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強外匯管理對貿易的影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8日 11:34 中評網 | |||||||||
自從1998年九月以來,中國大地上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外匯管理保衛戰。九月中,中國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外匯外債管理、開展外匯外債檢查的通知;之后,國家外匯管理局限期責令中國的外貿企業在十月底之前呈報非法滯留境外的外匯收入;十月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修訂法律,將套匯騙購外匯行為列為和非法外匯交易一樣性質的刑事罪,刑罰加重到五年以上徒刑;公安部門隨之加緊取締外匯黑市;總理朱熔基也親自南下珠江三角洲,部署打擊走私活動。
這場外匯體制保衛戰的初期成果顯著。到十月底的限期之前,從958家 企業那里追回了滯留境外的外匯20多億美元,使十月份的官方外匯儲備猛增了26億美元,達到1437億美元。 不過代價也不小。和前一年同期相比,到十一月,出口已連續四個月下降,導致1998年一月到十一月的出口僅比前年微增百分之零點二。進口繼十月猛跌百分之九以后在十一月略增百分之二,一月到十一月總額則比前年下降了百分之零點六。外貿業績敗退原因很多,但外匯結算效率的下降難辭其咎。 當局加強外匯管理的一系列措施,令不少外貿商家頗感不便,對中國外貿外匯管理政策的動向感到困惑。這場外匯管理保衛戰緣何而起?它是否意味著中國在外匯管理上走回頭路?它對本地商家與中國的生意往來有何影響? 中國現行外匯體制的特點 1998是中國的外匯管理進入經常項目可兌換體制的第五個年頭。在1994年之前,中國實行雙重匯率,進出口外匯交易限制在一些外匯調劑市場,其余外匯都必須按扭曲的官方匯率結算,外匯供求嚴重失衡。 1994年的外匯改革統一建立了全國性的銀行同業外匯市場,即上海外匯交易中心。官方匯價和市場價統一并軌,外匯使用的國家計劃也隨之取消。 在新體制下,銀行同業外匯市場的成員由國內的主要商業銀行金融公司以及一些外商銀行組成,稱為“外匯指定銀行”。中央銀行規定外匯指定銀行外匯資產負債比例和外匯存款準備金。通過銀行同業外匯市場交易,每家銀行按比例保持結算周轉外匯。 現行體制的宗旨是保證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性,同時管制資本項目下的境內外資金流動。個人可自行持有外匯或將外匯存入銀行,存取自由。企業和機構法人可以向銀行購買外匯支付貿易和營運開支。外國人可以將合法收入包括工資紅利匯出境外。個人也可以向銀行購買外匯在境外消費。不過,所有這些外匯交易,都必須通過外匯指定銀行進行,并有實際交易的單證證明。任何有關資本項目的交易都必須經官方批準方可進行。 保障上述宗旨的機制主要是兩條:第一是“及時結匯原則”,即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必須及時調回境內,并賣給或存入指定銀行。第二是外匯交易的“實需交易原則”,即指定銀行對客戶所有的付匯售匯要求,都必須查對有關的憑證和商業單據,確保外匯是用在經常項目的支出上。 保衛戰的緣起 然而在實踐中,這些規定的執行向來并不十分嚴格,導致了大量外匯流失的現象。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誤差和遺漏”項下的金額在實行新外匯管理體制后的一年間猛增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一直保持在每年150億美元的水 平以上。這使得“誤差和遺漏”金額相對外向直接投資金額的比例從1992到1993年間的二比一猛增到1995到1997年間的6.5比一 。這種現象的背后,是猖獗 的走私活動和泛濫的逃匯交易。 當今年亞洲金融危機深化時,嚴格執行外匯管制、嚴防逃匯成為維持公眾對人民幣信心的關鍵性保障。從周邊國家的慘痛教訓中,中國領導人領悟到,只要對資本項目的管制嚴格有效,國際炒家對人民幣就無從下手攻擊,中國就可以躲過金融風暴的劫數。亞洲陷入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人民幣匯率保持平穩強勁,也在實踐上證明了這一點。 在人們對人民幣的信心幾度動搖的情況下,逃匯的漏洞不斷擴大,直接威脅著人民幣的穩定,困擾著中國的金融體系,令當局寢食不安。今年上半年,實際使用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274億美元,外貿順差達到314億美元,然而外匯儲備卻只增加了區區700萬美元,達1406億美元。同時,國際收支帳上的“ 誤差和遺漏”金額卻猛增到183億美元,比1997年一年的金額還高出20多億美 元 。有人估計滯留境外的貿易盈余高達300億美元,而民間老百姓持有的外 匯大概也有800億美元之多。七八月間,死灰復燃的外匯黑市交易日益猖獗, 關于人民幣即將貶值的謠言四起,嚴重威脅公眾對人民幣的信心。 保衛戰對貿易商家的影響 目前這場保衛戰的主旨并不是象一些西方報刊報道的那樣要改變中國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和政策,重走外匯管制的回頭路,而是著眼于完善現有的外匯管理體制,堵塞漏洞,從而不折不扣地執行“及時結匯原則”和“實需交易原則”,確保經常項目下人民幣的可兌換性,確保資本項目下的資金流動在國家監控掌握之中。因此,大部分措施只是對于現有法規的重申和具體化。 例如,中國自九十年代初就實行外債統一登記監管制度,這次整頓強調的是嚴禁非法對外融資、防止利用遠期信用證等方法變相舉債、不準提前償還未到期的外債以免恐慌性買匯。為防止外商借人民幣來拋售,對發放外匯質押下的人民幣貸款按照“實需交易原則”作了更嚴格的限制。又如,國家外匯管理局指令中國企業必須在十月底之前呈報并交回非法外逃的外匯,其實也是嚴格執行“及時結匯原則”而已。另外,為了防止企業和個人利用銀行帳戶進行黑市交易,規定企業和個人的外匯存款帳戶之間不得直接轉帳。 不過,在這場保衛戰中確實也出臺了一些比現有規定更嚴厲的措施。例如,為了防止變相舉借外債,所有進口信用證都要登記,需要外匯管理局批準的遠期信用證天數從180天以上縮短到90天以上。為了杜絕有人用假憑證騙取 外匯,所有在美元十萬以上的付匯都要有海關的進口審核證明才可發放。這些措施都突然加重了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行政負擔以及外匯指定銀行及海關部門的責任和運作成本。據報道,外匯外債管理加強之后,一些銀行在支付信用證和售匯時縮手縮腳,延誤了支付。海關和銀行互相之間仔細的查證審核,也使結匯效率降低。導致一些銀行難以按照國際慣例在收到信用證后七個工作日內完成付匯手續,給正常的貿易造成不便,影響了中國的國際貿易信譽。 為了維護中國國際貿易信譽,政府要求海關的單證審核不得超過三個工作日。同時,中國也宣布將在1999年一月開始對外貿企業發放電子數碼登記證。到時候,外匯指定銀行、海關和外匯管理局就可以通過電腦化的數據通信網絡,及時審核單證,大大加快運作效率。 顯然中國當局不愿意對外貿易受太多的負面影響,將積極努力改善外匯管理效率。但在打響這場外匯體制保衛戰以后,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中國的銀行和海關系統才能熟悉適應新的運作規則,恢復原有的行政效率。 中國貨幣當局會不會對境內外資金流動重新采取較靈活的政策,則取決于人們對人民幣信心的增強,以及整個亞洲經濟逐漸走出金融危機的步伐。鑒于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中國顯然不會輕易改變或放棄現行外匯外債管理體制的基本原則,而只會在這套框架下加以改進,提高其運作效率。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