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評論:從“民工潮”到“民工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3日 10:44 經濟日報 | |||||||||
據悉,目前珠三角加工制造類企業的用工缺口高達200萬人,許多企業為招不到工人一籌莫展。東南沿海地區從前幾年的“民工潮”驟然轉入“民工荒”現象,這里既有糧價上漲、種田收入增加導致部分農民返鄉的因素,也有這些地區近年來經濟增長迅猛,一些加工業項目規模上馬過快、用工需求大幅增長帶來短期內勞動力供應短缺的原因,但其背后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值得引起關注。
近年來,農村剩余勞動力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的轉移、由中西部地區向東部沿海地區轉移的規模越來越大,轉移速度越來越快。但這些轉移大都是無序的。前些年的“民工潮”曾經對許多城市形成了很大的沖擊。應當看到,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我國農村每年將會有大批剩余勞動力亟待轉移到城鎮務工,如果有關方面不能建立針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富有規律性的農民工組織管理長效機制,就會因為經濟周期的變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要么一段時間形成“民工潮”,要么一段時間形成“民工荒”,這必然給城市管理以至于區域性協調帶來很多問題。 所以針對目前東南沿海地區出現的“民工荒”現象,地方政府勞動管理部門必須認清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大趨勢和變化規律,從戰略的高度,建立科學的勞動力管理運行機制。其關鍵就是強化城市對農民工組織管理能力,盡快形成與對原有城市勞動力管理相一致的勞動力價格核算、勞動力權利保護和社會保障提供、農民工培訓以及其子女就學諸方面的公平的就業政策和配套環境,從根本上用市場機制熨平農民進城潮起潮落般的波動。 應當說,目前我們許多地方對這些方面的研究是不夠的、管理職能也仍然是“缺位”的。如何充分認識民工流轉移的新動向、確保農民工有序流動,切實保護進城農民的合法權益,這是政府勞動管理部門面臨的新課題。 現實工作的著力點,當然還是要加強對民工的組織管理,改善進城農民的就業環境,多渠道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目前不少地區用工性價比太低,特別是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管理落后,加班時間過長,勞動保護條件很差,造成求職者不愿問津,在崗員工穩定率低。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建立健全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的機制,加強農民工勞動環境和用工保障制度建設,加強《勞動法》及相關法規的執法力度,協調好新形勢下的勞資關系,保護好農民工的合法權利。 不過從長遠來看,各地勞動管理部門必須切實轉變觀念、提高對勞動力轉移的組織管理能力,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城市管理者要像關心城市職工就業一樣,尊重、關心和保護廣大進城農民工就業過程中的一切社會權益,真正讓廣大的進城農民工的自身素質與城市進步、產業升級一道成長。 作者:胡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