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盛洪 > 正文
 
統一比分裂好,和平比戰爭好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6日 16:22 中評網

  盛洪

  今年7月13日,我應臺灣夏潮基金會之邀,到澳門參加了題為“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的研討會。大約就在會議召開的前一天,李登輝發表了“兩國論”,更凸顯了這次會議的意義。盡管會議的發起機構是臺灣的“統派”,但會議中還是有不少主張“臺獨”的學者。對于我來講,這是第一次與如此多的臺灣學者的直接溝通。使我好奇的是,臺灣學者是用什
千件數碼產品1元熱拍 新浪點點通個性smsDIY
海納百川 候車亭媒體 財富之旅誠邀商戶加盟
么樣的理論來支持他們對兩岸關系的主張。尤其是那些主張臺獨的人,他們的理論是否真能成立。盡管我主張統一,但作為一名學者,我仍認為統獨之爭有一個不同于軍事力量的學術上的交鋒。并且統一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政治智慧和文化整合的功夫。在這方面,臺灣一些主張統一的學者提出了不少很好的見解。

  一、投票范圍先于投票

  關于臺灣問題,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學者,運用的理論資源主要有三種。一種是馬克思主義,一種是現代西方政治學理論,一種是中國傳統文化。一些臺灣學者,如東吳大學的郭正亮教授,在提出“臺獨”的主張時,使用的是西方政治學的詞匯,似乎這種理論可以用來支持臺灣的分裂主義。但在我看來并不如此。盡管我不是政治學學者,但我多年來主攻制度經濟學,廣義而言,它包括公共選擇理論和有關利益集團的理論(即曼瑟.奧爾森教授開創的“集體行動的邏輯”)。它們作為西方政治學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不能用來支持民族分裂的。

   根據西方的政治學理論,國家的起源應有幾種,其中有暴力起源和契約起源。而只有后者才被認為是有合法性的起源。即只要通過投票,就可以決定是否成立一個獨立國家。那些主張臺獨的學者基本上就是運用的這種理論。他們認為,如果臺灣人愿意,他們就可以通過投票決定成立一個獨立國家。但進一步的思考和國際政治實踐告訴我們,這種理論應有限定。首先的問題是,在什么樣的范圍內投票呢?我們知道,如果投票的范圍不同,投票的結果可能會大相徑庭。例如在前蘇聯,當1991年在全蘇聯范圍就是否保持聯盟進行全民公決時,多數人贊成保持聯盟,而在這前后在各加盟共和國范圍進行同樣的投票時,贊成獨立就變為大多數(小杰克. F. 馬特洛克,1996,第877一 886頁)。但如果進一步劃小投票范圍,少數派又會變成多數派,如同波黑塞族在波黑議會宣布獨立后,通過全民公決宣布了自己的獨立。如果所有范圍的投票都具有合法性的話,投票范圍會變得越來小,整個世界就會陷入連鎖的分裂之中。因此,投票范圍的確定應先于投票。

  那么,什么決定投票范圍呢?實際上,國家起源的契約論解釋本身存在著一個悖論,即,投票的前提是人人平等,而在一個無政府狀態下,不可能人人平等,所以投票的前提是存在著一個政府,而如果根據契約論,這個政府正等著大家投票產生呢。因此在現實中,政府的產生并不像教科書中描寫的那樣,是通過投票瞬間完成的。在政府出現之前,必定有一個前政府的政治傳統。而這個傳統是歷史地形成的。它包含了它覆蓋下的人群的所有互動關系(如糾紛、沖突、競爭、合作等等)及其解決方案,尤其是沖突解決方案。隨著這個傳統的演變,國家出現了。因而這個國家的疆域一般由這個傳統的覆蓋面決定。當然地球上不只有一種傳統,一個傳統的地理邊界是傳統與傳統的抗衡中形成的。不幸的是,盡管我們強調非暴力的合法性,但由于在不同傳統之上沒有一個裁決者,傳統之間抗衡的方式往往是軍事對抗。例如,不僅美國的獨立是以對英國的軍事勝利為基礎,美國的疆域也是通過對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的暴力對抗而確定下來的。因此,是歷史和文化傳統,而不是某一部分當代人的當下意愿,決定了投票的范圍。

