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我國高儲蓄率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4日 07:56 21世紀經濟報道 | ||||||||||
周茂清 中國人民銀行2004年1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3月底,我國居民儲蓄余額達到11.87萬億元,同比增長16.4%。這么多的儲蓄存款究竟意味著什么? 銀行連連降息,儲蓄不減反增
居民儲蓄余額的節節攀升,是在不斷降息的背景下發生的。自1996年5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連續八次降息。以一年期存款利率為例,目前為1.98%,是建國以來的最低點。可是,與存款利率持續降低相反,我國居民儲蓄余額卻連創新高:2000年1月,首次超過6萬億元;2001年8月,首次突破7萬億元;2002年5月,首次突破8萬億元;2003年2月底,突破10萬億元;直至達到今年1季度末的11.87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3年以來,儲蓄余額的持續增長不僅發生在降息的情況下,還發生在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下。2003年以前,我國的物價指數同比增幅一直為負增長,從2003年1月開始由負轉正,并在年末上升至3.2%,今年1月份繼續保持在這一水平。 如果以此來對照當前的存款利率,按一年期存款利率1.98%計算,考慮20%利息所得稅的因素,實際利率為-1.616%即1.98%×0.8-3.2%。它意味著你將100000元存進銀行,1年后它的實際價值變成了98384元,1616元就白白地“蒸發”了。即使以目前最長期限五年期存款利率2.79%計算,實際利率仍為-0.968%。這意味著自1996年以來,中國首次出現所有存款實際為負利率的狀況。 緣由何在? 第一,我國居民收入穩步上升是儲蓄快速增長的基本原因。自“九五”時期以來,我國城鎮居民的收入一直呈穩步上升的態勢,這無疑成為儲蓄快速增長的基本原因。 第二,在經濟體制、金融體制改革深化的背景下 一些過去由單位和國家承擔的改革成本,比如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制度的改革而導致的成本,轉為由個人自己承擔,居民的未來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不得不多儲蓄一點票子以備急需。現有居民儲蓄中很大一部分屬于預防性儲蓄。 第三,我們缺乏有效的金融投資工具。在發達國家,個人投資工具非常豐富,除股票外,還有政府發行的債券、貨幣市場基金、共同基金以及各種企業債券、期權、期貨等眾多金融品種可供選擇,因此,居民家庭金融資產中用于儲蓄存款的份額通常只占5%左右,高的時候不過7%-8%。而在中國,目前可供選擇的個人投資品種少而又少,即便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現有投資品種,對于缺乏投資經驗和理財技巧的普通居民來說,也是充滿了風險和變數。 高儲蓄率的利與弊 居民儲蓄存款的高速增長有其兩面性,一方面,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但另一方面,它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第一,抑制即期消費。儲蓄與消費的關系是一種此消彼漲的關系,與過高的居民儲蓄率相伴隨的,必然是過低的即期消費率和長期下降的平均消費傾向。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的最終消費率已經由1952年的83.6%下降到2002年的58.2%,而2003年消費率又下降至56%左右。一項2004年一季度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城鎮居民認為“更多消費(包括借債消費)最合算”的人數占比30.8%,消費意愿接近歷史最低水平,而選擇“更多儲蓄”的居民占比為34.7%。其中城鎮居民除對買車、買房表現出較大的熱情外,普遍消費意愿減弱。 第二,極易形成和加劇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儲蓄的高增長加大了銀行的壓力,極易形成和加劇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因為,這么多的錢存在銀行,銀行不僅將來要還本,還要為此支付巨額的利息,如果不能有效地運用這筆資金,那就會增大經營風險。目前,我國金融市場規模偏小,投資渠道狹窄,銀行除了貸款給企業,很少有其他渠道來消化這筆存款。在這一背景下,不少銀行在向企業發放貸款時往往存在著盲目追求貸款規模、忽視貸款質量的傾向,這無疑是造成銀行不良貸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不利于我國融資格局的優化。儲蓄的高增長還使我國形成了以銀行貸款為主的融資格局。2003年,國內非金融企業和部門各種融資方式所占的比例,銀行貸款高居85.1%,包括國債、股票和企業債在內的直接融資僅占14.9%。這種融資格局的最大弊端,就是隱含著內在的不穩定性,因為作為金融中介的銀行的資金來源結構是以高負債、低資本金為特征的,銀行貸款方面出現任何問題,都會導致資產負債表的惡化,并有可能釀成金融危機;另外,這種融資格局易使企業形成以外源融資為主,尤其是以銀行貸款為主的資本結構,事實說明,這種資本結構是不利于企業長遠、穩定發展的。 尋求良策 第一,鑒于為使子女能受良好的教育是我國家庭進行預防性儲蓄的首要目的,且教育需要相當數量的投入,因此,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貸款制度和教育保險制度,推出新的教育儲蓄品種和教育保險品種。 第二,積極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包括失業、養老、醫療等)以增強居民即期消費行為。這樣可以降低城鄉居民對未來收入不確定程度的預期,增強他們的即期消費行為。首先,國家應強制性地開辦具有儲蓄性質的養老保險制度以及失業、醫療等保險制度,要求社會所有勞動者加入這一保險體系中;其次,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公房出售速度,完善二手房上市制度和辦法。 第三,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拓寬個人理財空間。目前宜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不斷改進和完善現有的金融投資工具,如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拓展適合居民購買的債券品種等,以促使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存款直接轉化為投資性存款。另一方面,面對個人投資渠道狹窄、投資品種差異性不夠的“瓶頸”,應該盡快推出經過研究認為成熟的投資品種,如交易所基金、指數基金、股指期貨等;同時,積極探索并開發資產證券化品種,以便為個人投資者提供更為廣闊的理財空間。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