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行業專題--航空業 > 正文
 
經濟時評:航班延誤旅客緣何不“理性”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8日 07:25 中國青年報

  盛大林

  “希望旅客理性對待航班延誤。”中國民航總局新聞發言人7月26日表示,近期一些機場出現了航班延誤,少數旅客不管什么原因,都要求航空公司補償。還有少數旅客罷乘、罷機、強占登機口,這些過激行為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還會造成新的航班延誤。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法拉利版奧林巴斯現身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根據《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的規定,航空公司只應對“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進行補償。并且,“航空公司的補償一般不在機場現場進行”。這是為了避免造成新的延誤,當然是合理的。

  那么,為什么會有旅客如此“不理性”呢?難道這些旅客都是蠻不講理的嗎?

  現在一旦出現航班延誤,航空公司一般都會解釋成由于天氣或空中管制等原因,不能給予補償。但旅客對延誤的真正原因無法得知或判定。

  在關系切身利益的問題上,任何人都難免有減輕自身責任的傾向。航空公司拿什么來證明事實的確系非自身原因呢?旅客憑什么相信航空公司的一面之詞呢?

  航空公司一再強調,航班延誤的原因非常復雜,比如某一次延誤12個小時,其中有4個小時是天氣原因造成的,3個小時是空中管制造成的,只有5個小時是航空公司的原因,那么怎么判別延誤的原因呢?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剔除其他原因,只算5個小時“自身原因”就是了。但問題是《意見》沒有就此作出明確的規定。

  除了責任的判定之外,補償的標準也存在大問題。根據《意見》的規定,補償不超過票面金額的100%。也就是說,即使航空公司承認航班延誤是“自身原因”導致的,補償標準也具有非常大的彈性空間。假如航空公司只補償10%,而旅客認為應該補償100%,難道說沒道理的就一定是旅客嗎?如果不是,誰來調解這個矛盾?

  由此可見,一些旅客的不理性并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因為航空公司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根本無法取信于旅客。

  眼下,要取得旅客和航空公司的互信,一方面需要規則的細化,另一方面則需要“第三方”的介入。實際上,《意見》出臺之初,就有人提出了“仲裁缺位”的問題。

  應該說,《意見》的宗旨本來是為客服雙方考慮的。但《意見》本身的先天不足,導致了目前旅客嚴重不滿、航空公司也焦頭爛額的“雙輸”局面。要解決這個問題,光呼吁旅客理性是不夠的。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航班延誤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中國互聯網統計報告
饒穎狀告趙忠祥案開庭
影片《十面埋伏》熱映
范堡羅航展 北京樓市
手機游戲終極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戲征文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誰搞垮了婚姻》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