  二、適用一致同意原則的憲法問題

  根據上面的道理,如果有一個決定臺灣是否獨立的全民公決,其范圍就應該是全中國。這不僅是由于大陸和臺灣的中國人都共享著一種大的文化傳統,而且根據公共選擇的原則,任何一項涉及公共事務的投票,只有在所有利益直接相關的人都參加,并且獲得他們的一致同意時,才會有效率,從而也才具有合法性。這就是所謂一致同意原則。應該說,臺灣與大陸對峙的現狀并不是皆大歡喜的,但如果改變這個現狀,走向臺灣獨立,則會對一些人帶來損害,盡管也會給某些人帶來利益。受損害的人包括許多臺灣人,他們自由進出大陸,并在大陸自由定居的權利將被剝奪;甚至在精神層面,他自認為是中國人的權利,享有中國國籍的權利也被剝奪;不少大陸人也會受到損害,因為他們將永遠失去了自由到臺灣旅游和定居的權利,不僅如此,許多由全體中國人共同擁有的財產,如被國民黨轉移至臺灣的故宮博物院的珍藏和大量黃金儲備,也將永遠不屬于中國了。因此臺灣是否獨立,應由全中國人民投票。

  換一個角度看,即使在臺灣島內投票,投票所要做出的選擇,也是一個憲法層次的問題。所謂憲法問題,是指涉及到人的基本權利,人的行為的基本規則和政府主要機構的主要運行程序的問題。如人是否有言論自由,就是一個憲法問題,它不能由任何一個一般投票制定的法律來決定。如果出現了立法機構通過的法案違背了憲法原則,就應該以違憲的名義加以推翻。同樣,改變人的國籍歸屬也是一個憲法問題。它可能產生上面討論過的損害。如果要改變憲法,就要采用一致同意原則,即所有的人都同意,而沒有一人反對。這是因為,人與人的效用是不可比的,即使一種改變對大多數人有利,但只要損害了一個人,我們也無法判斷給大多數人帶來的利益是否能彌補對一個人的損害。更何況,如果投票涉及的是憲法權利,即人的基本權利,就更沒有理由采用多數主義的原則。當然在現實中,一致同意原則由于要求過于嚴格而無法操作,但仍然要求有關修改憲法的投票要超過一個相當高的比例,如四分之三(這是美國議會修憲的法定比例)才有效力。

  三、官意,還是民意?

  關于投票制度的另一種研究,曼瑟. 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的邏輯”告訴我們,由于利益集團的存在,他們通過院外活動,可以影響代議制的公共選擇過程,使之偏離大多數人民的利益。不同利益集團影響力的大小,往往與集團內的人數成反比。人數越少,通過院外活動改變法律和管制規則、使之有利于自己所帶來的單位利益越大,同時人數越少,越容易聯合起來。所以在代議制的情況下,經常有可能多數服從少數,尤其是當這些少數人利益集團具有政治優勢的時候。因此就會有一種可能性,少數人利益集團打著“民意”的旗號以牟其私。

  盡管我很注重主張臺獨的學者理論層次的討論,但不幸的是,我也經常在他們的討論中發現一些很政治化的詞句,而這些詞句與李登輝及其他主張臺獨的臺灣政治人物的言詞頗為一致。如“中共一個中國的主張是要矮化我政府為地方政府”,“統一就是吞并臺灣”,“一國兩制就是將臺灣變為香港一樣的地方政府”,等等。這些說法似乎與中國大陸的臺灣政策的目標相差甚遠。“一國兩制”不僅意味著要保留各自的原有制度,而且還意味著本地人的高度自治。根據鄧小平的說法,臺灣的自治要高于香港的自治,即臺灣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因此根本談不上“吞并臺灣”,也不可能出現大陸人會派接收大員對臺灣人進行壓制的情況。而所謂“地方政府”云云,則和老百姓的利益無關,只與某些以政治為專業的人的沉浮相關。當今世界的大多數國家都存在多級政府結構,人民的福利不會因為自己所屬地方的政府升格為中央政府而有所提高。因此,關于所謂“矮化”的說法,讓人們懷疑并不是“民意”,而是“官意”,是臺灣某個政治利益集團的意愿。

