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另有兩個成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2日 07:05 中國青年報 | |||||||||
成彪 我認同“民工荒”表象背后有“知識斷裂”的重要成因,但不同意將“結構荒”定為“民工荒”的惟一成因。作為勞務輸出的重要地區———蘇北的一名媒體采編人員,筆者前不久剛好到勞動局采訪,問起“民工荒”現象,一位負責人問我:外面不少地方發生“民工荒”,那么你有沒有發現有地方出現“民工潮”,造成難找工作的現象?我搖了搖頭——
面對這三種產生“民工荒”的原因,相信誰都會感到無奈,因為這些都是社會轉型的結果,想要在短期扭轉它恐怕不太可能;而這樣的社會轉型,正預示著一種社會發展趨向:“寄養”于外地勞動力資源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正在失去市場;采取措施“自養”才是發展地方經濟的主渠道。應對日漸嚴重的“民工荒”,除了善待民工、提高民工工資待遇等已想到的辦法之外,最重要的是實施深度改造:升級設備、改進技術,提高機械化程度,減少勞動力消耗;改造民工,對他們進行定向培訓,給他們應得的待遇,讓他們由民工徹底變為職工,形成穩定而可靠的勞動力資源。 民工是特定社會階段產生的特殊社會現象,必將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消失,最終凝固成一個歷史概念。認清這樣一種走勢之后,就不能將“民工荒”單一地歸結為結構性原因,而應以既具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的思維理性應對,盡快從困境中走出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