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行業專題--石油業 > 正文
 
日本處心積慮橫加掣肘 石油市場排斥中國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7日 10:39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7月17日,博鰲亞洲能源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伊朗說:“亞洲尋求共贏”是博鰲論壇的永恒主題,希望本著“尋求共贏”的精神,為亞洲和世界的能源合作作出貢獻。作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之一,中國重申奉行合作共贏的資源分享戰略。中國不會也不可能以掠奪的方式獲取石油資源。

  據統計,中國能源進口量呈上升趨勢。為了保持經濟的增長態勢,中國需要多渠道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法拉利版奧林巴斯現身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保障石油進口。為此,中國采取了常規的市場運作方式,借鑒其他國家開拓能源市場的經驗,以合作互利的原則,逐步進入世界能源市場。國際能源市場平靜地接受了這個遲到的能源消費大客戶,一是因為目前世界仍有足夠的能源儲備,中國與其他石油消費大國并不構成“我有他無”的競爭關系;二是因為地球上的任何國家都有權公平地分享石油資源。

  然而,就在中國為尋求穩定的石油供應四處奔走時,遇上了同為石油消費大國日本的掣肘。最突出的例子是日本與中國競爭遠東石油管線的走向。日本破壞性的做法,導致了這一有著重大意義的中俄合作項目流產。種種跡象表明,日本對中國加入國際能源市場,與其說十分關注,不如說抱著強烈的排斥心態。事實上,日本人的警覺目光不放過任何與中國購買石油有關的動向。西方媒體這樣描述:在石油市場上,只要有中國人,就一定會出現日本人的身影。

  日本在能源市場上對中國的敵視和排斥,從政治層面上看固然有其原因,那就是中日政治關系持續多年的“冷淡”、缺乏互信結下的惡果;但從市場的角度考慮,則令人感到費解。在資源完全商品化的今天,有誰能阻止別人買賣石油呢?打掉一個“安大線”,日本能從中獲得多大的好處?日本準備拿出多少錢來打贏這場只針對中國的石油“價格”戰呢?再說,如果因為能源短缺制約了中國經濟增長,對日本又有什么好處呢?日本可以開辟第二個取代(如果可以取代的話)中國的市場嗎?無疑,中國經濟發展的停滯對日本的負面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兩國太近了,日本可以不與中國相互“依存”,但恐怕也避不開與中國一衣帶“油”的現實處境吧。

  目前在東海石油開發問題上,兩國就面臨這樣的困境。日本不僅要求與中國分享東海資源的勘測成果,而且進一步提出按比例劃分大陸架下的油氣資源。中國的東海石油開發始于上世紀90年代,當時歷史問題和釣魚島歸屬問題困擾著中日政治關系的改善,兩國當然不具備共同開發東海能源的條件和氛圍,包括東海資源調查。

  作為兩個石油消費大國,中國和日本與世界各產油國都有很好的合作。日本在海外勘探、開發油田的時間更長,數量也更多。然而,換到家門口,日本卻排斥與中國合作。這里的根本障礙,還是在于兩國存在著領土、領海爭端。

  中國已經向日本明確表示:擱置分歧、合作開發,并把與日本能源合作放到亞洲能源合作的大框架下。這表明,中國將以理性與合作的姿態,實現石油的穩定供給。但日本卻有人危言聳聽,稱“中國離動用海軍到‘日本海域’開采天然氣的日子不遠了”。這種挑唆性的語言,目的是想將“中國威脅論”引向能源領域。

  日本有媒體認為,中日兩國的海底資源之爭,已經成為繼二戰歷史問題、釣魚島等領土問題之后,中日關系中的又一個不穩定因素。筆者認為,海底資源聯合開發既可能是中日關系中的又一個不穩定因素,也可能成為兩國擱置歷史和領土問題,攜手邁向明天的一個機遇。問題在于兩國政治家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遠見,抓住聯合開發海底資源的機遇,建立初步的信任機制。當然,從中日關系發展的歷史來看,雙方“一拍即合”的時候少之又少。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難道是中日合作的大環境尚未成熟?

  在這里,回顧并借鑒法德兩國走過的路或許會有所啟示。1949年法國外長舒曼在法國國民議會發言時說:“法德這兩個往昔常常互相殺伐的國家需要和平共處,并通過一個更廣泛的合作體制達到互相信任和互相依賴。”這個廣泛的合作體制就是“法德煤鋼生產聯營計劃”,它隨后擴展為“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由此可見,外交是需要想像力的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十大空氣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爭議
2004范堡羅航空展
杜邦不粘鍋致癌風波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美洲杯 視頻點播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海巖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