  當然正如奧爾森早已指出的那樣,任何少數人的利益集團為了能夠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往往將一已之私,說成是符合大眾利益的事情。如一個產業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主張對進口商品增收關稅,卻可以打著保護民族工業的旗號。同樣地,以李登輝為首的政治利益集團也可以將自己的政治利益說成是為臺灣人民謀福利,因而將“官意”與民意混淆起來。更進一步,在他拋出“兩國論”挑起與大陸的沖突后,又可以全體臺灣人為人質與大陸抗衡。這意味著,如果遭到失敗,則大多數臺灣人會同樣受到損害,但一旦成功則只有他和其利益集團中很少的一些人獲益。用經濟學的術語說,這是巨大的政治上的道德風險;即自己獲益,而讓別人承擔成本。

  四、“臺獨”缺少獨立性

  應該承認,“獨立”是一個美好的字眼,它經常激起人們的正義感和同情。但正如所有美好事物都可以被用來為罪惡的目的辯護一樣,“臺灣獨立”這個字眼從一開始就缺少真正獨立的精神。當把臺灣問題放在國際政治的大背景下,當我們從更為長遠的歷史角度來看問題,臺灣獨立從來就不是獨立于外來勢力的影響的。夏潮基金會的毛鑄倫先生在他的論文“試論中國意識在臺灣的困境與臺灣意識中的外力因素”中指出,臺灣的統獨之爭,就是中國自近代以來與西方強權抗爭的一個組成部分,“臺灣獨立”的主張始終擺脫不了與美國某些利益集團的國際戰略的關系。他指出,“從1995年下半年以來迄今的兩岸關系,在臺灣這一邊的表現,其實是克盡其扮演或充當美國棋子的角色罷了。”(1999,第608頁)

  即使我們在政治上很中立,從經濟學的角度我們也能看到,當一個國家的一部分要分離出去時,很顯然會對這個國家、包括分離的部分造成損害。首先是,當一個國家分裂時,領土自然會分割開來。無論人民在分裂的哪一部分,都會減少自由旅行和遷徒的空間。而空間則是人們進行經濟活動及生活的最重要的資源。當空間較大時,國內統一市場就會較大,分工和專業化就會更為深化,效率就會較高。這就是歐盟為什么要走向政治統一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對一個正常國家的分裂,實際上就是在損害這個國家的福利。第二,當分裂導致國家的規模變小以后,顯然減少了相對于其它國家的抗衡力量。在沒有一個世界政府的情況下,國與國的糾紛和沖突往往還要借助于國家力量。第三,分裂往往會產生分裂雙方的敵意,這使得雙方更依重武力互相抗衡。這樣一來,它們就會將更多的資源用于軍事。這不僅消耗了原本是一個國家人民的實力,而且也為那些有武器制造優勢的強權國家的軍事工業提供了新的訂單。因此,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某些外國也愿意看到一個國家的分裂,它們因此會將支持分裂作為自己的國際政治戰略的一部分。

  臺灣的事實也確實如此。甚至“臺灣獨立”的主張,最初也是由某些美國人提出的;有些臺獨意識又是日本統治時期“皇民化”的結果;所謂“50年的兩岸分治”,也是因為美國的武力介入造成的“事實”。我們當然不否認有些人的臺獨主張沒有任何外力的影響,但如果臺獨確實與某些外國的國際戰略相吻合,獨立的主張本身就會被褻瀆,它最終要靠對一些強權國家的依附來實現。因此,獨立就走向了它的反面,即依附。

  五、臺灣問題的歷史正義

  回想幾年前,馬關條約簽訂100周年之際,一些臺獨分子到日本去請愿,要求日本政府支持他們的臺獨運動。這使我大為驚訝。原來在他們心目中,臺灣獨立的歷史合法性起源于“馬關條約”。而在我看來,這不僅無異于“認賊作父”,而且是對歷史正義的褻瀆。

