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飛機上撒錢撒給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2日 01:43 中華工商時報 | |||||||||
王擎 跑宏觀經濟的記者一定會注意消費問題。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的消費率降至25年來的最低點,更是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消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為,沒有消費,經濟活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沒有
帶著這個疑問,我去請教了一位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一臉嚴肅地說:“從飛機上撒錢。” 乍一聽,這好像是一個笑話。但細想想,有道理。 從飛機上撒錢的另一個表述其實就是“普惠制”,讓每一個人的收入都有了增加的可能性。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收入增加了,消費理所應當也會增加。 但是,我們在短時間內持續大面積、大幅度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經濟發展是收入增加的前提條件。如果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是有限的,增收就不可能以很快的速度上升。那么,既然增加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消費,但用于增加收入的錢又是有限的,如何將這有限的錢在最大程度上讓它發揮效用呢? 事實上,同樣一筆錢,給予了不同的人,所產生的效用是不相同的。 拿500元錢分別給3個人,可能會產生3種結果:甲拿著錢,立刻去消費,并且花得一分不剩;乙把錢存起來一半,另一半用于消費;丙將錢全部存了起來,一分也不花。 這三種人的假設未免絕對了些,卻代表了三種典型的消費觀念。 僅就促進消費而言,當然是把錢給甲,這500元所產生的效率最高。 那么,甲為什么會把錢全部花光。 一種可能性是甲是一個窮人,家里的柴米油鹽醋都用光了,這500元錢對他而言就像“久旱逢春雨”,全部用于購買最基本的日常消費品,而且就算這500元錢全部花光了,可能還不夠。一種可能性是,甲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他相信今天既然有了500元錢,明天還會有,甚至還會更多些,所以他敢花錢,他的錢不僅僅用在日常消費,可能還會用在文化消費或者高檔品消費。另一種可能性,甲是一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所以拿了錢,他也敢花。 針對這兩種可能性,也許可以產生出一些刺激消費的有效方法。 一、把錢給真正的窮人。這些窮人包括農民、城市里沒有收入以及低收入者。 二、提高老百姓對未來的預期。要讓老百姓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信心,敢于把手中的錢花出去。 2004年的國務院一號文件有相當多的內容,包括降低農業稅稅率、取消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將新增財政支出向“三農”傾斜,改革糧食流通體制,實行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初步算下來,一號文件至少使得農民獲得了200億元以上的直接增收。但僅2002年,國家財政用于增加公務員工資的支出就有700億到800億元。目前農業稅年稅收不過800多億,從表面上看,將給公務員加薪的財政預留,可以全部沖抵取締農業稅的窟窿。如此一比,給農民的錢嫌少了。這倒不是說不應該給公務員漲工資,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當中的每一個人的收入都應該得到提高,更何況是社會精英的公務員。但是,既然在財政有限的條件下,同樣一筆錢,用在農民身上所產生的消費效應要遠比用在公務員身上大得多,為什么不“好鋼用在刀刃上”呢? 對未來的預期不僅僅表現在對未來收入增長幅度的預期,對未來消費增長幅度的預期更重要。比如,北京市要調水價和電價了,到底要漲多少錢,每個月增加的花銷是多少,在今后還會不會再漲價,到底會漲到多高,我每年為此要額外付出多少?還有,現在一個孩子的教育費用比10年前至少漲了數倍,再過5年、10年,教育費用還會漲多少?過去,治療感冒的費用只有幾元錢,現在去醫院看一趟病,就算一個小感冒,也得上百元,那么,再過幾年,這個費用是不是還要翻番?在沒有徹底把這些賬算清楚之前,當然不敢花錢,而是盡可能多的存錢。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在我國,隨著收入的增長,增加更快的是儲蓄,而不是消費。截至6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增加1.01萬億元,雖然儲蓄增加的速度有所放緩,但依然在增加。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如果有人能替我們把這一筆筆的消費賬算清楚,我相信,要讓大家成為花錢能手并不是件難事。 老實說,到目前為止,我還不屬于真正的“窮人”。而且理性的我也知道真的要靠“從飛機上撒錢”來拉動消費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感性的我,卻總忍不住仰頭望天,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飛機在撒錢,雖然我肯定不會把“撿”到的錢全部花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