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7.8%與1%:中國能不能承受就業壓力之重?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3日 17:55 《中國新時代》雜志

  無論看似多么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難點,只要乘以13億人口,就成了一個大規模、超大規模的問題

  文/華小瑜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觀察家因為一些數字而茶飯不香、憂心
蔡依琳演唱會票價1元? 索愛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忡忡:“九五”期間,我國年均剩余勞動力為1557萬人,而“十五”期間這個人們很不希望看到的數字將達到1878萬人。即使樂觀地估計,經濟增速為7%、就業彈性系數為0.13,2005年時剩余勞動力仍將達到2167萬人。比澳大利亞的全國總人口還多。

  今年4月的博鰲論壇之后,蘭德公司高級經濟顧問、國際經濟學研究員、胡佛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查爾斯.沃爾夫(Charles Wolf JR)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目前面臨的最難解決的問題莫過于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與創造足夠多的就業機會這兩個目標的矛盾。

  根據沃爾夫的研究,從1998年到2002年的4年間,我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從人民幣7.8萬億元增加至10.6萬億元,年增長率為7.8%。而據我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這4年間的就業崗位數從7.06億個增加到7.37億個,年增幅為1%。

  就業增長率取決于經濟增長率與勞動生產率增長率的差額。因現階段我國宏觀調控下的勞動力資源市場化配置不足,導致兩個增長率之間不匹配,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就業壓力。審視7.8%的經濟增速與1%的就業增長率,前者咄咄逼人,后者令人堪憂。

  導致就業問題的兩個因素恰恰是一對“矛”與“盾”:經濟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增長;而勞動生產率越高,勞動崗位就會越少,就業壓力就會越大。對為人民負責的政府而言,兩難面前,不是取舍而是兩個都要,一個都不能少。這樣的決策無疑更具有挑戰性和風險性,執行的難度也非比尋常。

  有沒有第三條路可走?兩難面前,無論怎樣取舍、回避,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對中國勞動力資源的基數龐大與低層次,以及越來越讓人無法輕松的失業率上升的事實。資料顯示,1980年代國內生產總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可新增就業崗位200多萬個,而1990年代則下降為80多萬個。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上年一季度全國勞動力市場職業供求狀況進行的調查,因勞動力市場供求不匹配造成的待業人數為17%。

  專家預測,“十五”期間城鄉新增勞動力將升至峰值,每年城鎮需安排就業的人口將達2000多萬人,每年供大于求的剩余勞動力至少有1500多萬。由于既存在總量問題也存在結構問題,我國的就業壓力已經亮起紅燈,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按理我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廉價勞動力是我國參與全球競爭的最大優勢,但物極必反,勞動力的過剩,不僅影響勞動者的工作報酬、工作環境、個人發展等自身利益的問題,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過剩的勞動力,尤其是勞動力的低質倍增,在制造了中國經濟喧鬧的繁榮的同時,也在給中國經濟制造風險。

  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是中國經濟今天的繁榮其實是建立在一個勞動力市場供應鏈不是很順暢和健康的基礎之上的。慶幸和驕傲之余,我們更該警覺:中國目前最大的優勢,也可能成為將來最大的弱勢。中國既已在比較薄弱的基礎上成就了一個經濟騰飛的神話,接下來將如何面對嚴峻的考驗?

  無論看似多么小的、哪怕是可忽略不計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難點,只要乘以13億人口,就成了一個大規模、超大規模的問題;中國的人力財力物力無論絕對數量多么可觀,只要除以13億,就成為相當低、甚至于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如果加快經濟發展,提高13億人口的市場需求,中國的經濟就會讓世界的經濟增長一大步;如果減去13億人的中國市場,全球就會出現巨大的市場真空。

  據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的最新資料顯示:2015年年底,將有至少330萬份白領工作和1360億美元的薪酬由美國轉移到低成本國家。專家預測,白領的全球化浪潮即將到來。這對現已不堪重負的中國就業市場無疑是一個不容樂觀的信息。在今后的5年或者10年內,中國將如何堅守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的地位?勞動力問題顯然是阻礙中國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一道“玻璃天花板”。這個問題不解決,經濟難有大作為,社會也將無以承受。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就業壓力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十大空氣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爭議
2004范堡羅航空展
杜邦不粘鍋致癌風波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亞洲杯精彩視頻集錦
美洲杯 視頻點播
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海巖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