  從二戰以后國際社會達成的有關國際正義的原則來看,馬關條約所依據的規則,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強權政治規則,它不僅承認侵略和國際掠奪的合法性,還承認依據這種侵略所獲得的“報酬”(如割地與戰爭賠款)的合法性。中國除了割讓了臺灣,還向日本賠款兩億兩白銀。這種國際規則激勵了民族國家競相擴張軍備,進行武力競爭。其結果,一方面,是一些國家的福利增進是以另一些國家人民的更大災難為代價,如馬關條約之后,中國人民承受了更為沉重的稅賦,中國政府的財政從此破產,為了償還因賠款而欠下的債務,使中國失去了在海關自主權。更不用說在這樣的背景下的社會體系崩潰導致的戰亂和饑荒。在另一方面,強權之間武力和軍事競爭最終導致了空前慘烈的兩次世界大戰。出于對這一悲劇的反省,國際社會才最終修改了國際政治規則。侵略被認為是非正義的,殖民主義也是沒有道德基礎的,一個國家也不能憑借戰爭來獲得收入。盡管在這之后還有冷戰,還有局部戰爭,這一修改究竟減緩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競爭的壓力,開啟了走向世界和平的努力。更為重要的是,它為這個世界提出了一個有關國家間關系的歷史正義的觀念。二戰以后,臺灣向中國的回歸,不僅因為中國是戰勝國之一,在國際規則意義上,這是歷史正義的伸張。就象被人掠奪的東西要物歸原主,被拐賣的孩子要回到母親的懷抱一樣。

   同理,馬關條約這個叢林規則的產物,也不能證明臺灣應該獨立。為了證明臺獨的歷史合理性,一些臺獨分子不去譴責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反而將臺灣的割讓看成是中國政府的罪責。他們指責清朝政府“拋棄”了臺灣。這樣,臺灣即使不再是日本的殖民地,也不應該回歸中國。這種“理論”似乎是說,被掠奪者要為他被掠奪承擔責任;掠奪者一旦被抓住和被制裁,掠奪之物也不應該歸還被掠奪者。在任何社會中,這樣的規則不會導致公正和效率,也不會有社會正義;同樣,在國際社會中,也使歷史正義不復存在。

   當然,在臺灣被割讓之后,臺灣人民對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反抗,并且經歷了一段苦難的歷程。任何人都不能無視這一點。但如果從近代以來的大的歷史背景來看,臺灣人民的苦難是全體中國人民的苦難的一部分。中國唯一的錯誤是她過于仁慈和不夠強大。自馬關條約以后,大陸中國人也經歷了不亞于臺灣人民的苦難。其中最為深重的,就是日本受到馬關條約的鼓勵而發動的長達八年的侵華戰爭。兩岸都有悲情。這樣的悲情意識,本應會更進一步凝聚兩岸人民的文化感情,卻不會成為疏離的原因。

  六、文化疏離與文化整合

  在一系列的臺獨主張中,走得最遠的,莫過于從文化上將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的“理論”。例如,淡江大學的施正鋒教授指出, 由于臺灣與大陸分離了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已經形成了不同于中國文化的“臺灣文化”,在臺灣正在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1999)。如果施教授的邏輯真能成立,也許是臺獨的最有力的依據。因為在公共選擇理論中,文化差異性是導致投票程序失效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當我們談論文化問題時,我們就不可能以小于100年為單位來計算。因為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是長時期歷史積淀的結果。它包含著世世代代人們的智慧,凝聚著試錯過程的曲折,也付出了艱辛甚至流血的代價。對于后代人來說,一個優秀的文化傳統相當于前輩遺傳下來的財產,一個免費的社會資本或公共物品。事實是,臺灣和中國大陸同時作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受益于成長了五千年的文化。即使在臺灣與大陸對峙的五十年中,臺灣人對中華文化進行了重大變革,也只能說與同時的大陸文化有了某些差異,而不能說“臺灣文化”不同于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更是一個歷史概念。它在臺灣的五十年的支流,不足以用來否認五千年的根源。即使像孔子和耶穌這樣的文化英雄,也不能說他們獨創了文化。沒有夏商周三代文化,也就沒有儒學;沒有猶太教,也就沒有基督教。如果認為可以獨創文化,使用了大量的文化傳統的材料而不自覺,則有點過于自大了。

