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鼓勵社保與商業年金齊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9日 10:25 經濟參考報 | |||||||||
新的一年里,應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以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年金和個人年金的發展。可以考慮選擇適當時機,允許成立保險證券投資基金,并適時放開保險資金的海外投資渠道。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外部條件的逐步改善,近年來我國保險業發展非常迅速。2003年1月到10月份,全國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為3228億元,同比增長29.9%,其中財產險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我國保險企業的改制與上市步伐加快,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2003年7月,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人保控股公司,并發起設立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是我國第一家由保險企業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2003年8月,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正式重組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組后的集團公司主要代表國家控股擁有中國人壽保險股份公司,并負責1999年以前的舊版壽險、健康險、意外險保單及其續期業務和相應資產的管理,經營非主業資產,開辟新的業務領域等。股份公司則主要經營99版及以后的所有壽險、健康險、意外險保單及相應的資產。同月,中國再保險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由中再集團作為主要發起人發起設立的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先后掛牌成立。2003年11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一個月后,中國人壽的股票也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它的公開上市同時成為2003年全球最大金額的股票上市籌資個案。 中國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令人矚目,但總體來看,特別是與世界上保險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保險業仍處在一個初級發展階段,中國的保險業整體上仍然過于弱小。我國目前保險密度(人均保費)只有237.6元人民幣,不到30美元,而世界平均水平是400美元,我國保險深度(保費收入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不到3%,遠低于7.8%的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我國保險業總保費收入達到3053億元人民幣(約合368億美元),而世界保險巨頭德國安聯集團的年收入超過1019億美元,我國整個行業的保費收入只是國外一家公司收入的1/3強。即使是與國內其他金融行業相比,保險業也顯得過于弱小。全國保險業的資產總量雖然已達到8326.6億元,但僅占銀行21萬億資產的4%左右;保費收入僅占全國11萬億元居民儲蓄的3.5%左右。而在發達國家,整個金融行業的資產總額有1/5到1/3是掌握在保險公司手中的,個人金融資產中的1/4到1/3是保險資產,而我國僅有4%左右。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由于處在初級階段,我國保險業發展的潛力又是巨大的。展望2004年,仍然存在諸多有利于保險業快速發展的積極因素。如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人口的老齡化、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高,競爭主體繼續增加;家庭財產,特別是住房、汽車擁有量將會繼續增加;等等。這些因素都將會繼續促進我國保險市場的規模擴大和穩步增長。 中國保險業的進步有賴于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在新的一年里,為保證我國保險業的快速和健康發展,以下幾個方面尤其值得業內人士和相關政府部門給予足夠的重視: 第一,要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對社會保障的支持作用。首先是要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以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年金和個人年金的發展。歐美發達國家是伴隨著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可以說是“先富后老”。而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則是在經濟欠發達的條件下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是典型的“未富先老”。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單靠社會保障是無法有效滿足未來人們的養老需求的,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是必然的選擇。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商業年金是保證老年生活的首選金融產品。我們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的通行模式,通過延遲納稅和稅收抵免等政策鼓勵人們購買企業年金和個人年金。其次是要加快發展商業醫療保險。相對于其他社會保障,醫療保險的需求在我國更為急迫,有著更為廣泛的社會影響。 第二,要重視巨災風險管理,加快發展巨災保險。目前我國應對巨災風險的職能機構分散,相互間的溝通協調存在很大障礙。有必要成立對巨災風險管理進行統籌協調的政府機構——巨災風險管理協調委員會,對地震、洪水、臺風等巨災風險管理所涉及部門的工作進行統籌協調,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應該盡快建立中國的巨災保險計劃,特別是地震和洪水保險計劃。 第三,要加快發展再保險。應當盡快頒布有關再保險交易的專門法規,大力培育再保險市場主體,推動國內再保險交易市場的建立和完善。此外,政府可考慮以再保險的方式參與政策性保險業務。市場并不是萬能的,對于一些巨災風險(如地震、洪災)、政治性風險、農業風險、出口信用風險等,由于種種原因,市場可能難于提供有效的保險保障,而這種保險保障從社會角度來講又是必要的,這就需要政策性保險的支持。政府可以再保險的方式參與政策性保險業務。這種方式既能保證足夠的政策支持力度,又能減少對市場運行效率的扭曲,是一種值得優先考慮的選擇。 第四,積極穩妥地拓寬保險資金投資渠道。世界保險業的發展歷程表明,隨著保險業的不斷壯大和成熟,投資業務對保險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創造條件,促進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可以考慮選擇適當時機,允許成立保險證券投資基金,并適時放開保險資金的海外投資渠道。 第五,加強和完善保險監管工作,培育良好的保險發展環境。要逐步從市場行為和償付能力并重的監管模式走向以償付能力為主的監管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培育良好的保險發展環境,促進保險業可持續發展。在創造良好的保險業發展環境方面,如實施鼓勵政策、稅收優惠、建立全國個人信用管理體系、適應金融混業趨勢和加強協調監管等方面,政府部門能夠而且應該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