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產力增長會持續下去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8日 10:48 中評網 | |||||||||
本文分析美國近幾年生產力的增長。作者指出,盡管去年以來,網絡公司紛紛倒閉破產,但各行各業仍能大幅度削減成本,使供銷管理更有效率,對企業組織進行深刻改造。因此,現今網絡公司泡沫的破裂,可能只是另一個新經濟時代誕生前的陣痛罷了。 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今年首季美國的勞動生產力按年率下降了1.2%,是1993年來的最大跌幅。相對去年第四季度2%的增幅,也明顯的轉向。這使人們的目光再次投向關
從歷史角度看,我們確實面臨著新的經濟時代的到來。要知道,人類歷史上大部分時期世界人均產量的增長平均只有大約每年0.1%。只有到了18世紀增長才加速到二百年來平均每年1.2%的速度。而導致這樣加速度發展的,主要是技術革命對生產力的提升。 在西方國家,大致上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789-1840年代的英國工業革命(蒸汽機的使用);1840年代-1890年代的鐵路機車的革命;1890年代-1950年代的電力和汽車以及大規模生產方式的革命;以及1960年代-現在的資訊時代。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巨變。例如,蒸汽-內燃機技術帶來了鐵路、汽車、乃至飛機,使人們的活動范圍擴展了多少倍!電力和電燈使人們改變了占人生一半的黑夜時間的休息工作娛樂的方式和內容。通訊技術更使大量資訊瞬息傳遞萬里。巨大的社會效應也伴隨著巨大的經濟效應。改變了生產方式和企業組織。蒸汽機把家庭手工業轉變為工廠制度。鐵路和汽車形成了以大都市為中心以廣大腹地為依托的大眾市場。電力使生產線和大量生產成為可能。如今資訊技術又使企業可以通過網上訂貨和外包等方式重建生產價值鏈,也使資訊中介成為重要的企業聯系環節。 對于”新經濟”時代持樂觀派觀點的學者專家認為,資訊技術(IT)前途無量,將能夠大大提高整個經濟的生產力,因為它具有普遍性: 可應用在企業各個環節,提高制造業也提高服務業的效率,而服務業已占美國經濟的60%以上。資訊技術也具有高效性:能通過更加透明的訂貨定價過程使市場運作更高效。資訊技術還具有全球性,因而可能整合全球生產和資本市場。而且,資訊技術具有自我創新能力,它本身就是資訊創造和流動的不斷良性循環的過程。 互聯網降低工作效率? 然而,美國的實際統計數字卻存在著所謂“生產力之謎”: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中,全要素生產力卻一直呈現節節下降趨勢,直到1990年代最后幾年才有較強勁回升。美國學者高登(Robert Gordon)的計量經濟學研究表明,美國1990年代全要素生產力的增長僅限于電腦制造業。其余經濟的生產力增長純屬周期性因素。也有學者(Dale Jorgenson)發現,對IT投資最多的行業反而取得最慢的生產力增長。悲觀論者認為,互聯網上的大部分服務只是原有服務的變種變形,或者僅僅具有“玩具”性質。在許多場合互聯網的應用甚至會降低工作效率,如使員工在工作時間上網消遣、浪費精力。 但也有學者認為,資訊技術的大部分好處來自產品質量改進,時間的節省,采購的方便,選擇的增加,等等,往往都難以在官方統計數字中得到反映。所謂“生產力之謎”主要是因為我們在用工業時代的統計來衡量資訊時代的經濟。如銀行、保健服務、教育等行業的資訊投資很高,但生產力反而下降了可觀的幅度,其實是由于質的提高所至。“起飛論”者則認為,IT革命剛剛開始還沒有達到臨界量,所以對生產力提高的效果還沒有充分反映出來。而且IT僅是新經濟革命的三分之一,其它三分之二[氫氣引擎(fuel-celltech)和基因生物工程]才剛剛起步而已,好戲還在后頭呢。到底美國近幾年的生產力增長是周期型、持續型、還是加速型的增長? 