  更何況,如果證明臺灣有一個不同于中華文化的文化目的,是為了臺灣的分裂,則這種所謂的文化創造就違背了迄今為止的“文化英雄”們的基本宗旨,即促進文化的整合,同時保持不同地域文化的獨特性。文化英雄們不僅有著促進社會福利的功利目的,而且有著仁慈寬厚的道德追求。如果利用文化手段是為了制造人們在感情上的疏遠和對立,就根本違背了文化之為文化的本質,結果就是反文化。

  七、文化中心與文化邊緣

  顯然,臺灣學者無法回避中國文化的問題。在另一個極端,又有一個臺灣與大陸誰更“中國”的問題。例如海洋大學黃麗生教授在其論文“正史中分裂時代的‘中國’”中指出,“中國”一詞包含了三層含義,一是政權的正統性,一是地理的中原地位,一是禮樂文化傳統的繼承者。當中國在政治上統一之時,這三層次的“中國”概念是重合在一起的,但當分裂之時,這幾個“中國”概念就可能互相分離。例如,在三國時期,雖然曹魏政權“脅天子以令諸侯”,占據地理上的中原地位,但蜀國的“劉皇叔”卻似乎有更多的皇室血統和中華禮樂文化的傳承;在南宋時期,雖然南宋偏安長江以南,卻也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而女真人的金國因據有中原也稱“中國”。在黃教授看來,當今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對峙也是一個新的分裂時期。盡管大陸中國占有中原,但從文化角度看,臺灣似乎繼承了更多的中華文化(1999,第146至206頁)。

  應該承認,黃教授的說法有些道理。在中國大陸,發生過剿滅中華文化的黑暗時期,即文化大革命;在大陸的教育中,中華文化傳統的成分要少于臺灣的教育讀本;甚至在中文的運用上,臺灣的平均水平也要高于大陸。但也應看到,這樣的結果也有某些歷史因素使然。從整個中華文化的角度看,對傳統文化的過激批評以至拋棄,與近代以來中西文明的互動或沖突相關。中國文明作為一個整體,要在西方文明建立的規則下立足,就必須至少是暫時拋棄強調天下主義、不尚武功、與人為善的中華文化,而接受西方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現在看來,承擔此一重任的是中國大陸。其代價就是較少地保留了中華文化傳統。而臺灣,由于在冷戰格局下接受了美國的庇護,則無需承擔此責任,反而有空間弘揚中華文化了。這雖然是一個歷史的諷刺,卻又是中華民族之幸。沒有中國大陸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崛起,就沒有中華文化復興的機會。盡管臺灣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寬松空間是由中國大陸的存在而產生的,無論如何,它為中華文化保留了傳統。從這個意義上講,此一時期對峙的不同部分,其實在為中華民族的再度統一和繁榮創造條件。

  當然我們也理解,在誰更“中國”的議論背后,是有關文化邊緣的焦慮,即擔心統一會使臺灣論為中華文化的邊緣地帶。但這種擔心過慮了。實際上,文化邊緣和文化中心從來就不是固定的,它們經常互換位置。在文明發展史中,是文化邊緣、而不文化中心起著更為決定性的作用。這是因為,文化中心由于處在文化的優勢地位而較少變革的動力。而處在邊緣的文化,由于最先接受其它文化的沖擊和交流,反而更容易激變出新的更有生命力的文化變型。一個文明,只有不斷地變革,才能保持長盛不衰。延續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多是由于邊疆少數民族的“入主”而保持其原始活力的。商是東夷,周起于西岐,秦為西部蠻族,唐李王朝則有鮮卑血統,而后又有女真人的清王朝。在世界近代史中,歐洲邊緣的英國和亞洲邊緣的日本,則是文明邊緣成功創新的極好例證。毫無疑問,在中華文化的結構中,臺灣的這種所謂的“邊緣”地位,恰恰蘊含著優越的創新潛力。事實上,在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方面,在經濟發展、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在政治制度民主化的探索方面,臺灣都能為中華民族全體作出卓越的貢獻。正如臺灣大學的陳昭瑛教授所比喻的那樣,臺灣“就面向大陸而言是‘后’,就面向太平洋而言,則忽焉在‘前’。臺灣儒學的文化尋根,應該可以帶領我們前往整個中國儒學的‘后山’,這后山可能是另一個前哨。”(1999,第402頁)

