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土地VS進口糧食哪個更劃算 兼與茅于軾商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7日 06:54 中國財經報 | |||||||||
- 我們從國際市場上能進口多少糧食,才不至于影響中國經濟穩定,不至于影響中國農民已經很困難的就業和收入? - 要明確的是直接補貼的政策目標就是保護糧食生產,鼓勵農民多生產糧食。在當前糧食形勢趨緊的情況下,糧食直補的這一政策導向應該更為明確。
盡管今年夏糧取了好收成,但從長期來看,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正逐漸浮出水面。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我們面臨的糧食形勢,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糧食安全問題的存在不是一種臆斷,而是擺在面前的現實。然而,一貫主張“靠市場來買糧”的茅于軾先生最近撰文認為,只要有市場,我們就不愁買不到糧食,并且對各種疑慮予以逐條地解釋和反駁。一句話,糧食不是個問題。中國糧食問題真如茅先生所認為的那樣樂觀嗎? “谷物凈進口”的憂患 今年,我國的糧食種植面積結束了連續5年的下降趨勢,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預計超過15億畝,比去年增長1%。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今年夏糧總產量達到10105萬噸,增產4.8%。對于目前的糧食生產,茅先生顯然很自信。茅先生說,只要有市場,就會有糧食吃,而且,“我們誰現在還餓肚子?”。茅先生的這一判斷的前提應該是,我們有足夠的耕地資源,而且糧食種植技術有很大的進步。但事實并非如此。以土地為例,根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數字,我國現有的耕地為12339.22萬公頃,比1996年減少了近一億畝。這里面大部分都是退耕還林減少的土地,各地盲目無節制地占用農田還沒有完全統計在內。也就是說,我國農業耕地資源的減少已經是既定事實。事實上,耕地數量已經下降到了最危險的程度:全國已有600多個縣的人均耕地面積低于國際公認的0.795畝的警戒線。同時,部分地區的土壤質量惡化,也大大影響到糧食的增產。正在進行的全國耕地地力調查的階段性成果充分印證了這一點:全國有60%的耕地缺鐵,30%的耕地缺鋅。在產糧大省安徽,中低產土壤面積達4170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5.5%。 新華社在6月底援引一位負責農業的高級官員的話說,2004年中國糧食需求總量預計為4.9億噸,而產量最多可達到4.55億噸。現在我國的糧食還保持著每年3千萬噸的出口,但為了穩定國內的糧食形勢,出口量將逐漸有所減少。此外,供給缺口還需要依靠一定量的進口來補充。國家糧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糧食產量自1998年達到創紀錄的5.12億噸后就開始穩步下滑,2003年糧食產量降到了4.31億噸,達到近年來的最低水平。雖然今年將有恢復性增長,但這并不能改變我們所面臨的嚴峻局面:由于國內需求持續增長,從長遠來看,中國將成為一個谷物凈進口國。 中國人只能靠自己養活 按照經濟學上比較優勢理論所得出的結論,的確很誘人:各自按照自己的優勢進行生產,出口價格有競爭力的產品,進口價格低的產品,從而達到福利的最大化。因此,“進口糧食從經濟效率上來講是很劃算的一件事情”。如此看來,“只要市場在,就不愁買不到糧食”:國內缺糧自然可以到國際市場上去買。茅先生是非常相信市場的。 能進口糧食當然是件好事,我國現在就一直在進口糧食。但問題是,我們從國際市場上能進口多少糧食,才不至于影響中國經濟穩定,不至于影響中國農民已經很困難的就業和收入?我們面臨的基本事實是,中國糧食消費水平的1%就占到世界糧食貿易的2%,如果進口大幅提高,糧食價格肯定會上漲,反過來高價又必然制約進口。盡管我們有超過四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我們總不能老是算計著用外匯儲備來填我們的嘴巴吧? 不過,需要說明的一點是,茅于軾先生對“怕國際糧食市場對中國禁運”很不以為然。他說,一般而言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因為WTO規定不許可用貿易做政治斗爭的工具,除非聯合國有決議。但我們看到的現實卻是,自由貿易背后也充滿了變化多端的潛規則,在當前國際局勢多變的情況下,誰能保證自由貿易的原則不被某些國家利用?芽而我們更不能在糧食安全的問題上押寶。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還要靠自己的努力來解決。 期待公平的城市化 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化、工業化的確需要大量的土地,而且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土地供給。但一個必須強調的前提是,在現在的種植技術條件下,必須保證擁有足夠的用于糧食生產的耕地,才可以考慮土地的“農轉非”問題,而不是一股腦地將責任全推卸到城市化的遲緩上。現實卻讓我們驚醒:由于部分地區欠規范操作,本來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土地被在一級市場“壟斷經營”的地方政府廉價供給開發商。于是,便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開發商低成本買土地,政府留足自己的,而農民有時候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難以得到保障”。 解決三農的問題的關鍵在于減少農民,將農民轉移到城市。但我們的城市化應該是公平的城市化,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農民權利和權益得到尊重和保護。非常善于經濟學分析的茅先生卻“毫不含糊”地認為,“現在我們為了糧食增產,還制訂了保護耕地的政策,不許將農業用地轉為非農用地,這也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其它用地比農用地更緊張”,而且“保護耕地所付出的代價遠遠高于進口糧食的代價”。我不清楚茅先生所說的代價的含義。然而,因為耕地保護不力,付出代價的卻是失去土地的農民兄弟,以及我們不得不正視日益趨緊的糧食生產。 至于保障方面,“失地”農民更無法和城市居民同日而語。土地是農民最大的財富,可一旦失去了土地,農民更沒有與開發商們討價還價的砝碼。一些企業在利用低成本土地擴張后獲得巨額利潤,又有多少經濟學家替農民計算一下成本和收益呢? 幾千萬“三無“農民的出現充分說明,缺乏公平的城市化造成的后果貽害無窮。在大量的濫占土地案件中,沒有一個農民是心甘情愿地“洗腳上田”,踏入城市化的浪潮中。 價格杠桿與補貼并用 就當前的情況來說,增加糧食生產、提高農民收入更為迫切。今年以來,我國農民增收難的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上半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長1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同比加快8.4個百分點,是1997年以來增收形勢最好的一年。其中,糧食價格上漲“功不可沒”。在實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加強科技投入,采用價格杠桿來推動糧食生產無疑是一種比較現實地選擇。 截至今年6月,全國已撤銷各類開發區4735個,占開發區總數的70.2%;核減開發區規劃用地面積2.41萬平方公里,占原有規劃面積的64.3%;目前已退出開發區土地2617平方公里,復耕面積達1324平方公里。在實行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基礎上,如果糧食價格在一定范圍內上漲,必然會激發農民來的積極性,而糧食價格一旦低迷,農民種糧賺錢不多甚至賠錢,誰還會來種糧?因此,推進國內糧食市場化改革,讓價格杠桿自發地引導糧食的生產,將是最終解決糧食問題的關鍵所在。 同時,政府也應該加大對糧食生產的補貼力度。動用糧食風險基金直接補貼種糧農民,直接目的是補償低效公益產品,增加糧農收入,間接效應則是鼓勵和刺激農民發展糧食生產。而要明確的是直接補貼的政策目標就是保護糧食生產,鼓勵農民多生產糧食。在當前糧食形勢趨緊的情況下,糧食直補的這一政策導向應該更為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