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機牌照的幾大爭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4日 16:11 《互聯網周刊》雜志 | ||||||||||
是去是留?是減是增?現在尚無定論。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制訂新的游戲規則?整個行業有關于手機牌照的聲音此起彼伏,他們都在想些什么?他們都在爭執什么?以下是我們根據幾大熱點整理出來的主要觀點。 牌照:手機業曾經的功臣
馬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企業戰略研究室主任):不可否認,手機業的繁榮、國產手機的興起都離不開手機牌照的功勞。政府在國內移動產業快速發展的初期階段制定了包括牌照控制在內的一系列政策:嚴格控制移動通信產品的立項、審批,外資按限制乙類項目管理;加強宏觀調控和管理力度,把移動電話的生產納入國家計劃,并由信息產業部提計劃,計委列計劃,外經貿部根據計劃批準配套件及零部件進口;對外資和獨資企業在技術轉讓、生產規模、內外銷比例、本地化配套率等方面都提出了嚴格要求。 這些政策一是促進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對外商在研發、出口等方面的限制性政策成為促進跨國公司對中國進行大量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跨國公司在中國進行投資的同時,也帶動了配套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如諾基亞在北京的星網工業園項目;二是促進了本地品牌的發展。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競爭促進了中國移動通信的普及,用戶群體快速增長。政府對市場進入的限制,阻礙了國外二線品牌的進入。在跨國公司難以完全滿足國內市場多樣化需求的背景下,本地品牌借助境外OEM/ODM廠商的資源,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在國內市場尋找到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中國的手機政策是比較成功的“有限保護下的市場競爭”政策。 牌照是廢除還是保留? 全國工商聯:手機牌照制度非改不可。取消行業準入限制,放寬民間資本的投資領域,允許國內有研發制造能力和資本優勢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進入手機行業,讓更多的民族品牌在公平的市場環境中參與競爭,增強民族產業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信產部:手機生產牌照的審批制度不會取消,但今年年底之前將對準入政策做出適當的調整。 庾志成(信產部移動通信研究室主任):手機牌照制度作為限制更多的外資企業進入國內市場、保證國內手機企業的基本利潤的手段之一,在未來幾年之內有其存在的價值。政府可以適當擴大許可證的規模,讓更多的有實力的民族企業進入這個領域。這不但可以降低市場進入的門檻,也能夠消除那些不求進取、僅僅利用牌照資源過活企業的生存環境。 朱金周(信產部通信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從手機的屬性看,手機現在雖然仍然被當作通信電子產品來管理,但是隨著3G手機的出現,以及傳統家電行業的數字化步伐加快,尤其是技術融合演化,PC、通訊和消費類電子將很難劃分彼此的界限,手機作為消費電子產品的屬性越來越明顯。如果作為消費電子產品,繼續進行手機生產行政審批沒有道理。 信產部某研究專家:牌照最遲應該在3G啟動前取消。牌照限制并沒有限制產能,也沒有促進技術進步,應該及早取消。如果手機行業能夠形成相對合理的利潤水平,那么價格信號和盈利水平將會引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而非利用牌照來進行市場準入控制。個人以為,牌照問題在國內3G產業全面啟動以前需要給予解決。牌照政策的數量控制助長了行政保護下的創新惰性。 馬駿:明確取消牌照的時間表。牌照政策的初衷是在產業發展初期促進本地品牌的成長,當本地品牌進入發展壯大階段后,牌照政策弊大于利。首先,牌照政策的市場保護作用不大。本地品牌可以從跨國公司手中奪取一半的市場份額,說明在國內市場已經具有了較強的競爭力;第二,牌照政策不利于產業重組。