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最后一道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20日 11:53 中評網 | |||||||||
聞說教育部下大決心解決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問題,我在心里喊教育部長萬歲。如果這項工作能抓出個模樣來,則學生幸甚,民族幸甚。 學生的課業負擔是成人世界的殘酷競爭在未成年人世界的延伸。在目前中國的特殊社會經濟結構之下,完全不延伸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和考試方法設計合理,這種延伸的程度是完全可以大大減輕的。
大學入學考試不能取消;學生要考一個名牌大學,也是天經地義。如果我們尚不能在目前使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變革而創造新的教育制度的實施環境,那么只能在考試方法上作文章;考試方法牽引著教育方法,也關系著學生書包的重量。 考試問題的癥結,是考卷上那可怕的“最后一道題”。只要十道題有一道難題,老師和學生就有可能在平時把十分之九的精力用在解這道難題上。這主要發生在數理化課程里。于是,就有了大量的“解題技巧”讀物,大量的“特級教師輔導教材”,大量的“重點中學”習題集,最后是超重的學生書包。難題一定出自某特別優秀的大腦,我懷疑即使是這個大腦也需要耗費些許時光才能生產出一道半道難題來。這個難題一旦到了學生的書本里,就使學生撓頭,使老師尷尬,使家長汗顏。不是說有數學“博士后”也解不開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么?誰從這種殘忍的游戲中得到了好處?是一些出版商,是少數名校的名師,也有一些師范院校的“研究所”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的“教研室”。而受害者則是我數億中華學子、教育他們的普通老師以及沮喪無奈的學子家長。 那些所謂難題,十道有九道不能檢驗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倒似乎是遴選天才的標準,抑或是發現偏執狂的檢查手段。為了發現少許天才,有必要讓眾多少年陪綁么?那些真正的天才,必定是埋沒不了的,讓他們在年少時期得到健康的心理發育更有利于他們未來發揮創造力,大可不必提前去發現他們。 如果是害怕沒有那“最后一道題”就會使重點大學招不到好學生,那又是大錯特錯了。有許多辦法來檢驗學生的創造力,而這種檢驗完全有可能不造成折磨學生的后果。我相信好的專家能找到這種好的檢驗辦法。如果考試只考基礎題目,再加一點檢驗創造力的題目,而不搞那種彎彎繞的鬼名堂,學生的功課一定可以輕松起來。 以我愚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這一造福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工程,該從告別“最后一道題”開始。將這“最后一道題”變成一道輕松易解的普通題目。這個工作如果做好,由考試誘發的許多教學弊端必將銷聲匿跡。多年來,中國的教育制度改革相對滯后,今年教育部終于又下決心干這樣一件大事情,著實讓人感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