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是社會價值尺度 疾呼中小投資者公正待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11日 10:19 《中國經濟周刊》 | ||||||||||
★文/ 施國華 從《正義論》看投資者的待遇 社會公正是普遍適用的社會價值。約翰·羅爾斯在《正義論》中認為,社會公正應體現為兩條“正義原則”:一是平等原則,即每個人應該在社會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權利;二
《正義論》體現了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和對實質平等的強烈關懷。它要求管理者的存在必須以維護社會公正為己任,所出臺的每一項公共政策都不得有違社會公正之精神。引用到當前的證券市場,就是如果某一政策侵害了全體市場參與者或某部分參與的基本權利,那么這樣的政策必然是違背社會公正的壞政策;如果某一政策損害了市場參與者中處于“最不利者”的利益,那么,這樣的政策也必然是違背社會公正的壞政策。 然而,縱觀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對二級市場投資者,特別是境遇最差的中小投資者的實質關懷卻是那么虛弱。 據權威統計,除二級市場投資者之外,市場所有的參與者都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而在考慮資金購買力損失及投資風險補償的情況下,從1992年至2003年,投資者虧損高達9000多億元。一邊是經濟在高速增長,一邊是除二級市場以外市場各方獲得巨大的利益,而唯獨二級市場投資者總體虧損近萬億。巨大的反差說明了什么? 從單項政策措施看,在為國企脫困、民企籌資、化解銀行風險、補充養老金、風險投資退出的潛意識指引下,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樣讓中小投資者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如被稱為重大利好的國有股市價減持政策,實際上是有關部門用行政的手段傷害了投資者的利益。高價增發新股也讓中小投資者遭到了極大的傷害,不負責任的上市公司在增發政策的安排下掀起了再融資風暴,在投資者憤怒聲中,才不得不提高門檻,問題至今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現行退市政策也一樣讓投資者倍感無奈,連續3年虧損的公司就做退市處理,顯然只是膚淺地理解規范證券市場,脫離了中國股市本身存在的制度不規范、過渡包裝、造假上市比較普遍這一實際,這些問題造成的損失,最終都讓無辜的投資者去承擔,顯然有失公正。 而外資企業在A股市場發行新股更讓投資者無法接受。一些投資者提出,十多年來,國企從股民身上獲取了大量的現金,民企老板靠股民撐破了錢包,到今天,國際大鱷也向中國股民張開了大口,這樣對投資者是很不公平的。事實上,外企寧波東睦一上市就準備將融得的現金向老股東進行10派8.5元,如果派現成功,日方睦金屬公司一下就可收回85%投資款,這不明擺著是流通股東向外企老板送錢嗎?顯然流通股東的利益被漠視了。 同樣,“九條意見”公布后,所有官員學者都說證券市場的春天來了,損失慘重的投資者也認為可以緩一口氣了,并吸引了大批新的投資者入市。然而,歡情未至,悲情先來。幾個月后,讓人困惑的是,投資者回報仍然不被重視,融資渠道依然沒有拓寬,鼓勵合規資金入市沒有下文,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鼓勵公眾投資的稅收政策更是杳無音訊。而投資者最擔憂的擴容問題卻是被最快捷、最充分的落實了。顯然落實“國九條”已蛻變成落實擴容的“國一條”了 。 凡此種種歧視流通股股東、不顧市場發展規律、竭澤而漁的政策安排,最客觀地反映了這是一個為融資者服務的市場,而不是一個為投資者服務的市場。也反映了個別部門誤讀了國務院穩定發展資本市場的九條意見,藐視了科學的發展觀,違背了《正義論》的正義原則。 正如羅爾斯所言:“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管理者應該把正義的原則貫穿于每一項政策之中,特別是面對不公正的市場,應盡快落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給予中小投資者公正待遇,這是管理者的職責所在。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