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工資十年原地踏步 不加薪難解“民工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9日 17:26 金羊網-羊城晚報 | ||||||||||
相關專題:解讀中國“民工荒” 民工工資十年“原地踏步” 新生代民工不當“沉默羔羊” 珠三角及東南沿海近期“民工短缺”,各界高度關注。中央電視臺昨天為此專訪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
民工實際收入下降 記者:有人說現在并不是真的“民工荒”,應該叫“技工荒”,您怎么看? 黨國英:技工幾年前就“喊缺”了,今年的情況是普通工人也少,因此“民工荒”這個說法可以成立。 溫鐵軍:其實在2001年、2002年這些問題就已經初露端倪了。你不可能在社會整體收入水平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長期維持打工者的工資低水平不變。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整整十年,東西南北中,民工工資基本維持不變,當年他爹來打工是什么工價,現在兒子來打工還是什么工價,但是整體的物價水平已上漲很多,因此農民工的實際收入是下降的。 記者:為什么沿海一些城市出現幾百萬的民工缺口? 溫鐵軍:因為這一帶基本上做“三來一補”,即加工貿易,主要掙的是什么呢?掙的是加工費。一般情況下,老板們為了競爭,會盡可能壓低成本,當然就壓低了打工者的工資、福利、待遇等等。2001年“入世”以后,競爭愈趨激烈,這種壓力就愈大。 “第二代”民工與父輩不同 記者:改革開放初期,一些父輩的民工從農村走向城市,現在,他們的孩子長大成人,也準備步父輩的后塵走向城市,但兒子一代與父親一代的思想觀念不同了,文化程度也變了,他們中的不少人,似乎不愿像父輩一樣干那些最臟、最苦、最累的活…… 溫鐵軍:有這個因素,應該說80年代出生的這代人,是被現代傳媒影響長大的,他們傾慕現代的城市生活,因此很多農村孩子出來,未必就是純粹為了打工掙錢,想見世面,想開眼界。這部分人如果在城市遇到了一些不合理的待遇或者工價太低,他可能就回去了。 還有一個因素,新的年輕一代因為文化水平畢竟要比父輩高。他們對勞資關系的調整的影響力要比父輩大。比如老板給他們的待遇不公,他們可能會提出自己的訴求,可能他們會拿著政府的文件,國家的法律跟老板去談判,或者檢舉老板的一些不法行為,要求自己有個公正待遇。 低薪企業可能被淘汰 記者:“民工荒”會否變成長久問題? 溫鐵軍:這是暫時的。就我國總體而言,農村勞動力絕對過剩,乃至于造成勞動力的無限供給,這個基本規律是長期存在的。 黨國英:今年出現“民工荒”,實際上也有一個市場價格的調節作用,迫使有些使用民工量大的企業提高工價。如果它沒有能力提供工價,可能有些企業要被淘汰。 記者:有朝一日,等民工又覺得城市打工比在農村掙得多的時候,再回到城市,他面對的處境會有所改觀嗎? 溫鐵軍:這是必然的,會成為一個趨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