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談判突破的深刻意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4日 00:40 中華工商時報 | ||||||||||
文/張立棟 《金融時報》的馬丁.沃爾夫先生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當多哈回合全球貿易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消息傳來的時候,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緊繃著的神經略微舒緩了一下。
不過,一切才剛剛開始。 誠然,這次突破使止步不前的談判重歸正軌,并開始恢復各方對多邊貿易體系的信心。但這次談判更加深了這樣的印象:多邊貿易談判的每一步哪怕是小小的進步都要付出很艱苦的努力。 我們不妨看看這次所謂“突破”的實質內容:發達國家承諾最終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以換取發展中國家承諾降低工業品進口關稅。 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協議為在全球范圍內形成更開放的農產品、工業品和服務市場鋪平了道路。 “隨著(農產品出口)補貼的取消,就能共同實現自由化和社會公正。”———盡管話說得有點滿,但我也懷有同樣樂觀情緒地同意上述觀點。我還想重復一句:“這是多邊原則的一大勝利。” 在本次談判之前,有人憂慮地表示,這次談判是對國際貿易關系中的多邊主義的嚴峻考驗。 那是因為,如果在農業貿易問題上能夠達成和解,那么其它議題(比如非農業市場的準入)也將以同樣的方式來充實。原因就是,我們也可能走向事情的反面。 出口補貼和其它支持農業出口的不公平因素一直以來是困擾國際貿易的重要因素。而我們知道,開放的農產品市場將給每個人乃至整體社會帶來效用最優。盡管人們懂得這個經濟學基本的原理,但在實踐的時候總是大打折扣。 其實,這次談判之所以達成了一個簡單的框架,離不開發展中國家的強硬的態度和堅持精神。 而這,源于人們對WTO多邊原則的信心和希望。 現有的國際貿易體系并非“與時俱進”———自從上個世紀40年代形成以來,其進程已三番五次地被談判破裂打斷,多邊原則一再被打破。 其實,WTO拓展到農業和服務業,它對所有成員國都具有約束力,已經影響到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生產。由于涉及到國內法規、補貼、知識產權以及貿易相關投資措施,它已深深浸入到各國的國內政治中去———這是問題的關鍵。 2001年以來,當單邊主義、雙邊主義和地區主義抬頭的時候,我們發現,WTO多邊原則的缺失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易察覺卻又深實質的影響,貿易歧視讓很多國家遭受損失。所以,坎昆的失敗就連最極端的人士也會感覺到一絲失落。 試想,如果這次談判失敗,帶有歧視性的雙邊和地區貿易協定將繼續甚囂塵上,而破壞多邊原則會讓全球市場四分五裂,大大提高跨境做生意的成本。 我們曾一度絕望,不知世貿組織究竟能否取得進展,WTO會不會成為形同虛設的東西。 令人欣慰的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