持續加速論者認為,在電力時代開始后,1909到1919年間全要素生產力平均每年增長1.3%而已,到1919到1929年加速到每年2.0%。在資訊時代,1985到1995年全要素生產力平均每年增長僅0.5%,1995到2000年達到1.5%。所以潛力很大,今后美國經濟完全可能使每年3-4%增長率持續一二十年。而過去200年間,美國人均國民產值年增加率確實加速了:從1800-1840年間平均每年0.6%,每過幾十年就有所提高,直到最近1960-1999年間的2.4%的水平。隨著新經濟時代技術革命的效應逐步體現出來,沒有理由不相信這種增長率加快的趨勢不會繼續延續下去。 新技術帶來成本節約 然而,恰恰是過分樂觀的情緒導致了近來美國經濟的不穩定、威脅著世界經濟的持續繁榮。從長遠來看,新技術帶來的巨大成本節約會使宏觀經濟中總供給向外擴張,帶來高就業低通貨膨脹的經濟繁榮局面。但短期內,人們對于經濟前景過分樂觀的預期卻導致了總需求過早地擴張,導致1990年代末期的經濟過熱和股市泡沫。令人擔憂的是,美國股市在1990年代本益比膨脹的過程與1920年代末股市崩盤前的情況十分相似,而泡沫膨脹的程度有過之無不及。更令人捏一把汗的是,與日本和歐盟國家相比,美國民眾具有最高的擁股率。千千萬萬股民把大部分金融資產投入直接或間接地投入股市。當股市泡沫膨脹時,虛幻的財富效應造成民眾過度的消費開支,給經濟過熱火上加油。而一旦股市泡沫破裂,由此造成的財富效應又使消費者信心猛跌,使美國經濟對股市泡沫破裂十分感冒。不僅如此,自2000年4月開始的股市下調,已經使美國實體經濟的技術投資受損。曾經不愁資金的、把投資者的血汗錢當紙燒的網絡公司首當其沖。而近年來,傳統經濟企業曾經在網絡公司咄咄逼人的競爭壓力下爭相投資網絡技術與其抗衡。如今,在股市下調后,相當大的一部分投資需求突然煙消云散,風險資本紛紛逃逸,使資訊技術投資受到打擊、資訊業的軟硬件制造商蒙受虧損。 美國經濟強于日本經濟 另一個不祥的記錄是:日本從1980年代到1990年代經濟由過熱到衰退而進入長期蕭條的前半段過程與美國1990年代以來的狀況十分相似,尤其是在股價指數、國民生產值、企業投資額以及個人儲蓄這幾方面,美國幾乎是亦步亦趨地重蹈覆轍。唯一的不同似乎是泡沫的內容:日本當年經歷的是房地產市場泡沫而美國1990年代則形成了股市泡沫。而日本過去二十年的經驗表明:泡沫破裂后企業投資萎縮對生產力和增長的負面效應往往會滯后若干年才會充分顯示出來。 不過,不少人士認為,美國經濟比起1980年代末的日本經濟仍然具有若干有利條件:一是銀行體系比較健全,雖然相當多企業債務危高,但未必會使銀行金融體系發生全面危機;二是美國政府手中有大量財政盈余,彈藥充足,不會象日本政府那樣靠高筑債臺來振興經濟;三是近年來美國利率水平較高,使聯邦儲備局有足夠的降息回旋余地來避免經濟“硬著陸”,不象日本中央銀行須在“零利率”困境下勉為其難。 另外,在比較美日經濟的時候,人們不要忘記,造成日本近年經濟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戰后“嬰兒潮”的一代人漸入老境,而多年的低出生率,使日本人口加速老化,活力下降,勞動成本上升。而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卻可以輕松擺脫發達社會的這一宿命,繼續保持青春活力。 從更深層次看,在所謂的新經濟技術革命中,美國顯然依然領先全球,也必會最先嘗到其中的甜頭。不少管理專家認為,盡管去年以來,大量網絡公司紛紛倒閉破產,但各行各業仍可能通過B2B(商對商)電子商務,大幅度削減企業采購訂購成本和分銷成本,使供銷鏈管理更有效率,繼續對企業組織進行深刻改造。資訊技術廣泛應用的真正的受益者其實不是網絡公司,而是“舊經濟”中的傳統企業。在十九世紀美國的鐵路開發熱中,大多數股票瘋漲的鐵路公司都到后來成了泡沫垃圾,但這并不影響鐵路建設給其余的企業、其余的經濟開創出一個嶄新時代。同樣道理,現今網絡公司泡沫的破裂,也可能只是又一個新的經濟時代誕生的陣痛罷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