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什么左右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7日 10:43 《中國經濟周刊》 | |||||||||
文/巴曙松 劉清濤 近年來,中國經濟崛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在這個崛起的過程中,中國必須準備進入一個國際貿易摩擦的多發時期。這種國際貿易摩擦有多種表現形式,有的強調匯率升值的壓力,有的強調反傾銷,有的是環境與企業的社會責任等非貿易壁壘,還有就是最近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市場經濟地位”。
所謂“市場經濟地位”概念,是一個主要針對于企業而非國家的反傾銷和補貼條款。在企業面對反傾銷調查時,可以通過證明其公司完全按照市場機制運營,來避免歧視性待遇。 為什么中國能以一個“非市場經濟”的國家身份加入到“世界貿易組織”中呢?事實上,這是中國入世談判的一個遺留問題。世界貿易組織中的相關協議中很少對“市場經濟”做出過定義,更沒有將“市場經濟”作為相關國家加入到WTO組織的一個必要的條件。當時中國旨在打破中美入世談判的僵局,對于“入市”的問題上作出相當大的讓步。即中國同意在入世后的15年內,美國可以繼續將中國視為非經濟市場國家,從而維持入世前相對不利的反傾銷的機制,即第三國的替代制度。在嚴格意義上說,這種規定本來就違反世貿的基本原則。或許從那一天起,就為之后“是否承認市場經濟地位”這一問題埋下了伏筆。在這一條款下,世貿組織成員對華反傾銷調查中傾銷幅度的確定,在中國未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時,反傾銷案件發起國可任意選擇某一替代國該商品的成本數據計算正常價值,確定傾銷幅度,而不使用我國企業自身的數據,這樣往往導致傾銷幅度易被高估,傾銷判定容易成立,從而使中國企業遭受不公平待遇。 無論是從國際公認的標準測算,還是從中國自身的市場化進程來看,中國都應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市場化國家。但未“入市”,不能不使人想到其中顯然摻雜了相當成分超越經濟標準的政治意義。將“政治理念”人為地加入到經濟評價體系中的做法,這只不過是當前國際經濟游戲中的“故伎重演”而已。 歷史上早在上世紀70年代,前南斯拉夫被歐盟認可為市場經濟的一個“決定性”影響的因素便是政治,再聯系到上世紀90年代部分轉軌的東歐國家乃至俄羅斯,對關于其判斷市場經濟標準的嚴肅性和科學性被“政治化”掩蓋的做法可見一斑。因此,即使是最為純粹、最為信仰自由市場理念的學者,在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這個問題上也不能不承認,這個問題已不再是一個局限在經濟指標測度的學術問題,而是涉及各方現實利益的政治問題。 從2003年的4月14日,新西蘭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起,隨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吉爾吉斯等國家也相繼承認。但是,對于全球國際貿易具有極大影響力的美國和歐盟則依然持有令人意味深長的消極態度。英國《金融時報》2004年6月28日報道,歐盟已經決定,將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委員會在這份長達15頁的過渡性評估報告強調,中國政府迄今只滿足歐盟制定的五個標準中的一個,即“在與私有化相關的企業運作中沒有政府引起的扭曲現象”及“沒有易貨貿易”,但是在另外四個問題上沒有達到標準,即:政府對經濟施加影響的程度;為確保適當的公司治理而制定的透明和非歧視性公司法的存在和實施;為確保財產權與破產法體制的運作而制定的一套有效透明的法律的存在與實施;以及一個獨立于政府而運作的、真正的金融業。 可以肯定一點,到目前為止,連歐盟內部也未必能夠給予這些標準以具體的、能夠得到廣泛認同的解釋,即使中國目前滿足了這些要求,歐盟還可能會找出新的用于進行國際貿易摩擦的手段和工具。 這是一場利益的游戲,我們要有耐心,有智慧,因為從目前的趨勢看,中國的崛起會伴隨著這種徒然增大國際貿易成本的游戲,我們要爭取成為這種游戲的熟練玩家才行。 (作者分別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