面的人吃驚地問:“你們怎么知道的?”氣球上的人說:“第一,你說的話非常準確;第二,你說的話毫無用處! 初級教科書雖然常是給那些非經濟學專業的人讀的,但對經濟學圈子里的人來說卻也別有一番深意。首先,不管我們在研究生院里的學問做得如何精巧和深奧,到了分析現實問題的時候,用的最多的還是那些曾在初級教科書里學到的概念和定理;蛟S,這意味著經濟學的道理原本就非常簡單,也或許,這意味著我們學到最后常常又把簡單的道理弄糊涂了。這正如弗里德曼曾說過的,“五十多年來,作為一個職業經濟學家,我一直對一種明顯自相矛盾的狀況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一方面,相對價格理論的基本原理極其簡單,甚至明晰到令人苦惱的程度。另一方面,很少有人會覺得這些原理是顯而易見、非常自然的,至于能夠把它們正確應用于具體問題的人就更少了”。艾林.恩索文(Alain Enthoven)的一段話更是尖銳:“我們所使用的經濟學理論大部分都是在大學二年級學到的,之所以還需要經濟學博士,是因為許多經濟學家直到從研究生院畢業才開始相信他們已經學過的東西,因為他們這時候才成為經濟學的既得利益者! 對于經濟學家們來說,撰寫初級經濟學教科書則成為他們回顧和反思自己的這門學問的一種途徑。寫作教科書給經濟學家們提供了一種難得的機會,使他們從自己日益狹窄的專業分工中超脫出來,換一種全方位的視角去審視學科的發展。經濟學教科書在學科發展歷史中能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可能就是為主流經濟學下定義。經濟學領域里的那些激動人心的創新和革命,只有在教科書中沉淀和積累起來之后,才能有人追隨,才能夠有知識的增長和討論的“范式”。也許正是出于這個原因,經濟學的教科書每隔50年就要改寫一次。從經濟學的歷史來看,出現的第一本有影響的教科書應該是約翰.穆勒于1848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第二本則是馬歇爾于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第三本就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學》。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初版于1948年。此后,這本書雖已經歷了10余次修訂,但單靠打補丁無論如何是做不出新的時裝的。50年的輪回周期又快到了,新的時代呼喚新的《經濟學》。在人們的等待中應運而生了許多優秀的經濟學教科書。其中,斯蒂格利茨教授1993年出版的《經濟學》格外受到好評。 3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1942年出生于美國印第安那州加里市。他22歲大學畢業,24歲就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后,他輾轉任教于美國和英國的多所名牌大學,比如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等;蛟S是出于年輕人好動的天性,他很少在一所大學里超過三年。1979年,37歲的斯蒂格利茨教授獲得了美國經濟協會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這意味著他已經被公認為年輕一代中最杰出的人物。神童成了大師。此后,他在普林斯頓大學和斯坦福大學任教多年。 上完課,斯蒂格利茨教授匆匆忙忙地換上西裝,坐上飛機去華盛頓。人們說,他是一位“拯救美國的經濟學家”。他曾擔任過好幾個部委的顧問,如財政部、聯邦儲備局等。不過,最風光的還要數他1993年至1997年間曾擔任的克林頓總統經濟顧問團主席一職。今年,斯蒂格利茨教授已經卸任,可他仍然閑不下來:他現在又成了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 斯蒂格利茨在很多方面很像薩繆爾森。首先,他和薩繆爾森都是少年得志(薩繆爾遜26歲獲得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其次,他們的研究范圍都極為廣泛。幾乎沒有幾個經濟系的研究生在做畢業論文的時候不曾仔細研讀他們所寫的論文,因為這些論文在各個領域里都是經典文獻。薩繆爾森的研究包括國際貿易、生產理論、消費理論、經濟增長理論、宏觀政策分析和公共財政學等方面,斯蒂格利茨的貢獻則在信息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貨幣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和過渡經濟學等領域。最后,他們都寫出了一本流行甚廣、甚至能流傳后世的經濟學教科書,而且書名都叫《經濟學》。 4 斯蒂格利蒂茨在出版這本《經濟學》的前一年,在《經濟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經濟學的又一個世紀》。在這篇文章中,斯蒂格利茨談到,20世紀經濟學有兩個最重要的成就。一是在微觀經濟學里發展出了新古典-瓦爾拉斯范式。這種范式以嚴格的形式證明了源于亞當.