  八、維護統一的西方智慧

  既然在西方的政治文化中,民族國家的統一是一個先于甚至高于投票程序的政治理念,在西方國家的政治實踐中,就充滿著解決分裂問題的政治智慧,具體表現為運用現有政治制度框架對分裂的解決方案。比較典型的例子,一個是美國的南北戰爭,一個是加拿大的魁北克問題。

  盡管南北戰爭的爆發反映了美國政治制度的重大缺陷,即投票制度不能解決在政治上的尖銳對立,但南北戰爭的爆發說明,戰爭仍然可以作為維護憲法的最后手段,從而具有合法性。這當然并不意味著可以輕易發動戰爭,也不意味著戰爭本身與憲法原則和以投票為主要形式的政治制度沒有矛盾。值得我們借鑒的,是美國人在將戰爭結果納入到憲法原則和民主政治的軌道之中的政治藝術。北方人作為勝利者占領南方以后,他們的合法性不是沒有可質疑的地方。戰爭是手段,但至少在國內,戰爭并不自動帶來合法性。戰爭導致了南、北雙方的進一步的仇恨,如果戰爭結束后立即進行投票,大多數南方白人還是會反對聯邦,主張分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以共和黨為主的美國國會提出了南方各州重建的政治程序。首先是將南方叛亂的各州降為“準州”,文職政府被置于軍管當局的控制之下。只有當這些準州召開新的制憲會議,通過包括黑人公民權的新憲法,并且批準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主要內容是保護包括黑人在內的所有美國公民的權利)后,才能重新成為正式的州,并且有權回到聯邦國會。那些參加過叛亂的分子,或者被(暫時)剝奪了公民權而無法參加選舉,或者在簽署承認錯誤的聲明、并宣誓效忠聯邦以后,才能獲得選舉權。這樣的安排避免了分裂勢力通過投票程序東山再起。盡管經過了若干反復,并且是在聯邦軍隊的強大壓力之下,南部叛亂的各州最終還是通過了新憲法和美國憲法第14案,從而再度成為美國正式的州,最終完成了從戰爭狀態回歸民主政治制度的過程(可參看詹姆斯. M. 麥克弗森,1994,第225-286頁)。

  魁北克問題實際上是英、法兩大帝國在北美爭霸的歷史產物。以法國移民為主要人口的魁北克省最終留在了加拿大,與法國的軍事失敗有關。但魁北克的講法語的分裂主義者仍然企圖通過投票程序獲得獨立。最近的一次,即1995年的全民公決,主張留在加拿大的人只以微弱的多數獲勝。然而在1998年,加拿大最高法院做出裁決,認定“魁北克省沒有依據憲法或國際法的權利單方面脫離加拿大,即不經談判的分離。”(BBC News, 1998)這意味著,加拿大并不承認魁北克人投票獨立的合法性。盡管英、法兩族的加拿大人在文化上有很大差異,但仍然可以用現代的憲法制度的框架保證加拿大本身的統一。當然結果怎樣,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九、精確制導的反分裂的司法手段

  盡管有美國的先例,我們并不認為維護中國的統一需要發動一場戰爭,盡管使用武力打擊任何叛國的犯罪行為是一個合法政府的權力。如果我們前面的分析沒有錯的話,臺灣的分裂只對少數人政治利益集團有利,大多數人將只會在統一與分裂的對抗中被李登輝等人當作人質。一旦發生戰爭,最有可能受損害的,是臺灣的老百姓。不僅如此,戰爭還會使兩岸的老百姓互相仇視,使臺灣人民從心理上真的走向分裂。因此,解決臺灣問題的核心政策,應是將懲罰準確地加在那些制造分裂的人身上,同時保護其他無辜的人民。