牌照的稀缺抬高了弱勢企業的身價,阻礙了企業的兼并重組;第三,牌照政策阻礙了技術融合。手機產品的發展趨勢是智能化、業務和功能多樣化,牌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量有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的進入;第四,牌照政策弱化了企業研發動力,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第五,牌照政策不能控制過度投資。有限牌照也會產生過度投資,牌照的稀缺性更加刺激了市場進入的積極性。 實際上,許多企業通過“借牌”已經進入,政府也沒有有效的控制手段,牌照只是提高了新進入企業的成本。總之,“牌照限制”減少了產業的活力,落后企業難以退出。為減少政策變動對企業的沖擊,可以逐步放松牌照限制,增加牌照數量特別是允許有能力的企業進入,并制定取消牌照的時間表。 孫雨泉(普潤新達高級合伙人):手機生產不應當有牌照,但取消牌照對既得利益方影響很大,再加上信產部有審批的習慣,我認為手機牌照能否取消現在還不好說。另一個不樂觀的原因是,目前已經在中國市場拿到手機牌照的幾家國外手機廠商的所屬國在WTO中都有顯著發言權,他們對中國手機牌照取消不會持積極促成的態度。 即使取消牌照,從發文到執行中間的過程可能還會有變化。舉一個例子,1999年電信管理條例里規定了一些包括增值業務在內應當放開的電信業務,但實際上企業去申請審批仍然非常困難。 又一個“彩電業”? 信產部:不取消手機牌照理由之一是目前希望進入手機市場的企業實在太多,在政府審批取消后,手機很可能將面臨類似彩電業的過度競爭狀況,造成整個行業利潤率的大幅度下降。在通信行業正逐年上漲的情況下,主管部門不得不對此慎重考慮。 馬駿:手機產品同時具有功能特性和時尚特性。功能特性包括語音電話、視頻電話、文字和多媒體短信等。時尚特性指手機的形狀、顏色、質地等。廠商針對每一個細分市場的產品都必須進行功能和時尚的二維設計,每維特性又具有豐富的選擇和組合。手機產品的多樣性決定了產業的組織結構特點,從理論上說,手機產業有可能存在眾多的相互競爭的品牌,不太可能出現類似“電視機”和“個人電腦”產品的“同質化”競爭,甚至出現“過度競爭”的局面。 朱金周:牌照壟斷不能建立產業和企業的競爭力。放開市場最大的好處是擠壓市場的泡沫,實現資源整合,形成良性競爭,促進產業發展。多元化競爭有利于實現優勝劣汰,僅僅持有手機生產牌照不再是企業生存的資本,沒有生產能力的企業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淘汰,手機市場將出現競爭新格局。并購重組是手機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手段,由市場機制而不是行政干預引發產業并購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發揮規模經濟效益,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我國手機產業還將從科研、生產、銷售等方面全面重構產業價值鏈,最終成為手機產品生產、銷售、出口大國,并帶動相關電子產業的發展。 后牌照時代的政府手段 馬駿:要調整產業扶持政策,特別是要幫助本地企業整合境內外資源,加強國際競爭力。中國本地手機企業的成長環境與跨國公司的成長環境不同。當前的手機產業發展比較成熟,產業分工深入,技術創新特別是跨國公司之外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層出不窮,中國企業可以通過收購外部資源或通過戰略聯盟獲取競爭優勢。其次,要幫助本地企業克服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上的障礙。技術標準的國際游戲規則是跨國公司領導制定的規則,中國政府要支持和引導本地企業組建產業聯盟,參與國際游戲規則的制定。 信產部專家:未來的政策重點在于調整產能結構,促進聯合開發,完善產需銜接。牌照數量限制政策可以被重點項目審批、差別信貸、強制技術標準等手段替代,手機企業在進行一般工商注冊登記后,需要接受事中和事后的市場監管。所以,撤銷牌照并不能自動解決手機產業存在的總量過剩和結構缺陷的問題,需要后續政策及時跟進。對于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而言,政府調控依然必要,但應當謹慎采用嚴厲的數量限制政策,除非具有技術、經濟上的合理性,并符合法定的管理程序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