斯密的思想,得出了所謂的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瓦爾拉斯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最優(意味著市場經濟是最有效率的)和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帕累托最優一定是完全競爭均衡(意味著效率源于由消費者凸性偏好和“大規!苯洕WC的完全競爭,或者更通俗地說,市場經濟是改進資源配置效率的唯一出路)。二是由凱恩斯開創的宏觀經濟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新古典范式針鋒相對的是,凱恩斯式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精神卻認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特征是失業均衡。20世紀經濟學的最大缺陷,便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之間的巨大分歧。這種分歧既表現在彼此的研究方法難以溝通,也反映出二者意識形態上的差異和對立。 在斯蒂格利茨看來,21世紀將是經濟學分久必合的時代。一方面,宏觀經濟學正在努力地尋找微觀基礎,另一方面,微觀經濟學也在試圖從微觀個體的行為推演出總量上的含義。可以預見,微宏觀經濟學的合流將產生一種邏輯一致的經濟學基本框架,以治愈新古典綜合派的“精神分裂癥”。在《經濟學》中,斯蒂格利茨就在有意識地總結半個世紀以來經濟學的發展,試圖為統一經濟學構建新的體系。 在斯蒂格利茨的新經濟學體系中一以貫之的主線,便是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對市場不完備性的深刻剖析。斯蒂格利茨這本《經濟學》的第一編是“緒論”,第二編“完全市場”介紹的便是新古典范式中完全競爭、充分信息的市場模型。在第三編“不完全市場”中,斯蒂格利茨傾注筆墨,分析了現實中市場力量的不完備性。斯蒂格利茨談到的“市場失靈”,包括了傳統經濟學中的老話題“壟斷”、早在18世紀就已經被經濟學家注意到了而最近又被博弈論重新改寫過的寡頭壟斷問題、作為長期經濟增長之源泉的技術創新問題、產品市場上由于信息和激勵問題帶來的“欺騙”和“偷懶”、勞動力市場上最大的壟斷勢力工會力量對競爭的干擾、資本市場上由于信息不對稱引起的“信貸配給”問題、企業對市場的替代和企業內部的管理問題、以及公共產品的提供等。在傳統經濟學教科書中這些部分僅僅作為補充讀物出現,而在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中,它們才第一次得到了與其在現實中重要性相稱的重視。 斯蒂格利茨所介紹的這些經濟學進展,基本上屬于前面所說的從理解微觀行為主體推導總量經濟含義這一方向。這些努力已經形成了一種潮流,即經濟學要從紙上談兵過渡到研究真實世界中的問題。新古典范式的微觀經濟學在假設中輕易地舍棄了信息成本問題,因此始終避而不談產權制度、激勵機制等迫切問題,也無意去反思各種虛幻的“市場神話”。張五常在《賣桔者言》中說過一個故事,他和科斯教授曾應邀參加一次漁業經濟學的討論會。與會者都是長年研究漁業經濟學的權威。會議快開始的時候,窗外的海面上偶然飄過來一艘捕魚船。這群經濟學家們一下子圍到窗前:他們誰都沒有見過一艘真正的捕魚船!我相信,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有助于推動經濟學回歸現實的潮流,它能夠喚起經濟學系的學生對周圍世界的關心,也能夠喚起其它專業的學生對經濟學這門有生命力的學科的興趣。不過,我們也應該承認,潮流的扭轉一定是緩慢而艱難的。 5 西奧多.W.舒爾茨說:“經濟學家所擁有的唯一的真正朋友是不以人為轉移的、反面的事件:通貨膨脹、失業和困難時期等”。這對宏觀經濟學來說格外貼切。在凱恩斯時代,宏觀經濟學最關心的是失業問題,最重視的是用公共支出政策反對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到了70年代,宏觀經濟學的注意力轉向通貨膨脹問題,宏觀政策也由推重財政政策轉為強調貨幣政策。進入80年代,當經濟危機似乎已遠去,而通貨膨脹也已經得到控制之后,宏觀經濟學就多少感到寂寞了。這一時期走紅的是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但從他們提出的“理性預期”概念、“李嘉圖等價”定理等等,不難看出其潛臺詞都是宏觀政策無效。宏觀經濟學正在自我顛覆。到了90年代之后,宏觀經濟學已與其傳統風貌面目全非。宏觀經濟學正在日益微觀經濟學化。學科的統一或許是件盛事。但對宏觀經濟學來說,這卻意味著要丟棄它獨特的理論傳統。其實,即使是對統一后的經濟學來說,也有遺留下來的問題,而且可能更為棘手:從前,宏觀經濟學一直因為缺乏微觀基礎、制造學科分裂而遭人訾詬,但我擔心,微觀經濟學雖然已做出了擁抱宏觀經濟學的姿態,它卻又如何解決“加總問題”(即個體利益的總和不等于整體利益)呢? 從斯蒂格利茨的這本《經濟學》中,可以看出宏觀經濟學的兩個重大變化。第一個變化就是宏觀經濟學正在努力尋找微觀基礎。