  在任何一國之內,政府都有權力懲罰罪犯。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懲罰只涉及到罪犯本人,而不會殃及他人。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中,叛國都被看作是一種犯罪。我國憲法第28條也規定,國家有權力鎮壓叛國活動;我國刑法第102條和103條,也規定了對危害國家主權、分裂國家的罪行的懲罰。我國既然宣稱我們是法治國家,我們就要拿起法治的武器。原則上,我國法律可以適用于臺灣。但是實施這些法律有很大困難。第一,就是企圖推行分裂的人,將自己的主張夸張為許多人的意愿,從而混淆分裂罪行與一般傾向的區別;就象一些罪犯動持人質一樣,給準確懲罰罪犯制造了困難。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還不能在臺灣島內被實際實施,似乎也不可能對已經定罪的罪犯執行懲罰。

  為了使用法治武器遏制臺灣的分裂,就必須創造性地發展這個武器,并且靈活地加以運用。一個設想,是針對臺灣的特殊情況,對叛國罪或分裂國家罪加以詳細說明,如臺灣什么級別的政府官員的什么言論構成叛國罪(如李登輝的“兩國論”),什么樣的行為及其后果構成分裂國家罪(如臺灣某些人推行的“修憲”),等等。這種詳細說明應以立法的形式或司法解釋的形式出臺,如刑法中有關“臺灣問題的特殊條款”,或最高法院對分裂國家罪的解釋。根據這樣的詳細說明,我們就可以對特定的推行分裂的個人進行訴訟,通過司法程序對這些個人定罪。盡管對被定罪的個人暫時無法實施懲罰,但第一會產生心理上的震懾作用,使他們在推行分裂時有所顧忌,第二可以通過與所有邦交國和國際刑警組織的合作,封殺他們所有的在國外的活動。當然應該強調的是,這種司法操作應準確集中在極個別的人身上,從而構成了精確制導的反分裂手段。實施這樣的手段,我們就有可能在避免使用戰爭手段的同時,獲得維護國家統一的實效。

  十、走向統一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精神

  我們雖然強調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支,我們也要看到臺灣在經歷了50年的日本統治和50年的兩岸對峙,與中國大陸在實際上的和心理上的差別。盡管我們肯定統一的價值,我們必須正視統一的艱難。中華文化本身不僅具有統一的趨向,更有意義的是,她包含了豐富的實現統一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精神。中華文明的形成本身,就是這種智慧和精神的結果。

  不少對中國上古史的研究指出,中華文明的最初形成,主要依賴于不同部落在文化上的互相包容和妥協,以及巧妙的政治安排。最為直觀的例子,就是龍作為整個中華民族的圖騰,是由許多部落的以鳥獸為主要形式的圖騰有機整合的結果。在上古時代,圖騰是一個部落文化宗教的核心標志,在圖騰整合的背后,是一系列復雜的文化與政治整合過程。眾多鳥獸圖騰整合為龍意味著,第一,不同部落的文化宗教整合為一個新的整體;第二,各個部落在這個整體中仍然能看到自己的圖騰文化;第三,在自己部落中,仍然保持著自己文化的個性。這恰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點。一方面,中華文化有著“大一統”的追求;另一方面,她又能最大限度地包容地域性的文化保持個性。例如直到非常晚近的時期,我們仍然能在許多村莊看到非常原始的社日活動,而這些活動甚至是幾千年以前的圖騰崇拜儀式。通過圖騰的整合,中華民族也實現了在政治層面的整合。因為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在上古時代,政治上的安排是借助于原始宗教的形式實現的。由于圖騰的整合,出現了中國最初的國家(可參看張巖,1999)。

