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徐滇慶 > 正文
 
WTO與金融人才危機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8日 14:17 中評網

  許多人都預感到,在中國加入WTO之后國有銀行將在人才問題上遭遇嚴重的挑戰。究竟這個挑戰有多嚴重?會有多少人才流失到外資銀行?這會帶來什么樣的沖擊?

  在美國,在二萬人的小鎮上的銀行支行,其業務負責人的平均工資是年薪十萬美元(相當于80多萬人民幣)。那些大銀行的行長們年薪動輒上百萬美元。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月薪是2400元人民幣。如果折算成年薪,差不多是3萬元人民幣。國有商業銀行中的高級管理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法拉利版奧林巴斯現身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人員,其名義工資絕不會超過這個數字。雖然他們的實際收入可能要多得多,但是,大家都明白,就是他們的衣食住行完全不用工資開支,存下來的錢也超不過二、三十萬元人民幣。只要他們銀行存折上的錢超過了這個數目,就得隨時提防反貪局來檢查。

  有人說,如果國有銀行的工資水平比外資銀行低30~50%,考慮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可能許多金融專業人才還會選擇國有銀行。如果收入差別大到10倍以上,那就很難留住人才了。

  為了防止人才流失,能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國有銀行的工資待遇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提高銀行職員的工資待遇起碼有三方面的困難。

  第一,在1998年,中國工商銀行員工有56萬,農業銀行53萬,建設銀行38萬,中國銀行20萬。這些數字是一個什么概念?不妨和其他銀行對比一下:匯豐銀行的業務遍布全球,員工總數2萬8千。只要這樣一比就可以知道國有銀行效率到哪里去了。在國有銀行內基本上還是沿襲著計劃經濟體制,實行官本位制度。大部分管理人員都有行政級別,從股級、科級、處級一直到局級、部級。決定職位高低并不完全是業務因素。按照目前的經營體制,很難區分誰是業務骨干,誰應當先漲工資。如果要提高工資待遇,怎么樣也要先給領導提,然后,大家一起提。如此眾多的兵馬,要增加工資就是個不得了的數目。

  其次,由于國有銀行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目前國有銀行的利潤率已經很低了。農業銀行和許多政策性銀行在長期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有利潤怎么增加工資?錢從哪里來?在這種情況下,工資調整的余地很小。

  第三,既然國有銀行的業務人員都是政府官員,那么要增加工資就得考慮左鄰右舍的關系。如果單單給銀行的人加工資,而忽視了其他政府部門的人,顯然是行不通的。銀行系統的工資改革必然會牽涉到一大片政府機關,錯綜復雜。以前,國有銀行曾經提出過改革內部激勵機制的設想,但是,最終遇到了人事部、勞動部、組織部等多個衙門的反對而不了了之。

  可以預料,在短期內國有銀行既不能大幅度地精簡人員,也不可能大幅度地調整銀行業務骨干的報酬。如果維持現狀不變,那么,等到外資銀行進入中國之后,出現業務骨干跳槽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有些人認為,在人才問題上,外資銀行未必會產生多大的沖擊。外資企業進入中國之后,也曾經從國有企業中挖走了一些工程師和技術骨干,國有企業至今照樣運作,有什么了不起?

  一般說來,人才流動并不見得就是壞事。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之后,必然要雇傭大量的本地人才。中國員工加入外資銀行之后,很快就學到了他們先進的金融工具和管理辦法,對于促進我國金融體系的改革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走掉一個工程師固然會對生產有些影響,但是還不至于讓生產線停擺。調槽的人總不會把機器、設備也帶走吧?在制造業中,就是有些技術骨干跳槽了,由于生產技術、設備條件的差別,在短期內人才移動未必形成市場競爭威脅。更何況在許多制造業中產品分為不同的層次,中國企業的產品適應于中國市場的要求,客戶群相對穩定。從價格、性能上中國制造的產品仍然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因此,在制造業出現的人才流失并不構成嚴重的威脅。

  可是,在金融業的情況完全不一樣。現代銀行的核心是金融服務業務。它和制造業有著明顯的區別。通常一個工程師只了解生產流程中的一個環節,或者某一種工藝。但是,在金融業中,一個優秀的業務人員幾乎可以了解這家銀行的主要業務。由于金融業務具有高度的同質性,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銀行的業務和主要的業務骨干的個人聯系密切相關。只要幾個專業人才,例如信貸主任跳槽了,就可能帶走一批客戶。如果成批的業務骨干跳槽到外資銀行去,就會搞垮一家銀行。

  究竟有多少國有銀行的業務骨干會投入外資銀行?這個數字非常重要。如果,就是那么三十、五十,毫無問題。如果被挖走的人數比較多,問題就大了。在一個銀行中,真正的業務骨干也就是那么2%~5%。可以預期,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之后,只要從國有銀行中挖走1%的業務骨干,就足以挖走優質客戶,讓國有銀行的利潤消失跆盡。如果挖走5%的業務骨干,勢必癱瘓國有銀行的正常運轉。

  在2001年5月香港舉行的"財富論壇"上,一位高級中國金融負責人估計,外資銀行進入中國以后,大約20%的國有銀行業務骨干會被挖走。倘若如此,國有銀行中剩下來的豈不是只有后勤支持人員和老弱病殘了嗎?這不是在開玩笑吧?從人才危機上來看,國有銀行的改革也是刻不容緩的。

  歷來人才流動都是雙向的。有人出國留學,也有人回國服務。在過去幾年中,已經有不少在海外學有所成的金融高級人才回國服務。他們在中國的金融改革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舊體制中他們是否真正發揮了作用?和龐大的官僚體制相比,任何一個人都微不足道。在許多時候,在改造舊體制之前,首先需要包裝自己,設法適應環境。恐怕在他們影響舊體制之前更多的是舊體制改造了他們。

  對于從海外歸來的金融人才來說,他們的專長是現代金融業務,很少有人具有應付官僚體制運作的能力。讓他們去改革舊金融體制,實在有些讓人為難了。因此,盡管向舊的金融體制注入人才仍然非常重要,但是"杯水車薪",恐怕解決不了很大的問題。

  為了防范金融體制的人才危機,唯一的出路是盡快打破金融領域的壟斷局面,在對外開放金融之前,首先對內開放金融。當民營銀行問世的時候,必然會從國有銀行中挖走一部分人才。只有這樣做,才能逐步建立國內的金融人才市場。目前,國內金融業的人才市場尚未形成,國有企業對此毫無了解。開放民營銀行之后,必然會觸動國有銀行,讓國有銀行嘗嘗被挖墻角的味道,從而振奮起來,真正推進金融改革。從人事制度,工資制度上痛加改革。

  在民營銀行誕生初期,他們的規模有限,挖人不會太多,對國有銀行的沖擊有限,也不至于失控。人才在國有銀行和民營銀行之間的流動,無論如何還是屬于中資銀行,總比跑到外資銀行去要好些。國有銀行只有在國內的競爭環境中先練上幾年兵,改掉許多計劃經濟下的壞毛病,才有資格逐步參與同外資銀行的競爭。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只有民營銀行才能迅速地為海外歸來的金融人才提供用武之地。民營銀行將為中國培養出一批懂得現代國際金融知識,又能夠適應國情的金融專才。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
饒穎狀告趙忠祥案開庭
影片《十面埋伏》熱映
范堡羅航展 北京樓市
手機游戲終極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誰搞垮了婚姻》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