值得注意的是,斯蒂格利茨至少已經意識到:只有經過自身改革的微觀經濟學,才有可能為宏觀經濟學確立微觀基礎。他尤其側重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論證國家干預的有效性。其基本思想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市場無法自我實現帕累托最優。從彌補“市場失敗”的角度入手,國家干預便能夠導致帕累托改善,即能使社會中部分成員的福利有所提高,同時又不損害其他人的原有利益。具體到政策,斯蒂格利茨在《經濟學》中主張,貨幣政策應當兼用利率政策、控制信貸可獲得性、證券組合等多種手段、財政政策應重視保持預算平衡、在解決失業問題上應注意改善勞動力市場結構。 在主張國家干預有效這一點上,斯蒂格利茨和另外一些“新凱恩斯主義者”和凱恩斯的觀點看上去甚為相似,而且他們確也曾做過許多工作去證明凱恩斯“粘性價格”理論的合理性。不過90年代到底不是30年代,與其說斯蒂格利茨和他的同道是要發揚光大凱恩斯思想,不如說他們是要反對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那種認為放松管制就萬事大吉的天真想法(斯蒂格利茨曾經指出,1989年美國銀行危機的根源就是管制的放松),或者更準確地說,他們是在尋找一條中間道路。今年年初,斯蒂格利茨在接受《挑戰》雜志采訪時說到,凱思斯式的資本主義正在沒落的悲觀思想和里根經濟學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樂觀主張都無法正確地估價美國長期的經濟活力。“我們已經接近一種處于兩者之間的經濟哲學,它將為我們的時代指引方向! 從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中還可以看到的宏觀經濟學的另一個變化就是動態化,即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已重新成為宏觀經濟學關心的主要問題。這一變化主要歸功于以羅默爾等人為首的“新經濟增長理論”。“新經濟增長理論”指出了知識對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規模遞增能使經濟增長擺脫極限、“從干中學”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有效方式等。不過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政策傾向究竟是國家干預還是自由放任并不明顯。 主張國家干預的學者往往有意無意地忽視另一方面的問題,即市場即使失靈也并不意味著政府干預就能夠靈驗。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樣也困擾著政府的運作。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正如布坎南等人指出的,官員也是追求自我利益的經濟人,政治市場就是各種特殊利益集團相互討價還價的場所。四年前,當斯蒂格利茨剛被任命為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時,他的一位朋友和同行約翰.泰勒說,這下子斯蒂格利茨要開始懷疑他所鼓吹的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了。四年之后,斯蒂格利茨說,盡管他在華盛頓對特殊利益集團的影響力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但他仍然認為,不管人們認為國家要在經濟活動中扮演什么角色,它確實將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他說,經濟學家代表的也是一種特殊利益,只不過這是一種只有少數人代表的特殊利益,通常人們把它叫做國家利益。 6 斯蒂格利茨教授的這本《經濟學》能否取代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成為經濟學歷史上第四本里程碑式的教科書?我對此尚做不出自己的評價。我想,這最好還是讓時間來說話。 不過,盡管我自己仍然懷念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盡管我更喜歡薩繆爾森那種雄辯、睿智而富有熱情的散文筆法,而且依我之見,像薩繆爾森的《經濟學》那樣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和數代人心中播下對經濟學深厚感情的成功,恐怕是不會再有了;盡管我曾在書店里猶豫許久,在贊賞這本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印刷精美的同時也感嘆它書價之昂貴,但是,最終,我還是下決心買下了這本書—— 畢竟,這已經是經濟學的另一個時代,在我書架上那本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的旁邊,應該有一本新的《經濟學》。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