  如此這般形成的中華文明,也自然帶著形成過程所賦予她的品質,即文化上的寬容精神。在保羅.布羅代爾的名著,《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中,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文明的這種精神。他發現,在全世界有兩種家具形式,一種是“高層家具”,即如我們今天看到的桌子椅子等;一種是“低層家具”,即如在鄉村經常見到的矮凳子和炕桌等。這兩種形式分布在不同的地區。例如高層家具主要分布在歐洲,而矮層家具主要分布在伊斯蘭國家、南亞國家以及日本等,只有在中國,同時使用這兩種式樣的家具(1992,第337-345頁)。這樣一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小事,卻說明了中華民族內在地具有一種包容精神,她的“一國兩制”的思想源遠流長。這樣一種文化精神,將會在我們今天彌合大陸與臺灣的文化距離、創建走向統一的政治框架方面,提供有益的啟示。

  十一、統一是對懂得如何統一的人的回報

  毫無疑問,臺灣問題是今天擺在中華民族面前的一道難題。但是我們應當承認,在中國的統一道路上出現諸如“兩國論”之類的問題又是可預料的。畢竟在我們面前,有著由臺灣海峽和100年歷史構筑的鴻溝。經驗告訴我們,即使是兩個企業合并,也有一個文化整合的痛苦過程。因此,我們應該將臺灣問題視為中華民族在當今世界上所遇到的可預料的挑戰。它將是對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政治與文化智慧的考驗。只有經受住這一考驗,中華民族才能證明自己有資格在這個世界上重新崛起,有資格成為其它文明在解決類似問題時仿效的榜樣,從而為這個世界作為更大的貢獻。

  統一是件好事,但統一只是對懂得如何統一的人的回報。雖然我們不能否認,戰爭是維護統一的最后手段,但無論如何,戰爭的代價是巨大的。在某種意義上,戰爭也是某些推行或鼓勵分裂的人所期待的后果。對戰爭手段的使用,往往說明人們在提出和平的政治解決方案方面江郎才盡。實際上,只要我們對臺灣多作考察,只要有更多的民間與政治機構的交往,如夏潮基金會所作的那樣,我們就可以發現對臺灣問題有著豐富的和巨大的政治解決空間。應該承認,“一國兩制”的提出,這一方案在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上的巨大成功,說明了中國政治領導人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但面對更為復雜的臺灣問題,我們應該創造性地發展“一國兩制”的構想。

  對于中國大陸來說,既然我們堅信統一會給兩岸人民帶來好處,就應該給臺灣人民以顯示這些好處的充分信息,也應該在政治方案中包括臺灣人民的意志,在文化方面充分尊重臺灣人民的情感。在另一方面,如果努力不僅來自大陸,而且來自臺灣,我們就更容易實現統一的目標。對于臺灣政治家來說,如果只將臺灣的前途設定為“獨立”,或者是不真誠,或者是缺乏政治想象力。臺灣完全有可能、并且應該在實現與大陸中國的統一的同時,增進臺灣人民的福利。我們期待著真正對臺灣人民負責、并且富有政治創造力的臺灣政治家。

  我想,只要我們積極吸納其它文明的政治智慧、繼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我們將會創造出實現統一的新的政治形式和文化形式。到那時,這套解決方案不僅為中國帶來“統一”這樣的回報,而且作為“化干戈為玉帛”、用和平方式解決本來可能用戰爭手段解決的復雜政治問題的典范,為化解世界其它地區的類似沖突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BBC News, “Quebec cannot go it alone says court ”, Internet, August 21,1998;

  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生活. 讀書. 新知. 三聯書店,1992;

  陳昭瑛,“當代儒學與臺灣本土化運動”,《原道》,第5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黃麗生,“正史中分裂時代的‘中國’”,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毛鑄倫,“試論中國意識在臺灣的困境與臺灣意識中的外力因素”,《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馬特洛克,小杰克. F,《蘇聯解體親歷記》,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

  施正鋒,“臺灣意識的探索”,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張巖,《<山海經>與古代社會》,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詹姆斯. M. 麥克弗森,《火的考驗:美國南北戰爭及重建南部》,商務印書館,1994。

  轉載自天則經濟研究所網站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解放軍東山島軍演
2003年審計報告
杜邦不粘鍋致癌風波
長春人質事件
《十面埋伏》 視頻
惠特尼休斯頓北京個唱
美洲杯 視頻點播
環法自行車賽 亞洲杯
見證《焦點訪談》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